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银行间外汇远期交易缺少演员 汇市做市商缓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 09:06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马宜 北京报道

  8月25日下午,交通银行一位外汇交易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刚得到交易中心通知,我们可以在银行间做远期了,下午已经开始报价了。”

  从8月15日远期交易上线到25日,交易主体由3家国有银行一下扩容到包括中资、外资
十几家金融机构,外汇远期的交易主体大举扩容。但是刚拿到远期交易牌照就跃跃欲试地想进场一试的人似乎并不多。

  与远期交易的迅速推广相反,曾经有望与远期交易同时推出的外汇市场另一重大改革,人民币做市商制度,则被央行暂时搁置了。

  缺少演员的远期

  “我们这次反应的确有点慢,周四能得到批准的那些银行,肯定是早就开始为远期交易做准备了,所以能在8月10日

人民银行刚一宣布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时就递交了申请。”8月25日,一家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交易员对记者说。这家银行正在为提交远期申请做着最后的技术准备。

  8月10日人民银行宣布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15日,交易中心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正式上线,25日,市场主体扩容……央行迅速的市场建设,商业银行的热情参与似乎都预示着这将是一个蓬勃火热的市场。

  但参与者是否能将这种高涨的热情继续带到实际交易中,还是未知数。

  至记者发稿时为止,除工行与建行和中行总共成交了3笔30万美元的交易外,市场上一直是只有报价,无人应价。

  “比如今天吧,5笔报价4笔都是单边‘买入’,期限品种也非常少。还找不到交易对手。”一位外汇交易员在25日对记者说。

  商业银行对于远期如何报价,还忐忑不安。

  “汇率、利率都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人民币波动的趋势还看不准。在目前这种行政和市场双轨运行的时候,很多事情很难预测。”一位银行中层管理者对记者说。

  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汇率变动风险正慢慢由央行转移至商业银行。为给商业银行提供避险机制,央行已经把台子搭起来了,让商业银行在上边唱戏。但大部分银行宁愿先在观众席上占个位置,四处观望一下。

  在25日以前,大部分机构寄望于主体的扩大可以带来更活跃的市场氛围。

  “主体多了在理论上应该可以带动市场,但如果大家都是单边报价,结果只能是有市场,无行情。”一位交易员对记者说。

  按照商业银行的想法,在单边行情下,惟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即期远期打通的交易模式,这也是商业银行之前一直向人民银行反复游说的。

  “如果远期与即期不打通,流动性不好,交易也不会活跃,因为大家要找一个期限结构都是一样的远期对远期的对冲对手不是非常容易。最关键的是价格没法确定。”一位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说。

  每次央行会议,开会各家银行都在呼吁,打通即期与远期的通道,人民银行也清楚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得到央行首肯。

  “考虑的角度不同,他们主要考虑货币政策,如果打通两个市场后,即期市场的交易量上去,那就不光是汇率问题了,因为即期市场的外汇占款还会影响到央行的货币政策。”一位交易员对记者分析。

  “在还没有办法完全规避价格风险的情况下,我们的考核标准已经不是利润了,而是以做量为主,扩大市场份额,以期占住市场,未来拉来更多客户。”一位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说。

  然而当市场波动大的时候,任何一家银行面对束手无策的汇率风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汇率风险从央行转嫁至商业银行后,央行再对银行收取0.03%的手续费就有点不合理了。”一位交易员认为。

  国际任何一个外汇市场上都没有收取手续费的惯例。在汇率变动前,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而自己承担了风险,0.03%的手续费更像是商业银行风险补偿给央行的风险承担费。但汇率变动后,这种费用应当逐步取消。

  “不能每天既要承受汇率风险还要交纳手续费。”一位交易员对记者说。

  做市商,暂缓

  与远期交易的迅速推广相反,曾经有望与远期交易同时推出的外汇市场另一重大改革,人民币做市商制度,人民银行却暂时不会考虑。

  据透露,原定8月底推出人民币做市商。

  “目前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远期,询价,第二批外币对的做市商……做市商要研究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现在央行有点顾不上考虑了。”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由于涉及到央行对市场干预力度的问题,此前人民币做市商是个极其敏感的字眼。甚至询价制度刚被推出时也被一些银行误认为是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执行意味着央行对市场的干预力度减少,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更大,在市场避险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之前,做市商制度是绝不会考虑的。”一位交易员对记者分析。

  汇改后央行众多制度建设一涌而出,让商业银行也忙不过来了。

  “以前都是商业银行先尝试,国家后出政策来补救,但这一次,国家政策第一次跑到商业银行前边去了。”

  央行在汇市上的举措虽然激进,但并不慌乱。如果没到时机,制度不会贸然而出。

  做市商制度推出后,央行将不直接在市场上现身。但在市场风险未完全化解之前,央行似乎还不能马上脱身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即期市场已经不像汇改最初时波动那么大了,与曾经60个点的波动相比,周四全天的市场波幅只有4个点,这一点波动几乎与汇改之前没有变化的行情相似了。

  “汇率保持稳定的事实说明,中国在

人民币汇率的博弈中取得了主动。在新机制下,央行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从而使汇率如何波动、向哪里波动都变成了可控的事情。”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