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个人支票缘何一纸难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6:30 经济观察网
作者:聂俊峰 在社会舆论对银行服务和排队问题的持续“炮轰”之后,央行不失时机地打出了改进个人结算支付系列“组合拳”:大力推广“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提高ATM取款上限等便民举措相继出台。近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成进一步实现了支票的全国通用(新华社7月8日《央行建成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支票实现全国通用》)。异地50万上限、最晚3日收款、每笔收费1元等——所有举措无不针对“现金搬家、银行排队”等民众金融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更为人们勾勒出个人支票汇通天下愿景。然而,就在人们对个人支票使用热切关注之际,各种有关个人支票受理难、使用难的消息却浮出水面(7月16日CCTV-2《经济信息联播》)。 虽然一时遭“冷遇”,但笔者相信,个人支票的通用通兑将为民众金融支付提供可能的便利,中国的社会支付体系也将进一步丰富。 事实上,从贝壳到金银、从纸币到支票、从塑料卡片(银行卡)到网络虚拟货币——社会支付媒介的演化也正是历史与时代的缩影。在现代社会,现金、支票和银行卡依然是民众生活中的三大个人支付媒介。其中支票(及其他票据)和银行卡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非现金支付体系。全球各地的众多研究均显示,现金在社会经济的过多使用会增加中央银行和零售行业的处理成本,其衍生效应将带来5%-7%的GDP损失。在中国,由于转型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卡支付环境的不足,整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现金依赖”。除隐性经济成本外,现金支付比率过高还引发了治安、商贸、银行服务、税收、灰色经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今,个人支票的汇通天下不但为社会支付体系增添一支新生力量,也必将对民众的商贸与金融活动提供无尽便利。 在可喜之余,笔者对于个人支票未来的市场推广也产生了一些忧虑和建议。毋庸置疑,从央行系统的建立在到商业银行的具体应用、从影像数据交换模型到贸易及资金通融、从普及认知到惠及普罗大众仍然有待时日。与此同时,诸多运作细节、支票兑付的利益分配机制迄今亦未明确。 其一是个人支票在各银行间通付通兑环节的定价机制。毫无疑问,支票如同银行卡,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multisided market platform)特性。它的普及与推广存在着一个“鸡与蛋”相互相生的问题:有更多的人使用支票和银行卡,就会有更多的商户接受它;同时,有更多的商户受理支票和银行卡,就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它。因此,央行建立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其实只是个人支票具备了汇通天下的IT基础。在这一平台之上,监管机构需要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提高商业银行推广个人支票业务的“兴趣“、推动民众认识个人支票、吸引商家接受个人支票。由于四大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不同银行之间网络规模、服务渠道、资金成本等大相径庭,对于个人支票的联网通用必然产生不同的市场定位和价值导向。监管机构最为重要任务是构建商业银行通付通兑的定价机制。确保这一机制能够兼顾大小银行的成本与利益,提高银行推广受理个人支票的意愿。唯如此,个人支票才会在”鸡与蛋“的良性循环中顺利推广。 其二是央行个人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及与其相关的小额支付系统)的公共性还是商业性定位问题。人们注意到,在中国人民银行主导下,覆盖全国的小额支付系统、票据清算系统和中国银联的银行卡转接清算系统已经成为中国非现金支付体系的信息化基础。其中,由央行所“缔造”的银行卡转接清算系统已蜕变为商业化运营的中国银联。那么,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央行是将其定位于公共服务还是像中国银联一样商业化运营?如果再产生一家类似于像银联的“上游服务商”——专门从事个人支票在各银行间汇兑清算的公司,监管机构又如何防止新垄断的产生?彼等情形一旦出现,个人支票又如何在中国一纸风行? 从人类支付工具的历史来看,个人支票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面孔而且已面临银行卡等电子支付形式的挑战。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支票与存折、存单正在沦为“文物”。个人支票支付最为普及至今仍大行其道的只有美国。一方面因历史上美国小银行林立、服务难以覆盖全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联邦财政对此给予长期的补贴——美联储在1918—1980期间承担支票清算处理、系统维护并一度强制所有银行按支票面值兑付。鉴往来而知今,这些历史或许对中国个人支票的推广有所裨益。 (作者系资深银行卡研究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