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行业动态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重点发展核心银行业务 花旗转让旅行者的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19:06 《全球财经观察》

  放弃回报率低的保险业务,可视为花旗调整其金融超市的混业经营模式,重点发展核心银行业务的端倪

  文|杨鹏

  花旗在2月11日宣布裁员2%,表明其总裁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准备去芜存
精、重点发展能带来效益的核心业务的决心。

  而月初宣布把几乎所有保险业务作价115亿美元转让给总部同在纽约的大都会保险集团,也是花旗进行业务调整的重要举措。这些天来,花旗正忙于清理旗下旅行者人寿及绝大部分冠以“花旗人寿”名称的国际保险业务。

  花旗的Logo上代表旅行者保险的小红伞可能不久就会消失。

  1998年,花旗与旅行者合并缔造了全球最大金融集团的时候,一度以为自己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银保混营的金融潮流。但事实上,旅行者集团从来没有完全整合进花旗集团的体系。2002年,花旗不得不拆卖旅行者旗下价值50亿美元的财险业务。而这次115亿美元的交易可能是花旗最后一次性地解决保险业务。

  股权交易还是业务调整

  “他们不是看一个公司是不是赚钱,而是看回报率,”针对花旗出售旅行者的动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高级金融市场分析师孙博文(Bruce Richardson)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如果回报率低于其他业务,花旗肯定要转让出去,去收购回报比较高的其他公司或者资产。”

  2004年旅行者人寿的总收入是52亿美元,每股收益率达17.3%,但与银行板块23.5%的收益率以及投行30.9%的收益率相比,资产回报率不算高。此外,保险的赢利水平波动较大,资本运营方式保守,无法与其他金融机构有机融合,因而保险未必是花旗乐意与之并驾齐驱的好伙伴。

  不过,孙博文断定花旗转让旅行者人寿只是单纯的股权交易。花旗确实从这笔交易中获取了20亿美元收益。但国内的分析师更倾向于把它看成花旗集团的重大战略调整。

  “回报率低是一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对主营业务的重新整顿和配置。”国泰君安金融分析师伍永刚指出,保险在美国已经饱和,发展前景有限。“花旗的目标是各方面业务都要领导全球,银行和投行没有问题,但保险明显不够资格,”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教授郭金龙也指出,“花旗卖掉旅行者涉及到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问题。”

  更重要的是,对花旗而言,剥离非核心业务,重点做大银行业,已变得日益重要。此次退出保险业的巨额资金可能会用于收购本土零售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或者到新兴市场收购回报率更高的银行或其他资产,如花旗以10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这样的项目。

  金融超市穷途末路?

  作为最典型的金融超市,花旗似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头。虽然保险是金融超市的重要经营项目,但绝大多数金融超市,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都只代销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本身不做保险业务。花旗是美国惟一同时经营大规模保险业务的金融超市。这次花旗放弃保险市场,是否意味着风靡一时的金融超市已走上末路?

  “花旗卖掉保险之后,利益并未因此受损。”郭金龙认为,一方面,资金收回后,可更多从事有优势的业务。另一方面,花旗仍然可以利用其网络代销其他公司的保险产品。

  事实上,花旗集团还和大都会就后者的产品在花旗网点销售一事达成为期十年的协议。这不仅降低了花旗经营保险的风险,而且大幅增加了代理费等中间业务收益。大都会也得以发挥保险的优势,反哺给花旗更多中间业务。这一强强联合有力提升了两家公司的股价。

  “金融超市的概念即使在美国也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孙博文说。这种产品众多、涉及金融行业很多分支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保险、证券、银行间行业差异巨大,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难点,如何融合尚需探索。

  花旗内部人士表示,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如今讲求的是“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希望更专注主营业务。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花旗新闻 全部旅行者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