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6日14:03 中国银行业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个人银行账户分级:期待化蛹成蝶

  文/李衍陶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支付结算处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7期

  针对某地区33家银行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不少银行对开办П、Ш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表现出谨慎和观望态度。当前,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攻克几道难关。

  2015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即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个人银行账户种类,将个人银行账户划分为Ⅰ、Ⅱ、Ⅲ类,一时之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被业内视为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重大利好,对银行账户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文件发布几个多月以来,实际执行效果如何?笔者选取某地区33家银行机构开展调查。

  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发展需攻克几道难关

  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的实质就是针对不同的身份识别方式,对个人银行账户的功能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以期在便捷与安全之间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一般来说,个人银行账户的功能与账户实名制的强度呈正相关。个人身份核实越严格,手段越丰富,账户的功能就越齐全,账户使用的限额就越高;反之,如果核实手段较为简单,安全标准较低,账户的功能和使用限额就要受到限制。这种制度设计既符合现代金融发展创新的趋势,有利于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型支付需求,同时,又将风险在各类个人银行账户之间进行了有效的隔离,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目前情况看,分类管理机制从制度出台到业务真正落地运转,还需要突破一些难关。

  银行机构对开办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尚持观望态度。在调查的33家银行机构中,具备开办Ⅱ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条件的银行机构有16家,占48%,实际开立了Ⅱ类个人银行账户的仅4家,占12%。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发展的情况更为缓慢,具备开办条件和已开立账户的银行机构分别占调查机构的18%和3%,且已开立的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仅1户,目前只处于行内试运行阶段。此外,17家不具备开办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条件的银行机构中,仅1家有开办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的具体时间安排,其余银行机构都表示将视情况再确定是否开办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多数银行机构以发展公司业务为主线。二是开发小额支付产品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业务发展初期由于业务量较小,对银行机构而言投入产出收益性不佳。

  中等规模的银行机构更愿意开办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调查显示,大型银行机构由于经营模式已经确立,业务品种丰富,客户群较为稳定,再加之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对开办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表现出谨慎态度。而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由于物理网点较少,为提高服务质量,吸揽更多客户,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表现出高于大银行的兴趣,但这些机构往往因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开发、改造核心业务系统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且客户需求较少,也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表现出观望态度。相比之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机构、规模相对较大的城市银行机构和农村银行机构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的发展进程明显较快。这与其经营模式灵活、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希望借助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获得跨区域经营的实质性突破具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可见,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普及尚需时日,需攻克几道难关。

  标准关。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特点和优势在于高效便捷,而统一的业务标准是充分显现和发挥其优势的有力保障,能够促进其在跨行、跨区域业务拓展中发挥更大的功用。《通知》为个人银行账户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目前各银行机构对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业务规范和统一的操作标准。银行机构依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技术实力各自制定规则拓展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业务,使该业务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例如,Ⅱ类个人银行账户的开立需绑定同名Ⅰ类个人银行账户。本次调查中,各银行机构跨行绑定的渠道共分三种,分别是小额支付系统、银联系统、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实际中跨行绑定的渠道还可能更多。由于各银行机构跨行绑定的渠道、方式、时效等的规则不统一,导致跨行绑定失败的几率大大增加,有的银行机构甚至不支持跨行绑定,使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开立的便捷性和通用性大打折扣,客户体验度下降,影响实施效果。

  技术关。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到底能够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目前技术层面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未发展成熟。远程开户时的客户身份识别需要依靠生物识别技术,但金融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全社会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因此,金融领域对生物识别技术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相对封闭的领域,在数据库容量、后台运算能力、识别精确程度、应答时间等方面都有更高的标准、更严苛的要求。尽管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金融行业中有所应用,但还处在市场探索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发展的进程。本次调查发现,部分银行机构开立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渠道仍为柜台。二是银行机构开户时面对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没有一个权威的、较为完整、数据实时更新的全国个人客户信息数据库供其核验,增加了辨别真伪的难度。

  风控关。当前,开立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属于高风险业务。一是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身份识别的法律效力缺失。由于立法层面目前没有“弱实名账户”的概念,因此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身份识别的法律效力不定,严重影响了银行机构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开立的信心。

  二是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是否真实反映存款人意愿难认定。近年,电信诈骗犯罪较为猖獗,公安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多轮专项打击行动,几乎每件电信诈骗案件中都存在冒名开户这一环节。这其中既有不法分子倒卖个人信息致使社会整体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较为严重的因素,又有个人保护自身信息意识较弱不慎泄露,以及银行机构核实客户身份方式方法落后或未尽职审查的因素。总之,在银行柜面开户尚不能完全有效落实账户实名制的情况下,依靠非面对面绑定账户和转账激活开立的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是否确实依存款人意愿所开就更难核实。

  三是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内控管理较为复杂。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设置了一些功能限制,需要银行机构探索出一套适应该规则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系统后台准确控制,才能隔离风险。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后台交易识别和权限控制是一项繁琐工程。例如,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与其绑定的Ι类个人银行账户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同时绑定账户的数量;消费类交易和转账类交易的后台识别;Ⅰ类个人银行账户降级使用时实体介质的回收控制;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在信贷业务中的应用;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超限额的挂账退回处理等,都是调查中银行机构反映的内控难点,需要不断升级、完善核心业务系统。

  四是部分验证渠道存在风险。人民银行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开发了跨行个人银行账户种类查询功能,但由于该功能回复期限较长(不超过7天),不能满足客户实时办理业务的需要,因此开通率较低。本次调查的银行机构中小额支付系统客户信息查询功能开通率为33%,实际签约率则更低。部分银行选择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向对手行发起验证申请,该渠道的安全性会直接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安全造成影响,一旦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渠道发生信息泄露等风险,该风险可能会传导至银行机构。以上所述这些风险控制难点是制约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监管部门和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市场关。尽管监管部门在2015年末提出了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但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在实践中已早有应用,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就是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的支付账户,其开户方式、功能都与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类似。据统计,某地区2013年至2015年,支付账户的增长比例为年均108%,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已不是全新的事物。银行机构如何在现有起点上利用个人银行账户分类重塑获客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推进金融服务场景化、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多举措推动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机制落地实施

  尽快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监管部门应支持银行机构在跨行查询个人银行账户类型、跨行绑定或解除绑定Ⅱ类个人银行账户、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申请人身份验证方式、存款人风险等级评定和管理等方面尽快形成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和风险控制标准。不断完善身份核验技术手段。一是在行业内统筹建立客户生物识别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在一定的安全防控措施下实现共享。二是不断完善身份注册和身份鉴别技术方案,提高身份认证确信等级,为真正实现远程开户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充分整合利用政府部门数据库、金融系统账户信息、其他商业化数据库等资源,通过大数据应用及解决方案,开展多重交叉验证,构建全方位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

  大力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加强系统风险控制。把制度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的限制规则嵌入银行机构核心业务系统之中,细化系统交易设置,利用系统设定达到对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开立、使用和撤销的有效控制。二是建立风险监测模型。建立区分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的风险评级和计量模型,通过对日常交易数据的汇总、整理和分析,进行风险识别及预警,实现对风险的动态化、差异化管理。三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银行机构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通过计提支付风险保证金、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提高外部风险关注度。通过第三方平台验证信息的银行机构,应通过完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督促第三方平台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充分加强宣传与管理。一是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高效性与高风险性共存的特点,合理设置Ⅱ、Ⅲ类个人银行账户使用限额。二是加强个人银行账户监管。监管部门可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银行账户数据库,并对银行机构提供实时的查询服务。建立跨行风险账户预警系统,帮助银行机构在身份核查环节及时确认客户是否涉及案件或风险事件。同时,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完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出重拳打击冒名开户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加强个人客户信息保密。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信息采集制度、信息保护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合理使用客户信息,保护客户隐私。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大信息泄露问责力度。

  取消账户行政审批、简化账户分类、扩大账户管理范畴、建立以风险监督为导向的监管框架、加强存款人权益保护等是未来账户管理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内容。这其中,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改革迈出了账户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为发展新兴银行形态,打造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和生态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市场对账户分类管理的需求却未止于此。新型银行机构,如民营银行等物理网点较少的银行,迫切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开展业务,其通过电子渠道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需求也开始涌现。账户管理体制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尚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在交易安全与使用便捷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7期。(作者李衍陶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支付结算处)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被商业包裹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G20让中国人的钱更稳、更值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未来将发生的五大趋势性变革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应该克服人民币浮动恐惧症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