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资行发卡路漫漫 部分短期内不涉足银行卡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8:19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内地开业的本地注册外资法人银行已增至近10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法人银行开业,内地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将逐步丰富。尽管如此,外资法人银行要完全融入本地,还有漫漫征程要走。

  不少外资银行因监管政策原因,不能开办一些在海外早已成熟的业务,因此,转制本地注册法人银行的主要目的,多是为了拓宽其现有业务渠道,其中零售业务为其主要渠道。据了解,已经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中,计划在内地主攻零售市场的占了近八成。其中,以汇丰、东亚、渣打和花旗为主的第一批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已通过了银监会批准,获准开办全面人民币业务,至今已推出包括人民币存取款、理财产品、房贷、消费类贷款等业务,积极抢占内地零售银行市场。

  此外,这四家外资法人银行已向

银监会递交了人民币借记卡的发行申请,预计第三季度有望获准发行。除此,四家外资法人银行还在积极筹备人民币信用卡的相关事宜,但具体细则还有待新的《银行卡管理条例》出台才能公布。对此,东亚等外资银行方面表示,信用卡作为零售银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外资行都希望将这块做大做强。

    部分外资行短期内不涉足银行卡市场

  有雄心勃勃的四大外资法人银行在先,也有若干已开业的外资法人银行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涉足银行卡市场。华侨银行(中国)行长陈永明表示,华侨银行的业务优势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内地市场,不仅与中资银行相比无优势可言,与其他外资大银行相比也缺乏竞争力。因此,华侨银行(中国)成立初期,将适时推出人民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财富管理以及投资产品等,不会考虑推出银行卡业务。无独有偶,作为新加坡最大银行之一的星展银行方面也曾表示,短期内将不会开展银行卡业务,但不排除未来发卡的可能,主要原因是银行卡业务牵涉成本较高,业内竞争激烈,短期很难赢利。

  除了单独发行信用卡,不少外资银行还选择以参股的形式,对中资银行进行战略性投资,联合发行信用卡,提前试水内地信用卡市场。如汇丰与交行、花旗与浦发、恒生与兴业、德意志与华夏银行等。

  记者获悉,华侨银行于2006年1月购买了宁波银行12.2%的股权,成为第一家在中国银行业进行战略投资的新加坡银行。记者问及是否会与宁波银行联合发行信用卡时,华侨银行(中国)方面表示,宁波银行已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卡,目前双方尚未考虑要合作发行信用卡。这家新加坡银行在内地的发卡旅程尚有较远的路要走。

    部分外资行信用卡业务只做高端

  据了解,在内地市场,银行对每位信用卡持卡人的前期投入成本为220元人民币左右,此后还需投入高昂的追加成本。目前,内地信用卡市场的市场覆盖率已非常高,但信用卡循环信用的使用率却只有10%左右,加大了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不少中资银行抱怨信用卡生意难做,外资银行对该类业务更是步步为营。

  东亚银行方面称,尽管该行非常重视在内地的信用卡业务,但在初期投入阶段还是抱着“重质不重量”的态度,只做高端客户生意,由上而下逐步深入内地信用卡市场。
沙斐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