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5日17:26 新浪财经
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哲学教授翟振明 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哲学教授翟振明

  新浪财经讯 CC讲坛第22期于2017年12月3日在北京东方梅地亚中心M剧场举行,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哲学教授翟振明出席并演讲。我们的下一代马上就要集体移民到虚拟世界里面了,面对未来的人权,法律,伦理等问题,人类会懵圈吗?

  以下为演讲实录:

  翟振明:我现在在中山大学以及另外一所大学,全职搞虚拟现实与物联网的整合。VR有些人觉得,就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其实不是VR是虚拟现实,它可以和人工智能结合,也可以完全不和它沾边。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和虚拟现实也是两个东西。我的实验室,还有我现在在思考的问题,都基于这样一个理解:虚拟现实VR和物联网叫IOT,是要整在一起的,它就变成ER 叫Expanded Reality,叫扩展现实。

  讲到人工智能,大家现在比较恐慌,Alpha Go在围棋上战胜了人类的冠军,一个个、一次次、打败了我们人类的冠军。有人说这只狗可不是一般的狗,是不是要把我们人类征服了?

  现在就是征服了,但是在我看来,这种东西是计算机最擅长的。觉得它会征服我们,Alpha Go征服了李世石或者柯洁,不是机器征服了他,而是我们集体智慧、技术、电脑专家们、人工智能专家们联合起来,集体的智慧征服了某个人而已。其实是我们一开始没想好,人工智能它的特点在哪,人类智能在哪。

  无论如何很多人觉得受到威胁了。第一个威胁觉得是我们人类,以后还有工作干吗?没工作干在担心。但是我说过一句话叫做,人工智能做的是减法,所谓减法就是解放我们的脑力劳动。简单地理解为,脑力劳动自动化,减法就是把我们的活给减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把我们的体力劳动给解放了、减掉了,从我们身上给剥离出去了。人工智能,脑力劳动自动化,把我们原来觉得只有我们的智力,我们的脑力劳动这一块东西,也给剥离出去了,是不是减法呢?

  我们不用干活,我们不用为我们的生存去干活去劳动,那我们人类的活动只剩一块,就是按照我们人类的本性,发挥我们本来的潜力。如果审美是为了最后提高生产力的话,那就是假审美,我们审美就是为了美本身,那是真审美。

  所有这些东西,还有我们哲学思辨,对世界宇宙规律的认知,除了转化成技术是它的一大功能,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对于科学家本身来说,就是对宇宙的把握本身,读这本天书就是最大的价值。包括追求对世界的认识创造、审美等等,发挥我们人的潜能的东西,那叫内在价值。所以我们的生活是为了扩充它,那就到了VR 或者我叫做ER,ER加IOT 人工智能,它的减法做得很好,我们不要担心。

  我和美国的量子物理学家,一起研究了多少年,讨论多少年,得出个结论,用我们现在图灵机或者叫冯•诺依曼机,是做不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机器来的,它都是客体,都是工具性的。所以想想看,我们做个虚拟现实,现在这个图,左边让人戴着头盔,那是虚拟现实VR,他在叫;右边那个电脑,也许喇叭发出来的声音和人一样,但是你觉得右边电脑上真的有VR吗?没有,它缺少的是什么?

  不管再复杂的人工智能,整个Alpha Go 、Alpha猫,全接到头盔后边去,头盔带上去会有VR吗?有虚拟世界吗?没有,因为那边没有自我意识,而这边一个人他会叫,那是我们知道他有体验到什么东西,我们试试看他是有的,我有他也有,我有它没有,电脑是没有的,这一点什么时候才有可能改变?

  只有量子力学作为设计原理,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图灵机是没有的,所以这东西是要分开的。人工智能,再多的电脑,再复杂的电脑,它也不会产生自我意识。这一点没区分开的话,我们就会误入歧途,这个图就说明了,AI是现在这种数字计算机。

  自我意识包括我们的自由意志,包括我们的情感等等东西,是怎么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这不一样,但是到底是什么造成它的不一样,现在人类知识的所有方面,没有一个知道最后根据是什么。完了以后我们就去把它搞人脑整合,像马斯克去做这种事情,就非常危险了。因为他觉得人工智能对我们有威胁,那我们怎么对付它呢?

  刚才讲的那种威胁,说我们自己整成比它还牛,还人工智能,作为我的智力的扩大,这样不就可以对付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威胁了吗?但是马斯克做这东西,在我看来,不知道是比人工智能威胁大多少倍!因为脑、机融合,我们不知道它的后果。我们不要想当然觉得接上去就延伸了,有可能在某个地方一碰,我们自我意识没有了,我们人就变成机器了。还有一种可能,自我意识还存在,但是接上去以后,外来的控制信号,非常容易控制我,给某个人一控制,那就非常危险。

  每个个体他的自主性,他的基本权利,就容易受到威胁。所以我说人、机关联,一定要遵循这三条不对称原则,非对称原则,什么意思呢?客体就是对象世界,电脑就叫客体,主体就是有自由意志的。我们要分开信息,就是让你认知,帮助你认知的东西叫信息。还有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不是帮助你认知,而是让你动起来做动作的,我们就要把这个分开,事实上它们混在一起,所以特别要分开它。

  从客体到主体,这个方向信息越畅通越好,我们要认知世界,但是从外边来的控制信号不让它进来,这是第一条不对称;第二条从主体到客体这个方向,控制信号越畅通越好,我要控制外界,那就是我的工具,我是主体,但是信息我不让人知道的叫隐私,就要越封闭越好,越不畅通越好,这两条要进行调整,松动的话谁来做决定?这个主体本身做决定,外界任何东西不能压倒性地做决定,它要做个第一决定者。

  三条不对称原则,在我看来是为了保证这种人机互动、人机互联、人机融合,还有VR、ER技术,不至于走向毁灭人类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20年前的预言,这样的话就可以回到讲虚拟现实了,讲到虚拟现实,下边的技术牛一般都会接话茬。我会说到未来的虚拟现实,头盔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轻便。他们就说了,不用,以后哪还有什么头盔,电极直接就插脑子了,和马斯克讲的脑机融合是一个思路,危险吧?马斯克能不能做成不知道,但这个比它更危险。我是做VR的人,说VR比它更危险,这不是自己在搞自己嘛,搞什么事情啊?我作为一个哲学教授,我做的是为了把这个技术的,危险的边界展示给人看,让人警惕,不要再走过这一步,是这样一个功能。

  二十年前我就写了一本书,专门讨论虚拟现实的各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和笛卡尔的《沉思》差不多的东西,思想实验有一大串,前几年就变成我的十几个专利脚本。现在申请到好几个,我的实验室就根据那些东西来的,思想实验变成了真正的专利。

  你看,就是我20年前写的,当时没有头盔,我已经自己用手把它画出来,设计出来了,里边还有很多技术设计。我当时就预言,什么叫预言,我说不是真的预言,只是为了说明技术迭代,它的先后顺序,我就写了一大串。现在你看,这是其中取下来的几部分,从过去20年基本上对上了,你仔细看看就知道。

  我说2008年电脑的鼠标、键盘会消失,那时候iPad出来了。我预言2015年皮肤的双项功能出现,检测我们身体的动作捕捉功能,还有给我们刺激的功能,人造皮肤就会有这种双项功能,刚好是在同一年 2015年,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都宣布,他们制造出了样本。当然我说到未来多少年,都是以这种方式,技术迭代的顺序都差不多。

  现在我自己做实验室,改装头盔,重新做软件,我自己编代码,做硬件等等。有些公司把我这些实现出来做一个无缝穿越体验。就是戴上去看到的是现场,之后就穿越,电脑整进虚拟世界 ,无缝地接上去。因为他刚戴上去看到的是现实,不是虚拟,后来慢慢整进去,在太空,在北京,我在广州,他穿越到广州,到纽约,回来太空转一圈,回到中山大学校园驶进去。从一楼还看到活的保安,不是电脑造的保安,实验室在六楼,之后就穿越上去,还没摘头盔,发觉回到实验室了。咦,后来眨眼一看,果然就在实验室,这叫无缝穿越,已经做出来。

  现在很多公司就要和我合作,用我的技术,这就是VR加IOT造成的,这种叫ER 扩展现实,就是这样一个模型,我就是为了展示无缝穿越。VR的老总、大公司CTO、华为的那些高级研究人员都分不清。不知道哪里进去出来的,这样危险不危险?

  第一个危险是刚刚讲的,有人要把它直接接入脑子,这是非常危险的。还有第二危险,就是边界的抹掉,故意让你不知道在哪里,我现在告诉你,还让你签这个承诺书呢。靠这个东西来糊弄人,控制人,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哪是哪,你可以编,你可以让人进行思维控制,这是非常好用的东西。

  所以在ER里边,我现在把它做出来有七部分,现在只展示了四部分。人替就是我的人在里边的形象;人摹就是电脑造出来的假人,其实没有戴头盔的人在后边跟它对应;物摹就是physicon,物摹就是我们人造出来的山山水水,里边造出来的东西,但是没有外边对应的;还有一个叫物替,物替就是有个东西,为了操纵物理世界造成一个对应物;还有个人替摹,这就是人工智能可以搞进去的地方,这不是脑机融合,而是在虚拟世界里做一个我,形象可以搞出来,没有形象也可以,就是来对付所有社会上来弄我的人,我在反制他,这就是人替摹,我设计完以后,就有这些东西。

  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有哪些重要的问题原来只有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各种学者才思考的,而我们现在每个人都非面对不可呢?

  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我们要做什么?这样的世界并不遥远。你们的孩子在玩一款游戏叫我的世界吗?你在玩 Minecraft吗?小孩子几乎都在玩,一联网,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那里聚会。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就当成是被抛弃的一代,我们是最后一代还没进去的人,被他们给甩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Minecraft 有那么多小朋友在玩的东西,接上这个IOT就是物联网,它在里面控制所有其它东西不出来,他还会出来吗?不会,就这么小小的东西戴着。所以VR根本就不是应用到哪个行业的问题,它就变成覆盖所有东西,只要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听觉,触觉现在还没来,触觉来就更厉害了。好,听觉、触觉、视觉、三个搞定以后,其它就不用管,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一切了。

  这样的世界,我当时的预言就有,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呢?就要预先注入人文理性,要有造世伦理学。就这个概念,人文理性是什么呢?把我们人的价值,就是普遍价值,不是你的偏好,我是穆斯林,你是基督教,我是佛教徒,在里面价值观打仗不行。

  我们要把最普遍的人类必须要遵循的价值观念、价值理念要预先注入这种未来世界,否则,我们就完蛋了。最根本的是三条不对称原理,其它还有什么?

  知情权,比如我在这里,我被弄到虚拟世界里,人类整个又没有移民进去,有一边在这,主要功能还在这,我被弄进去,我以为我还在这个现实世界,现在已经做到,因为以后我实验做到抹掉界线了。如果你没被告知,就给忽悠到这个虚拟世界里去,你还不知道,这就是对人的权利最大的侵犯,这是非常危险的。

  隐私权, 整个世界是网联的,任何地方都无处不在,大家在这里,我在这里,但是把我隐身起来,你在说什么话我能听见,你看不见我。隐私权和隐秘权,你自己可以把自己隐身起来,但是别人的隐私你可以听,这个怎么处理。还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版本的你的替身,在这个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不同的虚拟世界,有不同的社会面目,但是你只有一个主体,到时候法律和伦理如何?你是妇女、还是儿童、还是老人?

  如果在虚拟世界,我在那里的身份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一个十四岁小女孩在那里边是个老头,有人控告说有个性侵犯罪,老头侵犯了小女孩,后来告到这个世界上一看,谁侵犯谁呢?蒙圈。这个问题大吧?

  法律与伦理,几年前VR没火的时候,洪堡大学法学院就请我去讲,说这种世界,你想象的世界到来之后,我们的德国的宪法要怎么修改,才有可能去对付它?人与物的界限不知道在哪划分,国界概念有可能没了,国家主权都不知道怎么弄。个人、机器与集体的界限怎么划分,身体与心,意图与后果的区分在哪里?等等一大堆问题,我们怎么去面对。

  以前只有哲学家从柏拉图开始,康德,笛卡尔,罗素那些人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人文理性, 一定要是鲜活的人文理性。艺术家们,人类思想家们,活动家们,我们先要把虚拟世界这些东西,人文理性先输入进去,等它来以后,才不会把我们所有人,变成机器,变成工具。这样的话,我们迎接这个虚拟世界的到来,我们就有信心了,就可以往前一步一步的迈进了,就可以穿越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