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17:31 新浪财经
蓝莲高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皓 蓝莲高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皓

  “2017中国绿色经济峰会”于11月18日在深圳举办。蓝莲高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皓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皓: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我代表蓝莲高科感谢大会提供这次机会与行业同仁、产业界、金融界的朋友一同探讨绿色经济这一热门话题。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记得在高中时候看过一篇震撼的报道,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就是这个“最后的警告”。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出过一份报告:南极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使得1.2亿人口生活在混浊的空气里;12亿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当年这份由338名专家和科学家撰写的报告,为联合国就环境问题所发表的报告中内容涵盖最广、涉及层面最深的一份,称之为“向国际社会发出的最后警告”。现在过去二十年时间,回过头来看这些警告,我们发现都在不断地应验,包括近些年来全球气温升高,南极冰盖不断融化,海平面上涨等现象。过度的消耗地球资源终究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巨大变化。

  “雾霾”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知道雾霾也就是PM2.5,是由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构成,过量吸入,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致癌。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形成了四大“污染带”。相信大家对这些数据都已经很熟悉了,2016年全年平均PM2.5排名,邢台131.4、保定127.2 石家庄122.6微克/立方米。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20公斤左右,比一天摄入的食物和水分多10倍,因此空气比食物和水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所以当我们长期在充满雾霾的环境中生活时,不难想象吸入的颗粒物有多少。

  然而,空气的治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刻改变的,“雾霾”纠其本质是高速发展的高能耗经济,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我们现在正在为三十年的经济高速成长买单。

  因此,治霾之根本在于节能减排,在于将清洁生产所产生的成本负担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使大量的高耗能企业,愿意采纳新技术,采用新产品,雾霾才能最终根治。

  一直以来我国对环境问题始终保持高度重视,环保事业也发展迅速,环境法制建设逐渐完善,最早的环保法是在1979年颁布的,这个法规的出台使环保工作步入法制轨道,随后1983年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刚刚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总书记用“尊重、顺应、保护”三个渐进式的词语,强调了我们对大自然应有的姿态,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我们一方面要“尊重、顺应、保护”,另一方面更应该呼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排放和能耗,为此,蓝莲高科一直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上下功夫,不断研究探索,在纳米滤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初步解决了空气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会重点突破低成本、高性能的工业滤材,降低企业的排放和治废成本,以达到在源头上降低废气废水污染的效果。

  1纳米等于10的负九次方米,这基本是一个原子的直径大小,当许多材料达到纳米级大小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比如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变得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纳米材料在水和空气环境中对有毒有害物质会产生吸附、分离甚至杀菌等效果。纳米材料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近五年,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应用领域逐渐扩宽,成果转化速度快的出人意料,纳米材料、纳米电子、纳米光学等等,可谓是无处不在。

  蓝莲高科也是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我们用静电纺丝的工艺制作了纳米纤维膜,纺出来的丝在直径100nm左右,想象一下,电脑或手机CPU里容纳了几亿个晶体管的大小也就是十几到几十纳米左右,可见纳米膜的精度非常高,因此过滤效果也不一般。拿口罩举例,经常带口罩的人大多会有这个体会,使用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很憋闷,呼吸困难,是因为口罩一般使用无纺布做滤材,风阻比较大;如果使用这种纳米膜后,既能完全阻隔雾霾,又可以达到良好的透气性,如果新风机或空气净化器使用了纳米滤材之后,过滤效果稳定在H13级别以上,且由于风阻小,同样的电机输出功率,出风量可以提高百分之二三十。

  所以基于我们研究的纳米技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空气净化领域,选择了新风系统,为什么没有做净化器而是选择了新风,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在欧美国家,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领域,自从伦敦和洛杉矶的雾霾事件之后,新风系统成了家庭和楼宇的标配,即便是空气质量良好的日本,新风系统也是随处可见,当然,他们阻挡的不是雾霾,而主要是花粉和其他过敏源,所以滤材不一样,但是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原理是一样的。

  第二,从效果来看,空气净化器只是室内循环局部循环,PM2.5颗粒会持续从门窗的缝隙进入室内,隔绝不彻底,而且使用时会关闭门窗,导致室内缺氧。使用新风系统则可以引入洁净空气,增加室内的氧气含量,不会憋气胸闷,并且在室内形成了微正压,室内压力大室外压力小,彻底阻挡了PM2.5颗粒通过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机会。

  综合来看新风系统真正达到了室内的0雾霾,所以我们选择了新风。

  我们的工程师团队走访各大名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取经,历经上百次实验反复测试,制出高效低阻的纳米滤材,随后我们又自主研发生产了新风系统,无数次的实验找到了最优的风道结构设计和降噪方法,研发费用数百万。我们的新风系统已经上市,主攻家装后市场,同时还推出了空气过滤的相关产品包括车载净化器,口罩等。目前我们环保工业园区生产基地可提供日产上百台的产能。

  左边是我们和远洋合作的一个生产研发车间,在北京的密云开发区,中间的是我们生产滤布的设备,右边是一个检测设备。

  下面介绍一下蓝莲新风的产品,左边是我们主打型号B310,只有一米二五的高度,确有600立方米每小时的大风量设计,一台就可以实现家庭150平米的全屋净化,而噪音均值只有40分贝左右,不开电辅热的情况下,平均的耗电量只有8到12瓦。核心滤芯的效率也很高,600立方米每小时风量下,外界PM2.5浓度达到300微克/立方米,时出风口PM2.5浓度依然是0。当然蓝莲新风产品不仅仅考虑风量、过滤等核心因素,在产品体积、风机噪音、智能操作等方面精益求精,我们更结合家庭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我们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用户下订单,到上门设计、产品的安装以及售后等环节不再让用户操心,全部由蓝莲解决,让用户轻松享受蓝莲新风带来的洁净空气。此外,我们有核心技术,这样蓝莲新风的价格比其他品牌低了很多,因此我们的产品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款产品都成为爆品!让每一次服务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蓝莲高科是专注高新科技产业化的创新发展机构,是由在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国际化团队创立的,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使命,通过整合全球资本和产业服务资源,遴选国际先进科技,力争成为科技成果与市场的链接器、催化器和加速器,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蓝莲高科的主营业务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自建共试空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中试基地搭建产业中试服务平台,承担企业科技成果向产品延伸环节,加速成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且利用各种销售渠道和路径将产品推向市场,蓝莲新风就是通过这种模式研发出来。

  第二,国际项目合作。与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地的高校、行业协会、海外孵化器、加速器、国际投资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国际技术对接和跨国并购业务,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第三,健康系列产品研发。产品链基于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延展,与国内清华、北大、北航北科大、西安交大等一些高学府,联合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华盛顿大学一起针对材料学、人工智能产品链上的相关技术不断转化和突破,目前已投入市场的产品包括:新风系统系列产品、车载净化器、防雾霾口罩等。全系列产品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自主研发、生产系列滤材并拓展其应用领域,不仅满足我公司全系列产品的滤材供应,还为其他有需要的生产企业提供滤材支持。

  第四,智能家居控制开发与升级。伴随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市,我们开发了产品集中管理的APP蓝莲管家,通过蓝莲管家轻松添加智能设备,方便简洁,还可自定义设置智能场景,自由操控蓝莲设备,打造智能家居新体验。未来蓝莲产品将从家庭空气健康环境、水健康环境、健康家居环境、健康出行、身体健康监控、健康教育、智能家庭医疗等方面打造一个全健康体系。

  最后,我倡议,以绿色发展方式引领健康时尚,从储存“绿色资本”来维护生态安全,从我们每个人做起,给我们的后人存储绿色,为明天创造清洁新鲜的空气。我坚信,未来的天空一定是湛蓝的,水一定是清澈的。伴随蓝莲产品链持续拓展与和对健康领域的不断探索,定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