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罗斯福总统的传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 11:32  新浪财经
《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罗斯福总统的传承
图为《时代周刊》6月29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期《时代周刊》封面文章邀请了一些社会名流和专家撰文介绍了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带来的治国经验和教训。因原文篇幅太长,在此只能做简要摘编。

  奥巴马需要的经验

  对世上众多博学者而言,他们并未像中国汉字那样认识到危机是危险与机会并存的道理。而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是弗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罗斯福早在1920年代就告诫民主党同仁,除非共和党将美国代入严重经济萧条,否则民主党不可能重新执政。1930年代出现的远超过罗斯福预见的危机,为经济危险和政治机会的关系提供了实际经验,这也是奥巴马当今努力遵循的经验。自奥巴马当选后,有迹象似乎表明他常借鉴罗斯福处理政务的例子。罗斯福推动形成的政策不仅应付大萧条时紧急局势,而且让后来的美国人受益。要努力赢得类似政绩,奥巴马需要劝说深陷危机的美国人看到未来的机会。

  罗斯福新政虽未结束大萧条,但罗斯福与前任总统胡佛(Herbert C. Hoover)的最大不同是,前者抓住大萧条机会形成了持续改革的传承。正因如此,众多史学家一直将前者列为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他实现的各项伟大成就的实质可以用简单一个单词形容:安全。

  如同罗斯福一样,奥巴马必须尽其所能解救经济。若做不到,他只能成为史学教材中另一个胡佛。为做到公平比较,人们不禁需要简单评价奥巴马拯救当前经济危机的业绩,而且还应评价他是否抓住了让美国人具有应对未来危机的更大信心的机会。

  执著的第一夫人

  罗斯福总统的太太埃莉诺·罗斯福年轻时不善社交,不愿将自己生活暴露在公众面前。她对丈夫出任公职很不情愿。她曾给密友写信描述入住白宫后的苦闷几乎令她窒息。

  但在丈夫出任总统多年后,埃莉诺锻炼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高明政治家。她与罗斯福总统的传承密不可分。与其他第一夫人限于白宫重新装饰类的举止不同,埃莉诺是首位举行记者招待会,首位独身一人慰问海外美军将士的第一夫人。她在白宫的10多年中,为消除种族隔离、贫穷和不公平在持之以恒地努力着。她还是唯一一位三K党出重金要她人头的第一夫人。

  后来的第一夫人们并不了解埃莉诺的生活。因她拒绝秘密警察的保护,而仅在需要时只身携带枪支外出的第一夫人。在丈夫出任总统后的大多数时间里,埃莉诺总是与好友一起在纽约生活。

  埃莉诺从不公开承认她对丈夫政策的影响,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在必要时给予他激励。她是个自我了解和反省的大师。埃莉诺因她的真诚谦卑而深得公众信任。她从不认为自己有何特殊之处。

  在罗斯福总统于1945年去世后,埃莉诺里开了白宫。8个月后,杜鲁门总统邀请她作为出席在伦敦召开的联合国首次会议的美国代表。她欣然接受。各国代表选举她主持起草联合国人权宣言的工作委员会。她为此每天工作18个小时,还作环球旅行。埃莉诺后来加入全美有色人种协进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NAACP)。因她支持民权观点,一些右翼报刊封锁了她的专栏内容。直到埃莉诺去世前,她还在考虑贫穷、教育和住房问题。

  确定正确方向

  美前总统克林顿坦言,他幼年就是听着祖父讲述大萧条时艰苦生活的故事长大的。当他成为美国总统时,常在白宫的罗斯福肖像前回忆着祖父的大萧条的故事。

  克林顿认为,罗斯福担任总统后最明智的策略是确立了解决国家问题的方向,即没有政府的大规模介入,国家经济不可能得救。同时,罗斯福清楚地了解到,在当时高度复杂和危险的不确定环境下,需要同步应对多个问题,而非一次仅处理一个问题。他娴熟,同步地应对着各种难题。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身边聚集着众多解决各项具体问题的杰出人才。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评论到,罗斯福只有二流智商,但具有一流的性情和气质。正是如此性情与气质,让他周围人才绽放出最杰出的成果。

  罗斯福是个政治天才。他了解如何能让国会通过立法,他也知道如何与美国民众进行沟通。作为总统的另一重要品质是,他具有废弃效果不佳政策的自信心。他相信实验,但当实验证实是不成功时,他不否认结果。在一个具有新的和复杂挑战的高度活跃时代,美国总统需要有一种进行试验的愿望,保持继续有效,而废弃无效东西的决心。

  是大萧条让罗斯福有了利用政府权力来完成将美国从众多贫穷人口转化为中产阶级,以及让老年人有了安全保障的机会。他为联合国起草的计划,在二战时长期领导作用,以及为美国在世界舞台确立的长期领导地位,让罗斯福成为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获得传承。

  美国需要面向21世纪的新型社会契约,它是个能让美国在高度相互依赖、复杂并持续变化时代内,朝着完美团结方向前进的契约。这正是奥巴马总统继承下来的挑战。

  执政百日

  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的美国形势严峻之极。随股市暴跌85%后,全国劳动力的25%失去工作。而农户们在土地被剥夺后,公开讨论着是否应进行革命。当时有记者将在国会山前观看罗斯福就职典礼时情形描述为,像一群围着墓穴的哀悼者。

  但在罗斯福执政的百日内,他将国家带往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他坚持认为,若人民不能保护自己时,政府就必须介入。这不是一场慈善行为,而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罗斯福执政的首个百日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崩溃的银行体系。全美各州都面临着大量银行挤兑。已有 48个州宣布关闭银行。罗斯福在数日内便起草了紧急银行法(Emergency Banking Act),国会也随着之快速通过该法案。新法律授权财政部,在证实银行足以经营时应尽快开业。在罗斯福就职典礼后一周,银行体系重新开始经营。如他的助手所言,资本主义在8天内就获得拯救。

  罗斯福新政在多个方面招致人们的非议。一些人认为联邦政府应对失业者再给予更多帮助,而另一些人深信政府对经济介入得太深。一些人想要对华尔街和大型企业进行更严厉的监管,而其他人则认为应减少政府干预。

  但罗斯福倡导的政府在困境时主动出击的基本观念在全国得到认同。此观念在去年金融体系崩溃时再次得到印证。无论是布什还是奥巴马从两个相对的政治方向上都坚持认为,联邦政府必须花费高昂代价来拯救银行。奥巴马75年后与罗斯福对严峻经济局势的相似反应证明了他们执政百日的理想结果是值得称道的。

  新政的利与弊

  罗斯福在接任美国总统时,仅凭他的坚韧毅力并未让经济恢复到大萧条前水平。人们今日终于了解到,罗斯福解决危机所采取的行动实际上延长了危机时间。特别在1935年至1939年间,他采取的行动让复苏成为了泡影。

  大萧条初期的灾难与罗斯福无关。当他接任总统时,全美25% 的劳动力丧失了工作,银行情形一团糟。

  然而,罗斯福新政中的5项政策会阻碍尝试性的经济复苏。首先是罗斯福怪异的预算开支模式。在首个总统任期内,特别是在连任竞选期内,联邦政府向国会提交的预算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支规模。1933-1936年的第二任期内,预算从占GDP的6%升至9%。开支主要集中于公共设施方面。当时这方面负责人对开支规模之大深感吃惊,他后来称,若将这些开支变为现金,并装上卡车展示,可从华盛顿排到太平洋沿岸,即使在每个里程碑减少100万美元,剩余的资金仍足以建造一支庞大的舰队。

  罗斯福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的开支更加大胆。但之后不久,罗斯福、美联储和财政部都开始紧缩货币供应。这些举动带来了大萧条中的再次萧条,即1937-1938年经济再次下滑。如同这些措施自身一样,华府前后矛盾的政策给经济带来了伤害。

 

  其次是税收。罗斯福执政后未马上更改前任的高税收政策,而是数次加税,让形势更糟。财政部同时也在考虑开征新工商税种。银行在经济最糟时期累计储备的谨慎性,也让企业将额外现金储备起来而不是开支。对企业紧缩开支,而不刺激经济行为深感恼怒的罗斯福总统,除征收各种普通企业税收外,还报复性地加征利润不分配税(undistributed-profits tax)。当时有观察人士指责罗斯福在剥夺他人仅存的家底。

  新政中的劳工政策也延长了大萧条持续的时间。新政的中心实质是支持最低工资制度。1935年通过的瓦格纳法案(Wagner Act),坚持要工资水平必须在高位,或在经济形势仍脆弱时要上调工资的立场。1930年代末期,失业者数量再次增加,它清晰地表明两位数的失业率将成为那个年代的标准。人们还开始意识到,罗斯福创造的政府构想的就业计划并未带来真正复苏,因这些就业在政府停止资助时会很快消失。

  要说当时所有政策中大部份都具有胁迫性并非事实,但由此让人们担心的是,以其手中的权威,罗斯福下一步还要采取的行动。他在1937年的连任就职典礼上公开表明,联邦政府将被改造成一种“从未想象过的权力手段(‘instrument of unimagined power’)”。这令许多呼吁大社会小政府的一批人深感震惊。

  大萧条中出现的再次萧条,工业生产崩溃,家庭再次处于饥饿中。企业选择不对未来投资方式走上了“资本罢工(‘capital strike’)”的道路。甚至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也严厉批评罗斯福,是犯下了“认为工商业者比政治家们更邪恶的错误”。

  有关大萧条的真正问题并非是二战如何将其结束,或二战究竟是否让其结束,而是大萧条为何一直延续到战争爆发。美国人生活的一幕时常提醒人们,即使是计划最周全的政府,在介入经济时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政治家就是那种记起一类被遗忘的社会成员时,同时又在创造另一批被遗忘者的人。

  世界和平的代价

  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上,自由派人士喜欢像克林顿和奥巴马一类有头脑的领导者,而保守派一般对持僵硬作风的里根和布什总统大加赞扬。但罗斯福总统结束了人类史上最野蛮的战争,拯救了世界,为争取和平与人类世上最伟大的繁荣所奠定基础却未获后人的充分评价。

  罗斯福担任总统时的美国社会处于一种怪异思潮之下。一部分人想要把美国与世界隔绝,另一部分人则想以美国人的理想来重建世界。但罗斯福坚信这两条道路都没有前途。美国既不可能脱离世界而独立生存,也不可能彻底拯救世界。

  罗斯福的想法显然有违于主流社会想法。这种主流思想因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未能实现美国想象中的世界环境而进一步增强。罗斯福想要避开这种压力的努力,直到美国卷入二战前才开始。他在 1937年秋最终认定,若让德日法西斯在欧亚大陆上无节制地狂暴下去,美国最终会落入危险。若美国再次参战,这将是一场必要的战争,而非一种选择;不是一场重建世界的战争,而是保卫美国的战争。

  当日本而不是德国进攻美国后,罗斯福仍盘算着美国人是否愿意付出战争代价的上限,特别是在欧洲战场上。当他与丘吉尔将进攻法国的时间拖延至1944年时,在近3年时间内,苏联军队单枪匹马地与德国精锐部队在较量。罗斯福对此局面很不悦。当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时,红军部队正通过东欧,前往柏林的大道上。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要求斯大林承诺东欧各国人民战后有选择自己政府的权利,但这种承诺无法阻止苏军坦克驻扎在波兰土地上。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的处境并不轻松。当美国人最终意识到苏联对东欧的巨大影响后,他们得到的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苦涩醒悟。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并没有达到参战前的目的,而要重新回到自我孤立状态?

  罗斯福在他生命的最后数月中,一直在努力巩固美国在新创立的联合国中的地位,由此让美国人认识到,即使战后世界并非如前设想一般美好,但他们也不应逃避现实。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从未认为会议结果良好,而是表示这是他尽其所能的结果。这可能就是罗斯福为今日政策制定者带来的最有价值的经验。他了解许多人不曾知道的,美国缺乏让世界符合美国理论化原则和理性计划的能力。因美国纳税人只愿意承担能花费的起的开支,美国父母也只愿意牺牲数量有限的子女。所以,美国必须权衡能力,解决优先考虑的问题,让世界变得不要过于丑陋即可。任何试图保持道德上的绝对纯洁,实际上是在默许更大的邪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