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看电影不是信用卡的全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 10:41 《理财周刊》

  如果讲所谓“违约责任”的话。我觉得要看两个层面,第一是平安跟消费者之间的约定,我们承诺给客户的活动是2008年10元看电影,在活动中我们也不断增加影院、调整影院名单,所以只要有影院依然在开展活动,消费者依然能够以10元的价格购票看电影,活动就没有停止,就不能构成平安银行“违约”;此外我们的宣传文档明确声明了平安银行承担的义务以及相关的权利,由“机具故障”导致的不能观影、排队时间过长、以及7月1日后因为考虑安全因素部分大片10天内不能购票等事件,都不能构成平安银行“违约”。

  另一个层面就是平安和电影院之间的约定。其实我们最开始是从一家电影院做起,就是永华影城,当时是由电影院方面提供过往的数据经验,也就是过去数年的平均观影人数、票房总额等,然后还预估了一块今年的增量,在这个基础上,得出今年永华影城可能达到的票房总数,从中切分了一块相当的比例“卖给”了银行。也就是说,平安跟电影院的约定是“自助餐”式的,交一笔固定费用,“无限量”卖10元钱的票给平安信用卡的消费者。平安从未拖欠任何应该付给影院的费用,从这个层面上讲,银行完全是遵照合同办事的。

  《理财周刊》:你的意思是,观影人数是电影院方面预估的,他们的计算出了问题,又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错误导致的损失,于是出现合作问题?

  厉朝阳:也不是说他们预估得多错,是事实上的增加速度太快了。影院方面可能是按照常规的增长速度计算的,没想到有了活动后上海市民的观影热情空前提升了,有时候我都觉得银行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做了一点贡献呢。

  你可以看看这样一组数字,一月份,仅有5%的平安信用卡消费者去看了10元电影,二月份上升到8%,三月份是11%,五月份是15%,而且要考虑到同期的信用卡发卡数的上升速度也非常快。这样一来,就让影院的营业压力陡增。要知道影院的赢利考核指标也是有自己的独特体系,低价票的比例如果太大,它们的全年考核就很难通过。

  此外,安全因素也的确不容忽视,在此之前,仅环艺影城就数次收到公安、消防等部门的预警,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和平安的合作。综合这些因素,电影院有压力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部分电影的前十天票房让出来,同时银行也会加大支持力度。

  《理财周刊》:银行如何加大支持力度,增加补贴的现金总量吗?

  厉朝阳:当然,这是免不了的。我可以透露一个消息给你,我们已经向总行申请,要求追加数倍于此前的营销费用。此外,我们跟影院以及院线方面也基本达成了未来的共识,活动是一定要搞到底,不能失信于消费者,同时也不能让影院感到承受不了。未来可能制作新的数据模型,同时和影院达成一些浮动的补贴指标,激励他们多卖票给平安的客户。

  可是,我们当然希望社会各界也体谅银行的难处。如果发行不到100万张信用卡,却要补贴好几千万元的现金出去,银行的财务压力也非常大。

  看电影只是卡的附属功能

  《理财周刊》:经过这次事件,平安银行以后还会搞与看电影相关的促销活动吗?

  厉朝阳:首先,这个10元钱看电影的活动,承诺到2008年底,我们是希望要搞到底的,这是对客户的承诺,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不让客户失望。

  其次,我们觉得看电影是中国老百姓很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也是目前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所有实惠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平安信用卡的宗旨既然是“安全、实惠、好用”,就当然要时时刻刻考虑给消费者实惠。当然,我们会吸取今年的教训,必须保证安全和舒适度,也要考虑对影院的激励,所以可能会设计得更周全一些,比如按照刷卡金额每天限量送一部分票,然后没有拿到赠票的人可以以一定消费金额按一定的折扣量购票,这样也能杜绝黄牛贩票的现象。

  《理财周刊》:也就是说,平安要将看电影进行到底了?

  厉朝阳:这个活动,我们银行自始至终是把看电影作为成为平安信用卡用户以后的一种回馈,而不是倒过来,把办理一张平安信用卡看做纯粹是低价看电影的实现手段,这就本末倒置了,而且这样对银行的长远发展也不利。

  实际上,我们在这次事件中很欣慰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办理平安信用卡的客户并不是纯粹为了看电影的。只有15%的卡曾经刷过电影票,在这些人中间,还有大部分比例的人出了电影还用平安信用卡进行了其他消费,这就说明这个活动是成功的。我们提供消费者种种实惠,当然是为了他们最终信赖平安这个品牌,我们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