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李天骄 记者 郭建鹏 汪江涛/上海、北京、广州报道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银城中路188号,交通银行总部。让52岁任职交通银行行长刚刚一年的彭纯始料未及的是,一场涉及国有银行重大改革的风暴,会从他这里拉开帷幕。国资改革大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风潮开始向银行业蔓延。交行再次跑在金融行业国企改革最前沿。交行之后,谁将继续匍匐前行?
让52岁的原汇金投资公司总经理、任职交通银行行长刚刚一年的彭纯,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和同事们在江苏宜兴的一次年中工作会议,会被传出一个“惊天的消息”。
这是2014年7月,其时刚刚进入“大暑”的第三天。一则由境外通讯社路透社于2014年7月25日15:29发布的短消息,像一团夏天炙阳下被点燃的柴火,热力强射。不足百字的消息说:“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交通银行已上报‘实施混合所有制’的申请,若获批准,将开启国有银行试点的先河。”
国资改革的大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风潮开始向银行业蔓延。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立在上海的国有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再次跑在金融行业国企改革的最前沿。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交行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当下的时势、交行的地理位置、以及新任领导积极的态度密切相关。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交行先行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银城中路188号。
交通银行总行大厦坐落于此,与这个毗邻黄浦江畔的国有银行对望的,是由数十幢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新旧两个金融中心之间,一场涉及国有银行重大改革的风暴,已经逼近。
7月25日路透社发布短消息之后,旋即引起市场关注;7月28日晚间,针对媒体的聚焦关注,交通银行(601328.SH,下称“交行”)发布公告称,目前正高度关注国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公司改革的深化。
一条短消息,一则公告,拉开了国之重器——银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
目光回到交行年中会议上。
一名初晓内情的交行系统内部人士向理财周报(微信号:Money-week)记者透露,会上领导们有提到混合所有制的事情,但没有讲得很详细,只说混合所有制是大方向,“为什么是交行第一个提出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我们也能理解,毕竟交行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另一名交通银行内部人士则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员工对这个事肯 定都是欢迎的,但具体的改革细则和影响,目前谈论还为之过早,但引入改革和竞争机制肯定是好事。”
对于交行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建军看来,目前五大行中,交行的股权结构比较有优势,并且交行也引入了外资,初步具备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征。
交行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财政部持有交行26.53%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20.07%的股份;汇丰银行持有交行18.70%的股份,为新晋股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持有交行4.42%的股份。剩下六个大股东分别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鲁能集团有限公司。
交行的这种股权结构,包括了国资、外资、民资,其目前的股权结构形式确实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适宜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于交行这样的股权结构,沪上某股份银行高管接受采访时指出: “股份制银行和五大行比体量太小,民营银行经营模式也是有限牌照。整个银行业改革肯定是大行做导向性最强,能够显示整个银行改革的决心,意义更大。交行股权结构一开始就分散,外资行汇丰占比大,本身就在非国有控股这件事情上走得比其他行远一点,有这方面经验。长期来看,也并没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性质,相对来讲风险小。”
交通银行欲试水“混合所有制”想法在正式发布公告之前的两个月内也已经初露端倪。
今年5月份,交通银行曾发布公告称,包括董事长、行长在内的13名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14年5月13日和14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本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3.75元到3.77元。股票锁定期为三年。
这在上述沪上某股份银行高管的眼中,“是破天荒的一次”。“对于一般国企,相关部门是支持股权激励的,但银监会却是不主张银行高管持股,所以很多人曾质疑银行股大面积破净,银行为什么不回购。”这位高管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从这次二级市场买入来看,更像是交行的一次压力测试,试探市场的反应,“毕竟还不是交通银行回购来分配给高管”。
同样在5月,交行董事长牛锡明在上海曾公开表示,目前银行业虽已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但尚未达到混合所有制之实,离充分市场化、商业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尚有差距。
牛锡明对此的期望是:“要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公司治理,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相对独立运作、互相制衡的机制,让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高管人员管理、薪酬管理和业务风险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
“中国金融改革探路者基本都是在上海、深圳,探出来之后再复制到全国,深圳除了招行、平安之外又没有国有大行总部。还有就是交通银行虽然总部在上海,但又不归上海国资委[微博]去管,属于中央级企业,未来发挥的空间大。”一位银行业人士补充道,“从顶层设计来看,交行新的董事长、行长有这个动力,历史有这个机遇。基层没有胆量提,即便提了,必须要领导有这个意愿,才能有条件有动力地去做。”
交行先行,市场的反应也没有慢下来。
交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消息被公布的7月25日,截至当日收盘,交行A股直逼涨停,并带动市场银行板块整体上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交行涨幅更是达到16.54%,股价从之前的3.9元冲至4.5元附近。
消息被公布之前,交行一直潜龙夜行,知晓者寡。
两家参股了交通银行的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交通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于这两家股东之间,并没有做过详尽的沟通,而由于两家公司持有交通银行股份较小,公司内部也从来没有对交行的类似改革做过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份,多家股东将有一批限售股份解禁,这是否与交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系呢?对此,上述两家参股公司的内部人士解释,这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无关系。
夹缝下的商业银行
交行纵然有多种优势开展混合所有制,但也有其被动的一面。
一位长期追踪交行的投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截至1季度末,外资股东汇丰银行成为交通银行第二大股东,且已经派驻了2名董事进入董事会,不管是持股比例还是派驻董事的人数均为上市银行中最高者。
“交通银行近几年在经营发展方面,规模、业绩以及盈利方面有些落后,通过混合所有制有望给交通银行带来新的活力。但改革的进程还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还需国家政策的配合,如外资对银行持股比例的限制,还有银行内部激励体系的变革,包括推出管理层股权激励或是员工持股计划等。”这位投资人士说。
其实,历史可追溯到1908年,交通银行在一轮轮的银行业改革中可谓已历尽沧桑。
新时期的交通银行诞生于1987年,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行,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彼时的交行率先在中国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经验,建立、完善和创新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监控制度、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制度等。
时代背景下,当时金融改革路径并未明晰,交行在创办之初即按照当时“分权办金融”的思路,采用了完全违背现代银行管理基本原则的“二级法人制”。其相当一部分支行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企业共同出资主办,一部分支行则为地方财政、基层单位和企业共同出资,有资格自行决策,各行其是。
这种“特许经营式”的银行结构固然使得交行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但显然难以控制风险,其遗患正是大量无人负责的隐性和显性不良资产形成,曾给交行带来沉重包袱,直至后期重组完成。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交行便开始寻求上市之路。2000年初,交行向证监会[微博]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国内A股市场发行15%的股权,预计筹资20.5亿元人民币。2001年1月,这一计划即获得了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和国务院的批准。然而由于资产质量不济,上市计划最终搁浅。这也促使交通银行改变策略,加紧内部制度改革和财务重组工作。
2002年,交行聘请高盛证券公司作为重组顾问。当年6月,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微博]批准交通银行引入两名外资股东,同时规定所占外资控股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5%。根据当年的媒体报道:“在交行总行的14层,一块新的英文牌子‘overseas capital raising office(引资办)’醒目地出现在楼道上。”
2004年6月30日,交通银行顺利完成前期财务重组工作;2004年8月6日引入汇丰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交易。
财务重组之后的交行轻装上阵,公司治理结构在当时来说已是逐步完善。
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末,交通银行资产总额达10511亿元,比年初增加958亿元,增长10.02%,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各项存款余额为9504亿元,比年初增加987亿元,增长11.59%;各项贷款余额达5773亿元,比年初增加208亿元,增长374%。
当时的交通银行发言人对媒体说:“不良贷款集中处置后,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98亿元,占比为3.43%,拨备覆盖率为72.77%。上半年实现拨备前利润60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03亿元,增长36.06%。”
然而世易时移,随着中国金改政策逐渐步入深水区,金融机构自身也必将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
表面上看,进入战略投资者后交行的股权结构已经均衡,初步出现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征。但人们更容易忽视的是,行政力量对银行业经营的干预更多地隐藏在股权结构之外。加之近年来民资已正式被纳入监管体系,地位逐渐提高。如何从根本上激发国企经营管理活力,又成了业界热议的话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交行既然有条件率先引进外资投资者,也应率先引进民间投资者,且引进的力度要大于上一轮改革,引进以后的机制要优于上一轮改革,再不能将战略投资者当作财务投资对待。不然,真正的民间投资者就不会选择成为交行的股东,而会直接联合申请去组建民营银行了。
就在今年7月份,民间资本在金融行业的地位刚刚被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以腾讯、百业源、立业为主发起人,以正泰、华峰为主发起人,以华北、麦购为主发起人的三家民营银行的组建申请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
甚至有学者提出,交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好也按照民营银行的格局来设计,通过股东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方式,使股权结构更趋合理、更能满足市场化的要求,让董事会成为真正的企业决策机构,让企业经营者选聘、薪酬标准确定、员工福利等,都能严格按照市场化要求执行。
华东地区某城商行高层也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董事会的决策功能不足、内部制衡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加以完善。”
该人士还认为:“以后如果董事会说了算了,更多的经营决策是通过董事会决定,更加科学。其次对银行来说,高管团队稳定性很重要,国资银行经常两、三年一换,对整个经营策略执行、团队建设、文化不是特别有利。像董文标、马蔚华、工行的姜建清这些高管之所以能够给大家留下比较深印象的,有一定的口碑,能够做出特色,跟长期的持续的经营管理有一定关系。”
交行之后,下一个开展混合所有制的银行会是哪一家?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包括中行、农行、浦发在内的几家上市银行在准备优先股方案。一名熟悉内情的资深券商投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按照他多年经验,像交行这种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么大的案例,“一定有十几家投行围着转”。
其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由于涉及资本结构与股权优化,一定要有资本市场和运作经验的券商投行才能做好,“请一家企业咨询顾问来做方案,我个人认为不大可能”。
据其分析,中行等大银行并不是不想搞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是因为目前最“生命攸关”的事情是补充资本充足率。
“我和中行的高层交流过,只要是有利于中行长期发展的,他们都会考虑。中行目前最迫切的是补充资本,它的一级资本缺口很多。因为2008年经济刺激时,中行冲得很猛。”该人士同时提到:“中行的资本结构比较特殊,它的境内散户多,有40亿,股市交投清淡,股价长期低迷,这些因素造成中行再融资困难,所以它选择发优先股。优先股的事情如果进展顺利做完了,中行等四大行,也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
在讨论银行推进混合所有制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目前银行的股东结构。截至2013年底,四大行股东架构如下:工商银行,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汇金公司和财政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5.33%、35.09%、24.48%。其中汇金和财政部为国资背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境外法人(H股)。
农业银行,前四大股东分别为汇金、财政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分别持股40.28%、39.21%、9.04%、3.02%。
中国银行,前两大股东为中央汇金、香港中央结算,各持股67.72%和29.21%。建设银行,五大股东为汇金、香港中央结算、淡马锡、国家电网[微博]、宝钢集团,分别持股57.03%、29.04%、7.15%、1.14%、0.93%。
不难发现,与交行相比,四大行的股东结构比较集中,这种集中更多的是体现在股东背景方面,主要以国资和外资两种形式构成。
中行之外,混合所有制的标杆——华夏银行,被热议为下一个将实行混合所有制的银行。华夏银行拥有具体市场化基因的混合制股权,形成:“中央国资+地方国资+外资+民营资本”的四位一体结构。
地方国资方面,重点为北京国资委[微博],主要为首钢总公司,持股20.28%。中央国资方面,重点为国家电网及其全资子公司(国网英大),持股18.24%。
外资方面,重点外资为德意志银行及其关联方,共计持股21.30%。民营资本方面,重点民资为恒大地产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广州广域实业等5家公司),合计持股约5%。
对于银行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上述跟踪交行的投资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交行作为银行业中第一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是银行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优化银行的股权结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还可以引入更加市场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甚至与战略投资者达成业务上的协同效应。
“但既然是试点,也是一个边走边看的过程。从股权结构来看,我国有多家银行也引入了外资战略投资者,伴随交行示范效应的显现,不排除后续改革的推进。”该投资人士说。
而在上海地区某股份行高管看来,和一般国企不同,国有银行往上级提交申请至少国资委要审核,银监会要审核,财政部也要过问,“如果真的批准,未来很难说四大行也会放行,这个是开窗口的问题。”
4项改革,6家企业
离开黄浦江,你会发现,这场风暴远非存在于银行业。
八个月前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虽仅有寥寥数语,却释放出高层改革的决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国资委纷纷将混合所有制改革推上日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多地都已出台了相关文件,从政府到国企,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似乎刻不容缓。
今年7月15日,国资委对外宣布的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名单,这被视为国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这四项改革内容为: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家—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一位来自其中一家试点企业的内部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国资委开展的“四项改革”和选择的6家央企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可以看出,以国资委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梳理出框架,“虽然有四项改革,但是最受市场关注的,还是前三项”。
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前者在多年发展中,以较小的国有资本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向,以不到300亿元国有资本,引导和带动了3000多亿元资本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经济领域,其中90%的投资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资源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后者则在2005年~2013年期间,完成近50起并购项目,截至2013年底,被并购企业总资产增长4.28倍,净利润增长33.6倍。
在这位内部人士看来,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其实就是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模式,“这是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此前也有人担心改革中国有资产会流失,恰以此试点来规避风险”。
此外,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上述人士认为,在这4家企业的试点内容,体现的就是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这也是想突破过往政企不分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这两家企业。中国建材集团2014年全球500强排名前进了52位至第267位,稳居全球建材行业第二名。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建材重组了上千家民营企业,一跃成为年产能超过4亿吨、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供应商。同时,所有者权益也由20多亿元上升到220亿元,同时吸纳小股东权益440亿元,又以660亿元的净资产撬动3600亿元总资产,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超过85%。
中国医药集团2003年至2013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1%,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2%,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2%。2013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2012年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位列全球上榜医药企业第10位。
上述知情人士分析,四项改革和这6家企业,涉及了国企改革的多个维度,也是当前最重要的难题,这6家企业不仅自身特色上与改革内容匹配,企业的自身经营情况也保持良好。从市场角度来看,这6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拥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成为试点企业后,旗下相关个股也迎来了上涨。
公开信息显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拥有中成股份、国投中鲁、国投电力、国投新集、中纺投资等5家A股上市公司;中粮集团旗下拥有中粮地产、中粮生化、中粮屯河等3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旗下拥有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等4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建材旗下拥有中国玻纤、北新建材、洛阳玻璃、方兴科技、瑞泰科技等5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拥有烟台万润、启源装备等2家A股上市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旗下拥有际华集团、新兴铸管等2家A股上市公司。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6家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后,在吸引资金规模方面具备优势;此外,可使资产的结构持续优化,更高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顶层设计的讨论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截至目前,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都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相继开展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工作,8月初,包括中冶集团、恒天集团、国电集团在内的多家央企几乎同时召开年中工作会议,将发展混合所有制列为工作重点。
一位长期跟踪国资委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虽然从7月15日当天的国资委会议上可以感受到,相关部门已经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了长期梳理、勾勒出一定的框架,但是目前还看不到更加具体的“路线”。
事实上,此番试点将因企制宜实行“一企一策”,由企业提出试点方案,对企业的方案经专项小组研究后,提交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
“也就是说,试点企业按照各自试点的分类,自己进行改革,而国资委不会对每家企业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加专业、更有针对性;但是,尽管这些企业有自身优势,但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和难度较大。”上述人士说。
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一位研究国企改革的专家认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将国企分类,这已得到共识,“目前分类方法很多,有把国企分三类的、有分四类的,主要是分竞争类还是非竞争类,这是从国企目标来分;另外还要从国企的行业来分,不仅要从横向来分,还有旗下不同子公司、不同产业链去分类。”
在这位专家看来,分类之所重要,主要是我国国企众多、资产规模庞大,大多数国企还是跨领域发展,因此需要“顶层设计”,对政府、企业进行指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非公有制经济自己的事情,还涉及到非公有制经济,其中,民资是重点。对此,上述跟踪国资委的人士认为,民资目前对混合所有制持观望态度,“很简单,人家怕进来了说不上话、经营受影响,我们目前认为既然国企推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就要对股东平等对待,不要因为民资没有背景,而没有话语权。”
“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课题太大了、牵扯的因素太复杂了,并不是一家企业、一地企业取得成功就可推广的,还是要慢下来,这样的改革不怕慢。”上述国企改革专家强调,资本运作在推进混合所有制中至关重要,“我国的资本市场还需更加完善,今后,很多企业将通过上市来完成混合所有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