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14:11 新浪财经
灵众投资创始人、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辅导专家郝聚民 灵众投资创始人、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辅导专家郝聚民

  新浪财经讯 “2017(第十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暨第七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颁奖典礼”于11月25日-26日在北京举行。灵众投资创始人、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辅导专家郝聚民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郝聚民:我觉得你们今天来这里来对了,为什么?昨天我在现场听了大半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HR3.0,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有利于你做到3.0,你想一想昨天一天的分享里面,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这个世界变了,变得不确定。在这样的世界,企业该怎么生存?企业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创新,就是创业。把我们的组织打造成一个创新型组织,是不是HR的天然使命?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需要创新型组织,我们需要创新型文化,这三点哪个跟HR没有关系,都有关系,就是我们要干的事,如果你想获得这样一个时代生存的方式,那就打造创新型组织,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打造创新型组织,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说我们正在迎来一大批新的组织物种,物种这个词昨天现场有很多交流,一个所有的岗位都是创意型的岗位,所有基于经验,基于规则和标准做事的一律会被机器取代,而且比你做得更好,成本更低,没有理由不被取代,这是必然的。但是有一类岗位很难被取代,创意,创意是来自佛性,来自真心,这是不能被人工智能的,这是人最后的可以保守的一个角落。所有岗位都是创意型岗位,所有组织都是创新型组织,不是你要不要创新,不创新就死了。所以创新是创新者的通行者,守旧是守旧者的坟墓,你不去创新,连活着都没有。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创新型组织?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打造创新型组织三三角模型,实际上是打造创新型组织的框架。第一,怎么做创新?会不会,懂不懂的问题。第二,能不能创新?这是组织体系的问题。第三,愿不愿意创新?这是文化体系的问题。所以构成三个三角,第一个三角解决会不会、懂不懂的问题,我们叫做方法论三角。那这里如果把每个人创新创造的潜力激发出来,人人都具备创新创造的潜力,就像佛陀讲人人皆有佛性一样,创新创业是人本身具有的,你怎么把它激活?问题是大部分创新创造能力被压制住了,他从来没有得到施展,你如何激活?第二,组织里面最大的智慧不在于个体,而在于群体的激发,打造1+1远远大于2的效果。第三,如何进行系统化,有目的的商业创新,而不是基于天马行空的创新,现在很多老师一说创新,就靠聪明的点子,大多数点子是不靠谱的。很难把它变成一种真正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的创新行为需要一系列商业创新方法论的支持。

  第二个三角,我们叫做创新组织三角。第一,创新要有创新的战略。第二,创新要有创新的架构。传统的金字塔架构会被彻底的解构打散,昨天分享的时候,大家听到了韩都衣舍的赋能,这可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组织架构形式,所有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你能赋能。因为一个员工未来最天然的选择是基于某一个平台做事情,不是被别人压制的,在别人的指令下做事情。所以赋能化是未来所有组织的特征。第三,机制。如果我们承认昨天讲的未来世界是人本驱动的时代,而不简单是资本驱动,那人本驱动以后人怎么分享?传统的激励机制会彻底失效,所以昨天说未来应该是事业合伙制,我觉得这个说法基本是靠谱的,所以机制上有很大转变。

  第三个三角,文化三角。第一,创新者和非创新者最大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创新者总是敢为人先,创新者的定位就是奔着最高、最好、最优去的,如果我们还是二等公民心态,永远不会有大规模创新。所以我们今天谈到定位,我们敢不敢在所在行业里定位成世界最优秀的。像京东方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这个领域里,尽管中国基础很差,但是它始终要做得最好。今天已经走在路上,而且这个曙光大亮,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前景。第二,创新者的信念。你相信不相信人人皆具智慧。我们传统企业讲智慧只在老板脑子里,大多数人都只是执行者,这是不同的信念。创新者的信念,人人皆具智慧。第三,价值观,你到底是为了赚钱而存在,还是为了解决某种重大的社会难题,创造某种社会福祉而存在,这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从而也决定了企业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所以这三个三角构成了我们对创新型组织的描述。那创新型组织做完了以后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说创新型组织有十大杠杆:

  一、进化杠杆。进化杠杆是从整个组织层面,组织要变成持续进化型组织,持续适应需要三个杠杆。一是创意民主化,所谓创意民主化是人人可以创新,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行为。二是变异主流化,没有变异就没有突破性发展,所以要应对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要把变异做成主流,而不是把标准、规则、预算变成主流,变异才是主流。三是资源市场化,资源按照市场来匹配,不是按照权力来匹配,因为所有组织里资源都在老一代传统思维人的手里,如果按照这样配置资源,没有一个组织可以有生命力的,所以资源一定是市场来配置,不是权力来创新。

  二、创新杠杆。一是决策集体化,在一个不确定时代,在一个不完备的信息下,有效决策是群体决策,而不是一个人拍脑袋,拍脑袋有它的现实条件,完备信息,缓慢变化的市场环境,拍脑袋是有效的。但是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里,没有完备信息的时候,拍脑袋就是赌博。二是权力流动化,这个概念是来自于海尔,一个组织里面什么时候会僵化,整个团队里都僵化了,如何领导不僵化,你一僵化就被处理掉了,没有谁敢僵化,谁敢停下来。三是工作自由化,不是说完全自由,是大家有选择,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有选择做一些尝试,选择做一些个人兴趣的自由。像谷歌非常典型,每年有20%的时间可以从事自己的兴趣,今天我辅导的大公司里面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你愿意不愿意让你的员工花一点时间,比如一周花半天探索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连这点资源你都不给他,你就不要指望他给你创新创造。

  三、激发杠杆。一是选择自主化,想干什么样的项目,是我们基于权利选择的,工作是自我分配,而不是被分配。二是组织社区化,不是基于传统的组织架构,传统的执行系统来推动工作,而是基于自发的团队,自发的社群来推动工作。随时基于小组,随时基于任务进行聚散,任务完了小组解散,基于新任务再进行聚合。三是追求精神化,这一点特别重要,对于创新创业而言,我去辅导创新创业者,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如果你说我做这件事情可以赚很多钱,基本没有可以辅导的意义,因为创新创业的难度让大多数奔着钱的人难以坚持,如果你奔着钱去太辛苦了。但是如果你就想解决这个事,我就觉得消费者有痛点,组织有痛点,行业有痛点,如果你基于这一点可以创业,因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干一辈子,不存在哪一天不需要干了。所以这种使命感是真正创新创业的原动力,没有这样的动力一定走不远。坦率说今天市场上有一部分人不是创客,是“创棍”,他们是拿一部分投资人的钱花完了再找另一部分投资人,这种人不可能走得更远。

  四、变革杠杆,也叫变革协同化。创新型组织是一个新物种,你需要从三个角度系统打造它,所以变革需要协同。

  那问题是这样的组织如何做出来,这就是变革问题,转型问题,但是转型有巨大的陷阱,我们说不变是等死,变了是找死。那如何避免变革的陷阱?变革不是全员进化,昨天有老师讲变革没那么快,但是我想说变革不需要全员进化,只需要做好物竞天择,选出已经变的人就好了。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遵循组织变革的接受曲线,这是群体心理学。在任何一个变革里,能够充当变革领导者的,变革还没有发生,但是他来引领变革,1%左右的人我放大一下5%,通常只有1%的人能够做领导者。在没有看到任何变革好处的时候,通常有10%的人会成为理想主义者,没看到好处我就跟你干了,你只要号令一呼,我就马上跟进,这叫坚定的跟进者。大多数人是在35%里面,他们干什么呢?积极的跟进者,积极的跟进者是什么?我看到了变革的好处我就会干,如果你们失败了对不起,我不会跟进,所以他们是务实主义者,这是大多数人的心态。后面又有35%叫被动的跟进者,他本质是不想变的,但是不得不变,这是被动的。还有10%的人坚定的地质者,你给我多少他都不喜欢。还有5%的保守派领导者,这就是变革曲线,如果我们推动变革,从哪个人入手?15%,这由于变革发生的地方,如果你找不到15%你的变革基本没有成功的机会,因为只有这些人在没有看到任何结果的时候愿意跳进去,其他人都有前提条件,就他们没有前提条件。所以任何一个变革都一定要找到15%的人,所以这是变革发生最关键的依据。

  这是变革最容易开始的地方,但是大部分领导者把定义都放在这里了,你越不愿意变,我越推动你,那这个没有什么意义的,这些人大多数要被淘汰的,所以没有人被淘汰就不是成功的变革,一次成功的变革一次有很多人掉队,一次转型一定有很多企业覆亡,这是必然的。问题是每个组织里虽然都有15%变革引领者,但是他们的人群密度很低,10%左右,一个人身边有九个人天天说变革不可能,你怎么还变,这些人在组织里属于异类的,唯一要让他们发挥作用,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所以大多数企业没有发生变革是因为没有形成变革人群的密度,你要把这些人找出来,让他们引领变革项目,再带动35%、35%,变革就成了。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把变革分成四种类型,根据变化的深度和变革的范围我们分成四种,变革深度非常深,变革范围非常广,在所有公司的层面,同时启动某种深层次的变革,这叫激励型变革,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一种。全球做这种变革程度的没有几家,但是很高兴我们中国有,而且按照我的分类,我觉得海尔变革的范围和深度无出其右,IBM总裁曾经跟张总裁做过交流,说我不敢做你这样的变革,太深入了,但是海尔到目前为止还在做这件事情。

  变革的深度非常浅,变革范围非常小,基本属于观望型,这类基本没戏,今天脱了鞋跑都不行,你还要等靠,那更不行。有下药是变革范围虽然很大,叫渐进式变革,它未来不可能通过一步一步小步快走走到未来,所以这类变革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有风险。我推荐的是变革深度很深,但是范围可以放在小的范围做试点,这是我对现代企业做创新的建议做特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证明特区是有效的,局部做成了,带领整个国家转变,局部做成了,带领整个企业做转变,这是特区型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如何做一个特区型变革。当然渐进型变革是大多数企业老板的选择,渐进型变革至少要比不变要好。

  那么我们如何推动这样的变革?首先讲一下特区型变革,在传统企业里做出一个特区,严格来说就是一个新业务孵化器,叫内部孵化器,它是孵化器,但是是内部的孵化器。这个孵化器连接外部的资金,连接外部的创业者,连接外部的专家和人才,连接外部的一些创业辅导机构,构成一个企业的转型生态。这个孵化器我把它和传统企业当中逐渐割裂开来,这个孵化器要成功,关键有几个要素,第一,制度要隔离。你不能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评价模式,组织模式来做这个项目,这是一点意义没有的,如果你想这么做,还不如不做,一定是新制度,基于管理2.0,基于创新型组织制度。第二,物理隔离,你不能把这些人扔到老的业务单位里,因为那形不成变革人群密度。第三,人才聚集,把15%有创新创业的人拉到这个平台去,这是孵化器成功的三大要素。我的孵化器叫做第五代孵化器,第一代给场地,第二代给管理服务,第三代给资金,第四代给创业生态,第五代创业生态+产业生态。第五代孵化器是基于大量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它与实体产业建立密切的联系,这代孵化器更容易成功。第五代孵化器是产业生态+创业生态的集产品,中间这个产品是我认为地球上最适合创业的地方。

  我自己在浙江,在2016年我们做了一个孵化器,润湾孵化器,这个孵化器就是因为这个理念很超前,所以它成立了一年的时间,我们2015年的时候正式发布,到2016年就连续获得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实际上按照它做的业绩,它没有这么好的业绩,因为只有一年时间,很多事情不到位。但是为什么国家级牌子还给它了,因为它推动大企业创新,这是值得推广的。润湾孵化器是把华为集团内部的研发机构,研发资源都做了大量集成,包括智能软硬件开发中心,新材料开发中心,智能汽车开发中心等等,和传统研发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推动整个组织创新创业平台的建立。关于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我觉得海尔的经验很值得大家借鉴。这个项目里也孵化出一些非常好的项目,像萝卜车,获得两亿的估值,融资两千万。我最近经历主要是跟广东中小企业促进会合作,推动广东传统企业转型。第五代孵化器在广东已经成为标配。你想立项一个孵化项目,我给你配套资金做这个项目,你想做一个新项目,老板要给你批资金,你也出点钱,我们一起做一个项目,这就是冠昊做的。中南机械有一句话,从许冠制造到制造许冠,他们过去是制造设备,现在不做制造了,开始制造千千万万的许冠,许冠是他们的老总。很多国外企业愿意到中国创业,因为中国有得天独厚的实体企业和供应链。第三个是Bianco,从产学研到教授工作室,他改变了传统产学研模式,教授在它的平台上孵化大量项目,教授在它的平台是以股权的模式参与项目运作。Villo是所有空气净化的,它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可以用到各种各样细分行业,每个细分行业都可以用创新创业来做,它正在用这种方式瓦解这些大企业的高端资源,因为在那里你是打工者,到这里是创业者。凯通科技在物联网行业有十多年积累,现在它把它的底层物联网技术分装,给小的企业做集成化应用,由一个软件应用变成软件公司。

  打造第五代孵化器有五大要素,第一,一定要做一个内部孵化器的管理机制,基于管理2.0,基于创新型组织的,所以创新型组织在这里就体现了,这是顶层设计。第二,把内部资源平台化,做成赋能平台。第三,把内部激活,内部线上的众创空间,人人可以发起项目,人人可以参与项目,人人可以做智慧贡献,人人可以做价值分享。然后是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最后这里面选出所有的好项目,要有一整套辅导体系,让项目加速成功,这就是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特区。

  那么渐进型变革我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途径,今天企业创新创业有四个痛点,第一,缺乏目的性,到底为什么创新创业,难道仅仅是为了国家号召吗?第二,参与者很少。第三,成功率低。第四,持续性弱。大多数都成了一场运动,我参与过多个央企创新创业辅导,很多都成了运动,去年搞得很好,今年领导不说了,这个事就悄无声息了,这个很难成功。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个所谓的创新型组织的飞轮模型,中间轴心一定要有商业目的,任何创新创业都是基于特定的商业目的的。第二,必须采取全员推动模式。第三,一定要采用系统性方法论,不能只靠灵机一动,天马行空。第四,要推动组织变革,让组织创新创业成为常态,成为它的固有属性,而不是一只熨斗。这里就是一体化解决方案,通常要做几件事情,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带动大家做组织变革,这是组织变革项目。第二,通过人才发展项目,推动方法论的导入,导入一系列创新创业领域的方法论。第三,建立一个内部平台,把人激活,把组织激活。这是我们提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当然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基于客户价值的创造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简单看一下随心创,这是一个线上平台,它实际上是内部群体智慧管理平台,内部群体智慧怎么形成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变成内部创意的点子,这里面无意会启动某一个内在思考,变成个人创意的点子,这些点子会发布到公共平台里,公共平台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经过这个之后就进入加工过程,可以用到内部的智慧众筹,可以用到专业化创新工具,也可以用外部导师辅导,这个项目做了一定之后,通过虚拟众筹选出最具实施力项目,然后进行体验分享,这里面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想象和激情,促进大家更深入的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当中。这就是随心创平台,可以发起项目,可以参与别的项目,可以对别人项目做智慧贡献,可以参与到决策过程,系统会跟踪每个人在里面的贡献,并自动进行价值分享,同时系统也会对每个人的表现进行大数据分析,排出创新能手,排出投资专家,进行一系列的排序,为组织里面更快地筛选出15%的人,形成人才密度,创造条件。

  今天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创业项目在点子阶段实际上已经无效的,我们过度依赖所谓的天马行空,头脑风暴,我们忘了商业还有它自身的内涵、规律性。怎么样能够进行系统化,有目的的创新,我给大家罗列了创新机会雷达图,分为四个象限,现在很多创新创业都是基于直觉,可靠性很低的,还有一种是基于某种技术,但是技术转变成商业化的成果效果也很慢,周期很长。最近几年我们追踪技术的,去年开始追踪VR、AR,现在还有多少存在的,今年又在追随AI,有多少成功的,不是说你不能投,不能做但是不能仅依赖这一项,尤其对于大企业来讲。我最近刚刚辅导了一个手机项目,现在做手机已经很难了,他们这个团队倒是不错,还敢在这个阶段出来创业,他们做了一个手机是模仿小米的,他们觉得小米的技术含量不够高,他们要做高技术含量的手机,这个手机做了以后在国内市场没有引起大的波澜,到了印度成为了一批人的标配,一些极客非常喜欢他们的手机。那如果我们做一部手机覆盖全世界500万的极客人群,这些极人都有粉丝,如果把这个打一百倍是不是很好的创新创业的效果,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这个结果,但是做出来以后发审了很大的意外,这个意外就可以转变成创新创业,实际上大企业的创新就是基于这一类,因为你有很多的数据和洞见,如何把它变成真正的真理。

  第二,创业的战略矩阵,不同的创业项目根据产品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的属性,可以采取完全不同的创业战略。大多数创业者是不懂得这个战略的,我给大家罗列了创业战略矩阵。再一个,如何对一个创业项目进行快速验证,从机会验证、问题验证、产品验证、市场验证、运营验证,创业领域没有权威,唯一权威是验证,应对一个不确定性事件,唯一的权利是验证。我们还做了一个创业教练的工具,叫U型创业法,我们把验证分为五大验证,每一阶段都有方法工具,叫U型创业法,它把所有创业过程连贯起来。

  另外组织里面还要形成对普通基层员工进行系统化探索技巧塑造,探索是另外一类技巧,探索技巧从发问、观察、试验、联系,这些都是产生创业的技巧。另外还要激发群体智慧,这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高层、中层、基层、HR我们有一系列辅导体系。

  最后是通过组织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来推动组织变革,这是我们最近在广东推动的一个企业家,带领他的高管团队,参与一个叫新视野,新组织,新领袖的发展项目,通过半年的时间,推动他们企业转型的方向,并进行快速的验证。第二阶段六个月,推动他们打造创新型组织。第三阶段,培养创新者的领导力,每个阶段企业家带领他们的高管团队,每个企业组成六个班,做新事业、新组织,新领袖的发展项目。

  这是凯文凯利的一段话,今天确实是一个广袤的处女地,一切都在未开垦的状态,尽管你觉得互联网发展得已经很好了,但是在凯文凯利眼里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一切都在形成,我们HR成为二把手也在形成,组织也在形成,商业模式也在形成,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最佳开始时机。当然他比较乐观,你没有迟到,但是我还想一句,如果你表现这样的状态,你已经迟到了,这是一个观望就是落伍的时代,这是一个慢跑就是落伍的时代,这是一个有所保留就是落伍的时代,这个时代唯一重要的生存方式就是奔跑,使出您所有的力气奔跑。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