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16:58 新浪财经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

  新浪财经讯 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7于10月28-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主题为:十九大后的中国与世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出席并演讲。

  谈到“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带一路”的精神原则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一致。“一带一路”是向各国开放的,应该更多提倡“合作伙伴国”的概念,欢迎世界各国参与合作。“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化,蕴含着公平、均衡、普惠、互利、共赢的原则,是对以往不全面、不均衡、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种纠正。“一带一路”是一种全新的合作理念、发展哲学,囊括四大古老文明,将引领全球化新的方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力的推动。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立勇: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题目,这里选取几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第一方面,想谈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因为感觉这个挑战还是比较严峻,所以先讲讲挑战。

  第一点,全球化的发展遭遇了挫折,出现了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苗头。从国际贸易这个指标来看,国际贸易一般是高于GDP增长率3-5个百分点,但是2008年到现在在国际贸易的增长率每年都低于GDP增长率,最后的结果是到2016年,国际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从25%降到了20%。从国际投资这个角度来看,从2011年-2016年,国际投资的总量从1.9万亿美元降到1.5万亿美元。所以这两个指标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包括全球化本身的一些趋势。

  第二点,现在部分西方大国,对全球治理的兴趣在下降,不愿意承担国际责任。美国比较明显,提出“美国第一、美国优先”,这个示范可能对欧洲国家也会有一些影响。另外美国最近退出巴黎气侯协定,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际上超出了人们的预期。美国由全球的领导者,现在热衷于在双边关系中谈买卖,赚外快,降格为国际舞台上逐利的商贩。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西方大国是不应该缺位的。

  第三点,地区重大热点问题的风险隐患有所上升。美国对中东问题,对南亚以及阿富汗问题,对东北亚问题,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新的立场,但是这些新的政策和新的立场,实际上是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格局。偏袒了一方,压制了另外一方。自己减负了,其他国家增加了负担。所以这种政策实际上隐含着较多的问题,而且这三个地区,不管是中东还是南亚阿富汗还是东北亚,都涉及到核问题,核威胁在不断的增大。这是各国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

  第四点,大国关系框架不稳定、不确定性比较突出。比如中美关系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它的这种战略关系框架应该是什么?现在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俄美关系、俄欧关系,包括其他的大国关系,许多都存在不确定性。这些框架需要进行战略规划。这次“十九大”提的非常好,明确提出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这些挑战比较严峻,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也很大。

  从机遇方面来讲,我觉得最大的机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国际关系理论家早就提出来,怎么来解决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就是要构建国际共同体。现在一些专家、政要也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未来的唯一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上道义上是正确的,你没有办法反对,你至多说它是一个梦想,还比较遥远。但梦想再遥远,也不能放弃追求!而且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网站上,就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中国五大外交成就之首,这个研究还是非常敏锐的,中国外交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变化。另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容易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认同。因为国际组织的理念更多认同一些人类长远目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支持的。它已经写入联大的决议,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一些场合表示,联合国要与中国一道,共同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个方面中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第一,中国发展的确定性、稳定性在增强。尤其是“十九大”中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主要矛盾,新的目标,新的发展步骤,新的实施方略。中国发展的预期看好,稳定性也增强,对全世界是利好。

  第二,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正在由量变向质变跃升。中国的GDP、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高科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世界上都进入世界顶尖行列。中国2008年之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达到了30%左右,中国的制造业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相当于美国的160%,这也是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有专家预测,中国在5年左右的时间之内,将跃升为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国、世界第一进口大国,这对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会是很大的。

  第三,中国的文化文明制度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因为中国的文化是讲究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也有天下观、王道思想,提倡天下大同、天下为公。中国文化崇尚整体思维、长远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跟西方的文化特点还是不一样的,是当今世界日益需要的。西方的传统文化哲学,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在国际关系的思维方面更多体现一种你输我赢、丛林法则、零和博弈,已经日益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西方选举出现了所谓庸人政治,领导人缺少全球视野、责任担当,甚至老百姓说不期待有什么大成就,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就行了。长期发展下去,中国文化文明制度的优势还会更加凸显。

  第四,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中国在实施一些具体的战略步骤,比如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双边关系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还有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等。

  第三个方面,讲讲“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

  第一,“一带一路”的精神原则实际上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都是一致的。“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精神原则上一致的。“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写进了联大2344号决议,这次也都写入了党章,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布局向全世界拓展。现在有10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支持“一带一路”合作。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们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所以这种“一带一路”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广,有的说沿线国家是60多个,实际上许多非洲国家都有“一带一路”项目,但是沿线国家没有将它们统计进来。“一带一路”是对各国开放的,应该提倡“合作伙伴国”的概念,全世界各国都可以参与合作。

  第三,“一带一路”取得了切实进展,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支持。比如对接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中蒙俄走廊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中欧班列形成品牌。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中缅油气管道投入运行,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及其他港口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等等。其实国际上对“一带一路”建设还存在一些杂音、质疑,质疑当中它在发展,这种发展会更稳健。

  第四,“一带一路”建设还会引领全球化新的发展方向。因为以往的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全球化,它更多追求市场、利润。但是亚洲非洲一些国家比较贫穷和动乱,市场非常有限,就成为全球化遗忘的角落。所以以往的全球化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均衡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化,蕴含的是公平、均衡、普惠、互利、共赢的原则,有一种道义的考量在里面,可以照顾到贫穷、落后、动荡的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是一种全新的合作理念,也是一种发展哲学,而且囊括四大古老文明,将引领全球化新的方向,相信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