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唐双宁批评银行中间业务倒贴现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03:3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涛 发自北京

  昨天,被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称为“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从1999年开始接触中间业务问题的唐双宁,面对济济一堂的四大行、外资银行的高层,在阐述了中间业务发展的成效后,话锋一转,直指现实问题。

  “各行为了占市场、上规模,纷纷采取降低收费标准、不收费甚至倒贴的做法,你高我低,你低我免,你免我倒贴,严重威胁着中间业务市场的发育,其最直接的后果是中间业务量与收入不成比例,银行赚了热闹赔了钱。”唐双宁表示,“另外在中间业务创新方面,不少商业银行奉行拿来主义,采取跟随策略,坐等其他银行开发新产品,再抄袭模仿,跟上推出类似产品,并辅之以低价策略,损害了其他商业银行的利益。”

  他说,非理性、低层次的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还透露,对于商业银行与

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合作开办的个别产品,包括个别
理财
产品,
银监会
都曾受理到过各方面的反映,并作过风险提示。从《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确定的中间业务范围来看,除担保承诺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外,大多数业务属于低风险业务,但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从过去几年的监管实践来看,中间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操作风险、关联风险和信誉风险。

  唐双宁特别提到了2001年发生的“爱立信倒戈事件”,说明现有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上,这些约占中间业务种类的60%。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覆盖面窄,未能形成规模效应;特别是现金管理、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顾问等政策允许、市场需求较大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结果导致同质化产品多,品牌产品和特色业务匮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中间业务相关网页共约4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