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三大投资者揭开盖头 最高40亿美元购股10%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9:04 京华时报 | |||||||||
工行与高盛牵头的投资团签署备忘录 本报记者 陈琰 实习生 聂贝妮 记者昨天从工行总行得到证实,该行已与美国高盛集团牵头的投资团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这项协议,收购团将斥资35亿—40亿美元收购工行10%的股份。至此,工行向来慎
高盛入股 着力推动工行上市 记者昨天从工行总行了解到,工行的投资团包括美国高盛集团、德国保险商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3家。 其中,高盛集团的出资将超过20亿美元,安联保险出资10多亿美元,美国运通则拿出2亿至3亿美元。这项交易有望在工商银行10月份成立股份公司的前后进行。照出资额度推算,高盛将获得工行将近7%的股份,这一比例正符合不久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中行、建行所采用的“单一外资机构入股国有银行比例不会太高”模式。 工行总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工行已跟投资团达成谅解备忘录,但这并不意味着交易一定能如期完成。国有银行在这方面可吸取的经验教训不算少,今年初曾向某国有银行伸出橄榄枝的美国银行就因发现该国有银行部分分支机构的公司治理仍不够完善,最终放弃入股这家银行。工行当前最重要的事还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对国有银行股改颇有研究的经济学家钟伟昨天表示,以高盛为首的投资团的入股,其实反映出工行对上市这一阶段性目标的迫切需求。就机构本身而言,高盛仅是一家以套利为目的的投资银行,其给工行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通过自身在海外市场丰富的上市承销商经验来推动工行上市。 钟伟还向记者介绍了他所了解到的情况。工行在与高盛签订谅解备忘录时,双方已就“高盛今后如何退出工行”一事达成相关条款,退出方式包括“高盛将在某一适当的时机减持工行的股份”。不过,高盛需向工行董事会股东征集意见,以最终确定股份的具体出让额度及相关股份的后续购买者。因此,高盛今后的退出对工行后续影响不会很大。 安联运通 拓展工行零售业务 目前,国有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已根据自身需要而呈现出各种“姿态”,不过遵循的核心原则是投资者与银行本身能形成一种优势互补。 钟伟向记者介绍,如具有丰富海外业务的中国银行,由于其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上并非很精通,所以就引进相关业务较为发达的苏格兰皇家银行。相比之下,工行的优势业务则以境内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工行因此没有必要再去引进一家会给其带来竞争威胁的传统商业银行,这也符合银监会于今年初提出的避免“同业竞争”原则。 钟伟认为,从工行引进的另外两家机构———德国保险商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可看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工行将以保险和银行卡等零售业务为主攻方向。 1890年始创于德国柏林的安联保险集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之一,经营品种包括寿险、非寿险和再保险领域的所有险种,毛保费收入居世界前列。在没正式签署备忘录前,工行一位高层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工行与安联“气质”相近,均以“稳健”著称,在业务上算是最志同道合的合作者。选择安联,工行既没有破坏其“无业务冲突”原则,又顺应“优势互补”原则。 美国运通与工行的合作则更为外界熟知。2004年12月,美国运通和工行联手发行的美国运通卡,目前的发卡量已突破7万张。美国运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大伟曾表示,在与国内银行合作一事上,美国运通更感兴趣的是与银行的业务部门合作。据此判断,运通此番投入工行的2亿到3亿美元,其实是为换取与工行在银行卡业务上的长期合作。 股份公司 工行最快月底成立 与中行、建行相比,工行这家国有第一大行的股改风格显得稳健而低调,但思路却十分清晰。 截至今年6月,经过两次剥离不良资产后,工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4.58%,而随着该行8月份350亿次级债的发行,该行的资本充足率已接近10%,这两项指标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上市银行标准。在取得以上的好成绩后,工行在披露2004年年报时,披露该行设立股份制公司的方案。 工行表示,该行最快将于9月底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实施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工行将构建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并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下设立相关专门委员会,实现“三会分设、三权分离”。同时,将建立一套全新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风险管理内控体系。 工行的机构改革目前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去年底,围绕“强化信贷风险管理”这一主题,工行总行内部的机构设置已进行整改,总行内部还成立一个专门负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部门———消费信贷管理部,而工行原来是将个人信贷和公司业务捆在一起进行管理。 为强化公司的治理机构,工行在全国范围内还新设10个内审局,分布于各主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负责监督和审查各分行的合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和经营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