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即将出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13:43 人民网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即将出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夏斌先生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政策局局长李连仲先生一同敲响宣告本届评选活动主题——直击核心竞争力评选进入倒计时的铜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讯 记者庄红韬报道:由中国金融业权威的《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活动于2005年11月15日在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举行了吹风会,从而标志着新一轮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已进入尾声。由业界专家和权威人士担任指导的专家研究组正在根据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结果即将在年底发布。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夏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政策局局长李连仲、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著名国际金融学家吴念鲁以及国内金融界
众多知名的专家、学者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的改革年,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将直接影响中国的金融业发展。随着中国银行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入,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合作银行的重新洗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面推广,这些都会对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活动,既是从一个侧面对中国银行改革开放成果的检验,又是推动中国银行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次契机。

  据了解,本届“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的突出特点之一,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析中增加了一个潜在竞争力(机制)对现实结果的解释说明的分析。与去年的指标一样,分为现实竞争力指标与潜在竞争力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和安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能力、国际化业务能力;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服务竞争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成员众多,同时也是近年银行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类。因此主要从分析城市商业银行潜在竞争力指标和结合当地经济即金融生态环境来分析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随着中国银行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改革与开放成为了中国银行业大变革的两大旋律。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始抢占地盘,设立分行者有之,设立独立非银行公司者有之,参股中资银行者有之;另一方面,伴随着国有银行的注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进程,中国国有银行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所有这些都将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与会专家认为,《银行家》作为一本代表着中国金融界权威的期刊杂志,同时又是“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活动发起者和组织者,该项评比也是金融界一项延续性的评选活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将有助于提高银行的透明度,促进银行业的规范化,增强银行的市场约束,同时有利于公众增强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对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可谓意义深远。一是推动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二是推动我国监管体制的发展;三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接轨和现代化发展方向。四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新闻背景资料:关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说明

  演讲人:欧明刚

  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

  我代表本刊主编、《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课题组负责人王松奇教授,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工作及其进展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

  一、何要进行银行竞争力研究

  1、对竞争力的分析是为检验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更好地制定改革开放方略。中国银行业近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改革与开放成为了中国银行业大变革的主旋律。随着中国银行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入,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合作银行的重新洗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面推广,这些都会对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终应体现到相应的成果上。我们可以对改革成果从不同的方面去检验,如从治理结构的变化,创新能力的变化,资产质量的变化等某些方面进行分析,但这些大多是从某些侧面进行的,而上升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层次还不多见。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客观评价和分析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分析具体竞争力的强弱,可以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这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本研究就是要回答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问题。所谓"是什么"是指客观描述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际结果(现状),此外,竞争力研究更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去发现决定和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竞争力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果关系,并通过改革的深化来实现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为中国银行业增加一种市场纪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三个支柱,一是最低资本要求,即所谓的资本约束;二是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三是市场纪律。信息披露、媒体、研究机构、同业压力、市场口碑和客户的监督等都属市场纪律之范围。媒体是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也是对银行实施公共监督的重要力量。《银行家》作为一本与中国金融业一道成长的有着专业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金融类精品期刊,一直致力于发挥媒体监管的作用,为增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纪律做了不少的工作。

  与别的媒体不一样的是,我们是一个专业人士为主创人员的刊物。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银行家研究中心,拥有一支以经济学博士为主体的研究队伍。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作些专业性强的、有深度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自2003年开始就开始银行业排名的工作,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银行数据库,积累了不少经验。2004年,我们在对前次排名的基础上,决定对能综合反映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成果和正确反映中国银行业现状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和挖掘,找出其中的原因。这次排名获得了很好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排名的目的不仅在于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在于中国银行业发挥第三方监督者的作用,为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份贡献。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分析,是对以各种形式披露的银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形成一种新的信息产品,并将之披露出来,使各种零散的信息系统化、使互为矛盾的结论统一化。通过竞争力的分析,既可为各方提供有用的判断标准和结论,也使银行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3、帮助中国银行业看到自己的差距,促进其竞争能力的提高。竞争力排名就是便于比较,比较是为了促进,比较是为了提高。中国的银行目前都在忙于各自改革、忙于业务发展,对别的银行可能顾及不多,或者了解的只是自己熟悉的银行,或者比较零碎、不太系统。然而,商场如战场,要想赢得胜利,必须知彼知己,需要了解对手的情况。我们的排名就是为了让银行看到自己在银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从而更好地改进。

  4、2004年中国银行业竞争排名所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从2004年的排名中,我们已经欣慰地发现,许多银行业内人士对我们的排名是基本认同的,在上次报告发布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我们进行的竞争力排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值得而且必须长期做下去;而参加排名的许多银行都组织专人研究和集体讨论,对着排名找差距,还有一些银行要购买我们的研究报告,也有一些银行与我们探讨研究方法,许多想在境内参股的外资银行将我们的排名结果与报告作为发现合作对象与评估合作对象的重要依据;许多媒体广泛报导我们的研究结果,扩大了社会影响,一些普通百姓也打电话、发邮件给我们,提出了他们对排名结果和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看法。同时,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这些认同与批评充分说明,我们的银行竞争力排名工作是值得做的。

  二、本次排名的特点:

  本次竞争力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大陆所有具有法人资格的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本次研究的数据以2004年底的数据为基础,结合2005年的重大信息变化加以修正。数据来源于各行年报、中国金融年鉴、各行网站、本行调查以及国际著名数据商提供的数据。主要特点是:

  1、在现实竞争力与潜在竞争力指标之处,增加一个潜在竞争力(机制)对现实结果的解释的说明性分析。与前次的指标一样,分为现实竞争力指标与潜在竞争力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和安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能力、国际化能力;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服务竞争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我们知道,国际上的银行排名非常多,但一般以核心资本、总资产来排的较多,基本上都是财务性的指标。也许在成熟市场经济体,治理结构等可能不是重要的指标,但在转型经济中,这一指标太重要了。虽然有些银行现实竞争力可能有限,可能主要原因在于其以前的潜在竞争力指标不太好,而今天的潜在力指标如果比较好的话,那么未来可能就有一个好的现实竞争力的表现。

  2、增加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变化的说明。由于中国银行业正处在快速变革之中,因此,反映出来的指标与上次排名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一方面需要将排名进行对比,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变化的原因。当然,我们还将对中国银行业及竞争力整体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与预测。

  3、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这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成员众多,同时也是近年银行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类,联合、外资入股、增资扩股,故事不断。第一,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还要分析潜在竞争力指标。在去年的分析中,城市商业银行只分析了现实竞争力指标,而对潜在竞争力指标则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项工作没有进行。今年,我们对城市商业银行在调研的基础上,克服了数据资料上的缺陷,可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第二,要结合当地经济即金融生态环境,来分析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三、进展情况

  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处理当中,如果顺利的话,结果将于年底出来。排名算出来可能比较容易,但我们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是将银行比一比,排一排,我们更关注的是对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将影响银行竞争力?因此,一份令人信服、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可能并不那么容易。

  四、问与答

  1、 银行业竞争力排名采用什么方法?

  对综合竞争力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生成。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 L. Satty在70 年代提出来的,它是处理某些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分析复杂问题的一种有力手段。该法突出之点是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为若干层次,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解、分析,并可将人的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用数量形式表达、转换和处理。AHP方法在工业、军事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关于服务竞争力评价,研究中心根据国际银行服务质量(BSQ)的衡量标准从效率和信任尺度、接待能力尺度、价格尺度、有形资产尺度、服务职责尺度以及可靠性尺度设计了专业化问卷调查(零售业务、公司业务),进行网上调查与电话访问,获取相应的有效答卷,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形成最终服务竞争力综合评分。

  2、银行竞争力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哪里?

  本次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数据来源为《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5)》、国内知名数据商WIND资讯、国际权威Fitch IBCA数据库以及各商业银行公开发布的历年度财务报告、各银行网站及相关网站公开公布的信息以及对某些银行的访问与调查,以及本刊数据库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并根据《银行家》银行竞争力评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对部分数据资料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3、 本次排名将有何变化?

  结果还没有最后出来,但肯定有较大的变化。因为,第一,银行改革有了重大进展。三大国有银行股改、引入战略投资者,交行上市、其他股份制银行在战略投资者引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第二,银行开放走向更深层次。外资银行的限制越来越少,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数量越来越多,银行业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三,2004年以来,

宏观调控对银行业的竞争力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有些表现出了较好的应对能力、业务稳定发展,而有些则出现较大的困难。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第四,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通过,虽然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未承诺立即按新资本协议来进行监管,但资本约束正在加强,各家银行正在为应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进行战略转型,为此也为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总之,不同银行也会表现不同的特点。

  4、 为何不将外资银行纳入排名之中?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首先必须考虑研究对象的可比性。由于中国对于外资银行在市场准入及经营方面还存在某些限制,截止2004年底,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的比率仅为1.5%,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水平。一则外资银行进入对当下中国银行部门的溢出效果还未彰显出来;二则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在经营范围、监管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相差甚远。二者当下还不具有可比性。三则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分行在东道国严格管制的环境下,其经营绩效也并不能充分反映出其总行的管理水平。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和经营业务范围的放宽,当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时,我们会考虑将外资银行纳入研究范围的。

  5、在研究过程中,你们认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我们以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核心在于公司治理,银行业的改革最根本的必须触及产权。中国四大行目前是清一色国有产权,管理层向政府负责,没有严格意义的董事会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经理人员按

公务员体例考核任免,董事会之上还有党委。
不良资产
的形成与这一产权体制直接相关。政府对银行干预过大,对国企客户天生偏袒,这非常不利于良好的还债体系和信用文化的建立。债转股使本就脆弱的信用文化进一步动摇。如果不能把银行产权和客户产权区分开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从这几年不良资产剥离后,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治理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

  其次是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及功能调整,要把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债务市场解决的任务交给它们,这不仅可以化解银行风险,减少新的坏账的形成,也可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银行也能产生新的业务,如为债市提供托管、销售等服务,增加收入。

  再次是金融创新能力提升,美国经验是银行的金融资产债券化,从而减少风险,中国应该借鉴。

  第四是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特别是加强对信用风险分析、管理能力,大力鼓励商业银行建立高级的内部信用风险模型(internal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来更好地度量和管理自身的风险,这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

  二、内容指标:

  a) 范围:与前次一样,按全国性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分别进行。软因素的考察延伸至城市商业银行

  b)数据:与前次一样,主要来源于各银行网站、年报以及国际著名数据商以及问卷调查。

  c)报告写作

  一个主报告-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评级报告

  若干分报告-

  (1)2005年中国银行业的变革综述

  (2)城市商业银行分析报告-结合区域经济和金融生态

  (3)在华外资银行分析报告

  (4)国有商业银行报告

  (5)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报告

  (6)农村信用社报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