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一股独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5:26 《中国企业家》 | |||||||||
文/本刊记者 胡海岩 未来的渤海银行或将通过泰达的绝对控股成为天津经济一条新的“供血”渠道 直到7月的最后一天,渤海银行依然未能掀起“盖头”。自2004年12月末筹备方案正式获批以来,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曾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渤海银行将于2005年上半年开业”,
“渤海银行开业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了,很多事项都未敲定,包括名称。筹备组还在与银监会进行磋商。”天津市政府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 关于渤海银行的名称,目前的一个方案是改称为“环渤海商业银行”。但这显然不是渤海银行延期挂牌的主要因素。 股权比例仍是悬案 渤海银行的注册资本金预计近50亿人民币。目前渤海银行发起人股东的甄选和持股比例的“分配”已基本完成。可以确定的发起人股东是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银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海宝钢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金耀集团和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家。境内资本中,只有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其它均为国有大型企业。渣打银行作为外资股东,已于2004年11月与渤海银行筹建组签署《框架协议》,拥有19.99%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悬念在于其它股东的持股比例。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天津泰达控股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要比这个比例高,超过50%。”天津市政府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泰达控股希望实现绝对控股”。而其余6家企业将分享剩下30%左右的股份。“入股渤海银行的企业以及入股比例,都是在市政府工作会上由政府确定分配的。”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看来,围绕股权比例、特别是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桌面上的争夺还将持续。 问题是,泰达控股绝对控股渤海银行能得到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吗?而这一股权结构和天津市的战略意图吻合吗? 渐次演变的定位 早在2002年渤海银行筹备之初,当时的国务院领导人曾在某一场合直截了当地问天津市有关领导,天津想搞的这家银行有什么特色?如果没有特色,那与其它银行的天津分行有什么区别?而后几经定夺,渤海银行被定位于利用民营资本、为民营资本服务。 不过目前仅有一家民营企业——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入围渤海银行。天津商汇投资是一个天津民营企业机构投资者的联合体,由天津天士力集团与天津市津兰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天津商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天津摩天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据天津天士力集团投资部证实,天津商汇投资已如期成立,并拟入股渤海银行,入股比例约为5%。 从目前股权结构来看,渤海银行的最初的民营银行的构想将无法实现。 而就整体功能而言,天津一直想把渤海银行作为天津经济一条新的“供血”渠道。天津市政府一直表示,希望组建支持本地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以及配合本地产权改革交易的本地银行,最终建立与环渤海和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这必然在股权结构上有所体现。”南开大学金融系主任马君潞说。 不过,对于渤海银行的股东结构,银监会有一条明确的要求,即地方财政不能控股。对此,戴相龙曾经表示,渤海银行将实行多元化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天津市各级财政不会入股。从地域上讲,股东结构既包括天津的企业、天津以外的国内企业,也包括境外投资者。从经济性质上看,既欢迎国有企业入股,也欢迎民营私营企业加入。此外还考虑通过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吸收自然人股。 在地方财政不入股的情况下,天津市将如何把渤海银行打造成天津经济的一条新的“供血”渠道呢? 借力泰达控股 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银监会不允许地方政府参股,但渤海银行仍然需要政府信誉作为保证,只不过会选择特别的入股方式。泰达控股正是天津市政府的“影子”。 “天津市金融资源的扩张、资本的扩张、大企业的扩张,总会想到泰达。”2005年初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曾语重心长地说。 泰达控股由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泰达集团和建设集团统筹而成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目前总资产接近500亿元人民币,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00余家,拥有国内5家和境外3家上市公司。从实际占有资产以及调度资金方面看是天津最大的国企之一。 它的投资范围涉及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承担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水、电、气、热能源供应、市政、绿化、公交等综合配套服务。 实际上,泰达控股一直怀有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梦想。去年,泰达控股内部调整旗下金融业务,梦想初现雏形。2004年6月,泰达控股旗下的津滨发展以其买入价格将手中的包括长江证券、渤海证券、北方信托、恒安人寿保险在内的金融股权,悉数转让给泰达控股。 目前泰达控股持有北方信托、渤海证券、长江证券、恒安人寿、天津市商业银行、泰达担保等6家金融公司的股权。但没能控股任何一家。因此,泰达控股希望组成以渤海银行为旗舰的金融产业。 泰达控股一位高层管理人员今年年初曾经表示,泰达一直希望能有一家自己的银行,从滨海发展银行的构想开始,泰达一直都是天津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积极的推动者。这位人士认为,泰达肯定要控股渤海银行的,不控股泰达不会做。据称,泰达一直参与筹备组的组建和讨论。在渤海银行筹备的前一阶段,泰达曾经出资400万作为经费。 有观点认为,天津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泰达控股进行金融整合、坐稳龙头位置。为使泰达控股顺利入股渤海银行,2004年10、11月份连续两个多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划拨资产负债的方式从泰达控股剥离了近30亿元的资产和负债,将其资产负债比例降低到符合国家要求的水平。银监会规定,国内企业入股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70%。 如何防止“一股独大” 如果最终泰达控股获得渤海银行50%以上的股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这与一开始天津市政府提出的“多元化股份制经营模式”似有矛盾。不过银监会对此并没有明确的限制规定。目前国内企业入股金融机构的有关规定仍然执行1994年出台的《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其中对境内企业最高持股比例并没有规定。 中国银监会早先对正在筹建的渤海银行曾提出六条要求:一是新设银行法人机构应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有所创新;二是必须能控制住关联交易和关联贷款风险;三是政府不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四是银行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五是银行应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人事管理制度,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六是银行应具备有效的资本约束、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约束和风险管理约束机制。“六条要求”中,也未对持股上限提出“硬性要求”。 “目前对于股权结构以及未来管理权力等问题,各股东之间存在分歧,正在相互之间谈判并和银监会沟通磋商。”天津市银监局有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 对于泰达绝对控股的股权安排,接受采访的金融学者第一反应都是“这是不可能的”。著名金融专家徐滇庆指出,一家企业持有银行50%以上的股权,是不符合金融业的监管要求的。“如果出现这样的股权结构,我们也会反对。”徐说。 天津市政府曾经在2003年11月委托南开大学“泽尔腾实验室”,对渤海银行的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和设计。 参与此项研究的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指出,在渤海银行的现有股东结构中,要防止出现“一股独大”现象,就要设计其它股东联合起来可以制衡大股东的股权结构。而且针对渤海银行中的自然人持股部分,在银行未来的公司治理中,李维安建议引进IT技术实现治理,实现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尤其要防止新成立的银行成为政府、企业的“钱袋子”。现在银行出资人看重的往往是银行的融资功能,而不是从正常的渠道获得投资银行的收益,这也是目前银监会最关心的。 不过,李的设计似乎难以实现。因为如果最终泰达控股获得渤海银行50%以上的股份,持有21%股权的外资股东——渣打银行与其它分散的国内股东实际上很难联合起来制衡大股东。只占5%左右的民营资本在整个渤海银行里显得势单力薄,有些“摆个样子”的意味;上海宝钢股份以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在此之前都已经参股国内商业银行,入股渤海银行应属于投资性参股。 在这种股权安排下,又由谁来制衡泰达控股呢? 背 景 “渤海银行”由来 文/本刊记者 胡海岩 天津欲借组建一家本地的股份制银行,重新将天津打造成北方金融中心、摘取环渤海地区经济龙头的愿望由来已久。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天津市区仅解放北路一条街就坐落着49家国内外银行,其中包括12家国内银行的总行。当时的天津是中国北方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然而时至今日,国内已没有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跨区域银行,仅有一家合资保险公司(光大永明人寿)的总部设在天津。 于是,在1986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成立之时,天津市政府就向中央提出,希望恢复1917年开业的、总行设于天津的金城银行,改名为滨海银行。但并未得到回应。此后两三年间,国内先后有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以及福建兴业银行获准开业。 到了198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初步批准滨海银行与港澳投资商合作,不过很快又被搁置。而在随后的1992年到1995年3年间,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队伍继续扩大,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发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相继成立。 1996年后,国务院对银行业实行审慎准入。此后直到2004年的8年间,国内没有再批准设立任何一家新银行。 天津再次将成立滨海银行计划提上议事日程是在2002年初。天津市政府意识到,上海浦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以上海浦发银行为龙头的发达的金融业所带来的充沛资金。鉴于此,天津也提出希望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成立一家地区发展银行。 最初的方案是成立“滨海发展银行”,在开发区内建立一个股份制银行以满足开发区内企业需求。有必要在如此之小的范围内设立新银行吗?方案一出,遭到各方置疑,中国人民银行也未对此明确表态,滨海发展银行的动议再次被搁置起来。 一年后的2003年初,天津市政府将筹备的新银行更名为“渤海银行”,定位于一家区域性银行,再次向中央递交方案。直到2003年10月,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出任天津市市长半年后,渤海银行终于获国务院批准进行筹备。2004年12月30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文至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渤海银行的筹建申请。 很快,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渤海银行筹备组,筹备组人员主要来自天津市政府、财政局、发改委、银监局、人民银行等以及8家股东,目前又有一些中介机构加入。筹备组的工作主要是起草渤海银行的公司章程、股东文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材料,以递交银监会申请核准开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