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银行或在自贸区成立独立法人机构

2013年09月13日 01:28  第一财经日报 

  张华君

  东亚银行昨日公开表示,已开始着手落实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网点。若政策许可、条件成熟,不排除在上海自贸区内成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独立法人机构意味着外资银行可享受同中资银行一样的‘国民待遇’,它与现已在中国开设的外资银行属不同的‘概念’,很多业务开展限制将被打开,不过自贸区的政策开放还需逐步有序推进。”

  此外,孙立坚还表示,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与外资银行共同开办合资银行或成现实。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送审稿显示,在金融服务领域,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此次东亚银行的公开回应,亦使得这一政策被“确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东亚银行同时称,已成立“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工作小组”,研究探讨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计划,并期盼具体政策尽早出台。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12日透露,上海自贸区将于本月29日揭牌。王新奎表示,此前关于外资银行进入有很多限制,如开分行的限制、业务范围、资本金的限制,未来这些要求都会放宽。

  此外,根据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相关决定,外企法等4部法律有关规定拟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三年,这也就意味着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的流程将被大大简化,无需依照中国银监会2006年底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在设立分行或全资子公司时,面对监管机构、税务部门等相关机构的长期审批过程。

  据本报记者此前了解,汇丰、渣打、东亚三家银行将获准成为首批在上海自贸区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不过具体以何种形式进入及业务经营范围,还需等待最后政策的尘埃落定。

  实际上,这三家银行已经在中国经营有数年经验,中国政府经常选其进行创新试验,尤其在最近几年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中。而上海自贸区对于外资银行在离岸金融业务、人民币跨境业务方面空间巨大,因此各家外资行早已为此积极准备,试图寻求业务发展新契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叙利亚同意交出化学武器换取西方不动武
  • 体育第12届全运闭幕 广东男篮惊魂胜辽宁夺冠
  • 娱乐法院驳回李方再开庭申请 曝4处监控视频
  • 财经房价现失控风险 住建部下月急查限购限贷
  • 科技iPhone 5c被指定价高:利好国产厂商
  • 博客个税沦为工资税:中产收入阶层最受苦
  • 读书解密:毛泽东长达4页的《个人履历表》
  • 教育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 每月拿2千工资
  • 龚蕾:金融危机五周年的思考
  • 潘英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正确方向
  • 安邦智库:中国城市经济面临全面转型
  • 谢作诗:为何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低
  • 叶檀:个税沦为工资税让中产最受苦
  • 徐斌:强美元是福音而非噩耗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如何改革
  • 张明:温州企业家为什么跑路
  • 赵伟:反垄断敢不敢碰央企?
  • 江濡山:新型城镇化是李克强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