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卡 > 正文
 

万建华:中国银行卡产业遭遇尴尬 要争夺话语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9:47 北京晨报

  记者 李若愚

  9月18日,银联总裁万建华在中国国际金融展的论坛上疾呼:要避免市场被国外少数银行卡机构主导,要保证国内银行在本国市场拥有银行卡的标准、定价及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的银行卡产业现在的尴尬处境。

  在国内,几乎100%的信用卡和60%的借记卡使用VISA或万事达的BIN号(标识信用卡组织的一组号码)技术标准。中国居民如果想在境外刷卡消费或取现,必须办一张与VISA或万事达合作的国际卡,而这些组织将收取1%—2%的货币转换费。

  从标准、品牌、技术到国际网络的缺失,使中国一直处于

银行卡全球产业链的末端。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央行官员多次强调,银行卡产业不仅关乎支付安全、金融安全,而且关乎国家利益。

  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金成为支付的主要工具。而一个国家的支付体系不能受制于国外组织。今年4月,国家九部门曾就推动银行卡产业联合发文,制定了硬性的发展目标。

  自诞生之日即带有政府色彩的中国银联被委以重任。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推广“62”字头的标准卡,到最近与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花旗集团ATM网络的合作,再到下个月即将启用的新标识,银联正步步为营地向VISA、万事达的阵地推进。

  “62”字头的BIN号是“釜底抽薪”之策。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发卡机构发行某一银行卡组织BIN号的卡,而不通过该组织的网络进行交易转接,该银行卡组织可以要求其支付BIN号使用费。“62”字头正是银联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BIN号。

  与国外银行的ATM网络合作则是迂回侧击。中国居民到境外后,只要用普通的人民币银联卡就可在合作银行的ATM机上提取外币现金,不用办理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从而绕开了这些组织的转接网络,而转接网络正是它们坐地收钱的“聚宝盆”。

  在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降生”只有3年时间的银联的“野心”已昭然。据外电报道,正拟在美国上市的万事达在向美国证交委递交的文件中承认,担心来自中国银联的竞争,他们认为银联可能会寻求扩大战果,接入国际现金网络。

  我们看到,国际组织的担心正由“可能”变为现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