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周刊》6月22日当期封面:完善资本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11:19  新浪财经
《新闻周刊》6月22日当期封面:完善资本主义
图为《新闻周刊》6月22日当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本期《新闻周刊》封面文章对造成此次经济危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所致,而是因近年金融和一些相关行业的从业者的道德水准下降所致。文章认为人们的道德重建才是资本主义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近半年多来,全球政治家、工商业人士和博学者都深信,世界处于资本主义危机中。它需要大规模改型和长期修整。世界变得与过去完全不同,是又一个意识形态上帝的失败。

  经济体系虽从来不会保持一成不变,但变化一定不会在金融业深度暴跌和广泛衰退后出现。尽管经济刺激计划不完美,也未国有化任何银行和对资本主义实施重大再投资,人们紧张情绪在过去数月似乎放松些许。也可能这是幻想,或是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让局势逐渐恢复常态。

  走出困境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其间还会出现更多企业破产。银行必须逐步找出解决自己问题的出路,或者干脆消亡。消费者们在开始新一轮开支前会储蓄更多收入。大山般的债务必须下降。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正学会自我平衡,自我调节和恢复。为达此目的,并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美国就不得不面对长期被忽略的各种问题。

  每一次危机都让观察家们深信,危机释放出了经济视野中新的危险特征终结的信号。但经常出现的结局是,新奇事物在危机后数年会加速。据说1987年股灾是因采用电脑进行交易,但日后这种应用大规模扩散;2000年的网络泡沫的破裂似乎意味着互联网创业者梦想的终结,但今日如Twitter般的网络公司仍层出不穷。人们现在听到的是,此次危机表明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终结。此结论不要下的太早。但已有人认为,事实上人们需要更多金融衍生产品,以保持市场更加稳定。

  人们在未来数年可能会奇怪地感到,他们对资本主义是更多渴望,而非减少。经济危机降低了经济增长,但在各国需要增长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市场。在墨西哥和东亚货币危机后,人们看到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在加速。若美国消费者未来数年不愿消费开支,若联邦和各州政府对高额债务不堪重负,若政府拥有的企业还以巨额成本保持经营,那么私人业经济活动将成为增加就业的唯一途径。

  简单的真理是,尽管资本主义有其缺陷,但它确是人类至今发明的最具有生产效率的经济引擎。全球众多国家认同它的作用和效果,中印两国以支持市场发展和自由贸易获得快速发展,让两国数亿计的人民脱离了贫穷。

  资本主义意味着增长,但同时也意味着不稳定。这个体系充满着活跃与生机,并天生倾向带来造成破坏的危机。以往的90年间,人们为稳定该体系一直试图对其进行调整,而同时还能保持它的活跃动能。人们现正处于新一轮尝试的开始阶段。需要认清的是究竟是这个体系的哪些部份出了问题。人们现在经历的并非资本主义危机,而是金融、民主政治、全球化和本质上的道德危机。

  西方有人认为,资本主义一团糟,更确切地说,资本家是这场乱局的始作俑者。此观点错误。正确的应是金融业一团糟,金融家们是这场乱局的始作俑者。在金融危机发生的2007年6月前,可口可乐、IBM、沃尔玛和微软等大企业以有判断力的模式在稳健经营。众多大企业盈利丰厚,开支谨慎,并持有充裕的,可抵御市场不振的缓冲现金。然而,金融和与其密切相关的不动产业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金融业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有着造乱的历史。导致各次危机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醒目的类似途径。在平静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都鼓励着资金来路轻松和新形式的信贷的环境。廉价信贷继而导致贪婪,误判和最终毁灭的局面。

  人们在此时进行的大规模监管制度改革时应谨慎行事。现在执行的许多在1930年代制定的制度看起来仍非常明智,关键问题是这些制度在过去15年内先后被肢解,或有意识地不去对它们更新。承受了巨大冲击的加拿大银行体系是现今工业化国家的榜样。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金、降低经营杠杆的简单规则让整个体系安然无恙。

  此外,政府对经济采取的行动应是“反周期的(‘countercyclical’)”,即应放缓增长速度。美联储在繁荣期应调升利率,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金,降低经营杠杆程度。房利美和房地美必会对容易获得贷款感到担忧,并提高贷款标准,让购房更困难。同时,银行应减缓发放信用卡和其他类型的信贷工具。

  事实上这正是处于繁荣高峰期的中印两国政府在2007年所作的事情。而在美国却出现了相反局面,消费比重从GDP的67%再升至73%。总统和国会议员们对住房拥有者的购房活动大加赞扬。监管机构放松了对银行的监管,美联储仍将利率保持在低位。公众也对这种迎合自己胃口的做法称道。

  全球金融体系在过去30年内出现的危机次数,比历史上任何同样一段可比较的时间都要多。从表面判断,它暗示着是人们自己制造了混乱,而事实上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过去数十年内出现的各种危机带来的问题,不能再简单地归咎于失败,而可能描述为是成功的原因。

  自19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一直朝着非常稳定方向发展。冷战结束让世界进入了一个没有超级大国进行重大的军事竞赛的时期,这是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遭受恶性通胀打击的一些国家,出现中产阶级崩溃,社会和政治动荡。但随着通胀结束,各国央行已变得非常善于驯服恶性通胀。

  互联网随后带来的工商业革命,让人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化。它产生了单一的,比以往结合更加紧密和快速移动的全球性体系。过去25年内,全球经济产出每10年翻1倍,从1999年的31万亿美元到2008年的62万亿美元。衰退已变得比以前更易于驯服,持续时间也从以前的平均2年缩短至8个月。亚洲已有4亿以上人口脱离了贫穷。在2003-2007年间,全球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比人类史上任何有记录的时期都快。在2006-2007的经济繁荣高峰期,全球124个国家一年的收入增长了4%,或更高,是过去25年增长速度的4倍。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拥有的财富激增。中国拥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资产,而另外其他8个新兴市场国家都拥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们都希望找到最安全投资方式,即美国国债。大量资金涌入使华府借钱的成本大幅下降,由此也让美国的贷款成本更低。

  复杂的历史事件是无法简要地概述为善良与邪恶的搏斗。但人们的确从遇到的问题中感受到道德危机的伤害。

  过去10年间发生的大多事情都是合法的。银行家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政治家们按照政治制度规定做事。官僚们虽未行贿受贿,但几乎无人认真负责,或令人尊敬地工作。无论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或是其他什么制度都能在没有道德判断和核心价值下运转。无论人们进行何种改革,在没有常识、评判和道德标准情形下,改革都会被证明是不够的。人们虽无法知道下一个危机会在何时出现,但人们可以要求这些经手人用道德标准来自我控制和驾驭各种机构。

  美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是传统的自我约束行业体系的消失。从前的法律、医学和会计职业都将自己视为负有公共责任的私人参与者。律师们历史上一直是以公共服务人员的意识在工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如何符合制度,而非简单地只顾自己企业。这意味着他们会按照反对浪费时间的诉讼原则为客户服务。

  现在不仅是法律发生了变化,且职业道德也出现变化。如会计师已从监管者之一变为了摆设的玩偶。银行家们以前将自己视为资本的引路人,以对自己的委托人负责来体现信托价值。但过去数十年,他们变得只关注利润和短期结果。这种现象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投资评级机构,它们评级收费所得利润之多,让其难以对客户的产品做更精准的评价。

  过去20年间投资银行、会计、评级机构出现的自律体系的崩溃,无可避免地让政府监管更多介入。由此也标志着美国社会出现,从通常由私人业执行的非正式约束,向欧洲大陆那样更正式的官僚体系发展的重要变化。

  社会需要的自律体系不仅是针对华尔街,而且也针对着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街(政府)。人们已见到因性丑闻被指责的政客;还有让整个国家负债规模扩大3倍,而让他们的说客朋友荷包膨胀者。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在合法的,也是人们认为有道德的环境下做出。从政府办公室到说客公司大门间充斥大量利益,两者关系如此稳定,以至于任何人想要指责这是一种制度化的腐败和堕落都难以办到。它反映出不是所有合法的事情都有道德。

  人们可以指责任何想要指责的周围目标。的确,从国际体系、政府到私人业的各方面都有许多需要修整。但平心而论,最需要深度修整的是人类自己,这将考验自己的勇气。若人们对此感觉不佳,就不要强求。由此,也无须奢谈恢复增长,或修整全球化,或拯救资本主义。但它可能是朝着心智健全迈出的微小的第一步。(皖东)

 

   往期回顾:

  《新闻周刊》6月15日当期封面:不应放弃伊拉克

  《新闻周刊》6月8日当期封面:明辨真伪健康生活

  《新闻周刊》6月1日当期封面:伊朗面临新选择

  《新闻周刊》5月25日当期封面:亲历采访奥巴马

  《新闻周刊》5月18日当期封面:重视但不恐慌

  《新闻周刊》5月4日当期封面:流行文化的延续

  《新闻周刊》4月27日当期封面:政治人物的起伏

  《新闻周刊》4月20日当期封面:期货熊市漫漫

  《新闻周刊》4月13日当期封面:基督教社会终结

  《新闻周刊》4月6日当期封面:经典但不奢华

  《新闻周刊》3月30日当期封面:亚洲实力在上升

  《新闻周刊》3月23日当期封面:防止核恐怖扩散

  《新闻周刊》3月16日当期封面:把握时机

  《新闻周刊》3月9日当期封面:学会共存

  新闻周刊3月2日当期封面:美国的新精神病医师

  《新闻周刊》2月23日当期封面:给自己解压

  《新闻周刊》2月16日当期封面:美国还是美国

  《新闻周刊》2月9日当期封面:奥巴马的越战

  《新闻周刊》2月2日当期封面:加速拯救金融业

  新闻周刊1月26日当期封面:未来美国变化趋势

  新闻周刊1月19日当期封面:奥巴马与国家安全

  新闻周刊1月12日当期封面:武力背后的动机

  《新闻周刊》12月29日当期封面:奥巴马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