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15:3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6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于12月22日在上海举行。上海电气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李林出席并发言。

  他介绍,租赁行业通过短短七八年的发展规模已经到了五万亿,增长速度非常快,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以外资租赁公司为主,六千多家是外资租赁公司,但是从规模上来看,金融租赁公司的体量比较大。但是,对行业来说,还面临着非常典型的三个挑战:法律环境不太完善;行业竞争激烈;宏观经济下行。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林:下面和大家很快地做一个汇报,主要是把现在租赁行业的一些情况还有我们电气租赁的情况和大家做一个介绍。

  介绍一下租赁行业的情况,现在谈租赁,实际上和十年前比大家比较熟悉,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上海的租赁公司就那么几家,现在已经有6000多家租赁公司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数据,真正的国内的租赁行业发展是从2008年左右开始发展的,之前相当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没什么太大的进展。从2008年以后,政策方面也好,都比较支持租赁行业,所以大家看到资产规模也是增长非常迅速。

  到了2016年三季度,现在我们的市场规模大概到了接近五万亿,大家可能没什么太多的概念,现在保险信托大概是十多万亿的规模,财务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规模六万亿左右,但是租赁行业通过短短七八年的发展规模已经到了五万亿,增长速度非常快,现在市场的主体从数量来看,还是以外资租赁公司为主,六千多家是外资租赁公司,但是从规模上来看,金融租赁公司他们的体量比较大,现在最大的租赁公司就是银行系的,一家几千亿的规模,这个差距非常大。现在从区域来看,六千多家租赁公司,上海、广东、天津,占比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上海自贸区和天津自贸区,自贸区出来以后,在政策方面非常好,有一些权限下放给地方,从数量来看,上海在租赁公司不管是金融企业还是在外资数量都是比较靠前的。

  接下来强调一下,我们做市场的这一两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所有的企业基本上都涉足租赁,第二个,我们的客户谈租赁比我们的业务员还要精通,因为好的客户同时也会有很多租赁公司找他们,市场已经被培育出来了,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我们觉得现在还属于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遇,从政策层面来看,去年两个文件比较重要,国务院针对金融租赁和非金融租赁发了很多文件,大力促进租赁行业的发展,这是迄今为止国家层面最高的两个文件,为租赁行业又添了一把火。

  第二个是行业的认知度显著提高,我们从发起人,这些的大企业,从我们的客户,在财务部的人员,对租赁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现在租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渗透率已经到了8%,国际社会,欧美大概是20%—30%,2005年左右的时候渗透率还是1%—2%,现在达到了8%。

  第三个就是现在谈的比较多的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现在很多租赁公司已经在走向国际化了,挑战我觉得有很多,这三个挑战是我仔细考虑以后,觉得不管是对我们自己的公司来说,还是对行业来说,是非常典型的三个挑战,大家要冷静的看到这些问题。

  首先法律环境不太完善,全国现在没有一份全国性的关于租赁的法律,关于租赁物的公示问题,长期没有解决,经常会发生今天这个租赁物明天被别人拿去做了,没有一个统一的租赁平台。

  再就是行业竞争激烈,因为租赁行业圈人比较少,所以行业的流动率基本上平均的流动率接近20%,一个公司一百号人,平均下来有一二十人离职,流动率非常高,工资成本比较高,因为人员的稳定性薪酬的成本都会比较高。

  还有价格竞争,现在六千多家租赁公司,大家都要抢客户,打价格战,这是比较典型的,除了价格竞争以外还有什么的竞争优势,发展一定阶段以后,租赁公司都要考虑这些问题。

  再就是宏观经济下行,很多租赁公司资产层面上存在压力,大家想做租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是选择长周期行业还是弱周期行业,是做熟悉的还是做大家都做的,还是选择一部分客户,这都会对将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反思,将来的租赁公司除了企业的增长规模的增长以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怎么样进行提升,这都是我们应该反思的,现在行业开会都在讨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前面简单讲讲行业的情况。

  电气集团主要做装备制造,高效清洁能源,火电、风电、太阳能、机器人、电机、机床、环保,租赁公司有一个比较好的产业背景,我们自己做了很多产品,比较适合做租赁,这一章是我们集团的金融情况,最近我们刚刚成立了上海电气金融集团,把它实体化,我们和上海很多大的国企类似,有财务公司,有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还有我们参股的或者说目前在筹建推进的一些机构。

  接下来是租赁公司的情况,租赁公司是2005年就成立的,那个时候确实干这个事情的人比较少,我们当然想收购一家租赁公司,后来没有收购,我们自己成立了一家租赁公司,那个时候行业里面做的比较好的大概三四十亿的规模,现在一家千亿以上的租赁公司已经有很多了,产业短短的十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电气租赁公司现在是三十亿的资本金,下面还有两个子公司,右边这家是我们在自贸区成立的一家子公司,左边这家是SPV公司,当时做了海外的项目。

  发展历程方面不想展开了,2015年开始有一个资本金从小到大的过程,因为基本上租赁公司来说可以放十倍的杠杆,一个亿最多做十个亿的规模,十个亿做一百亿的规模,因为现在规模一百多亿,去年从十亿的资本金增长到了三十亿的资本金,也是上海扩大融资企业母公司融资能力方面比较强,可以发挥一些资金杠杆作用。

  我们的规模可以分两个阶段,电气租赁发展到现在10年时间,大概分两个阶段,基本上在2014年之前这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以销售为主,基本上是做集团内部的业务,工程机械、火力发电、机床、纺织设备,主要是促进集团销售为主,前面从规模增长来看并不是非常快,那个时候主动性比较差,对市场不了解。但是从2014年开始逐渐市场化,在服务集团的时候,既可以依托集团,也可以走出集团,我们的客户有集团客户也有非集团客户。

  真正市场化以后,发展速度比较快。我们累计下来客户数量超过两千多家客户,有3000多个合同。我们的业务领域主要还是围绕着上海电气的相关行业,包括能源电力,这是我们电气的老本行,也是集团的核心。包括传统的火电、风电、光伏、核电,我们都做过租赁业务,包括送配电,包括物流装备机器人运输,还有节能环保,污水处理、垃圾发电,还有医疗健康,主要是医院、制药,甚至包括现在的新型养老。

  公用事业里面,我们集团也有轨道交通,一些城市公交地铁水务市政基础设施,最下面的两块关系不是特别紧密,上面四块是非常紧密的,我们主要做的还是自己熟悉的事情,这个行业我们稍微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做起来风险比较可控,下面的两块和我们集团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但是相对来说是弱周期的,和大众消费相关,作为一块资产配置,可以有一块比较可控的业务。我们当做资产配置的出发点。

  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还是配套服务促进集团的销售,可能是我们在前面七八年,在这个方面体现的比较明显一些,所以我们租赁公司累计销售大概140亿左右,到现在为止。很多电厂的发电设备都是通过我们实现销售。

  第二个阶段就是助推集团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主动引导支持客户,在功能上刚刚开始做一些转型。

  第三个方面,放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上海的国资融资能力都比较强,怎么样把资金的作用发挥出来,资金怎么样保值增值,租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说一下我们电气租赁核心竞争力,现在讨论的很多,行业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很热。我们讨论是沿着高成长性行业,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形成高黏性优质客户在市场问额和盈利能力方面达到领先水平,不追求规模的绝对增长,说什么时候做到什么规模,我们希望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行业,还有一些组合产品,而且你的客户有一定的忠诚度。

  为了做好这样一些措施,我们必须要采取很多行动,比如说高附加值,盈利模式创新,现在租赁公司比较典型的基本上还是靠电厂,因为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收入来自于你放出去的融资款,中间有一两个点的利差,现在利差非常小,怎么样做转型,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投资联动,融资和租赁怎么结合起来,我们也在考虑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做的租赁,基本上在国外不叫租赁,叫信贷,国外的租赁都是做基于社会的重复使用,全寿命周期的租赁,我们现在的租赁都是以融资为主。现在国内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现在在做飞机轮船租赁方面做的比较多,还有外部资源整合,高成长性方面我们现在也再看国外的业务,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国外的业务,接下来在一带一路上面我们也在探索。高黏性就是客户管理的忠诚度。

  最后讲一下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社会的支持及另外一方面这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合作机会,首先是和实体企业的合作,如果说你的产品适合做租赁,和租赁公司可以帮你销售,如果说你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流动性不够,可以把固定资产拿出来盘活,这样可以融通资金,因为银行资金短期的,要短期转很麻烦,通过租赁做三到五年都可以。

  和同业合作很多,大家虽然是一个竞争比较多,但是合作的机会也有很多,现在我们电气租赁公司和行业里面很多租赁公司有名的租赁公司大家一起合作,大家一起联合做项目,一个项目很大,我一家可能做不了,大家一起做,因为上海很多在座的国资企业租赁公司我们都有过合作,我们觉得机会比较多。一些项目推介,包括租赁公司之间资金的合作,今天在座的很多是产业基金的,我们现在也在做很多的探讨和合作,产业基金投的一些项目,可能对产业基金来说股权的方式进去,但是对于租赁来说可以通过债务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支持,所以大家可以合作。包括和券商的合作,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总而言之,现在租赁行业应该说从渗透率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现在风险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行业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做自己熟悉的做自己擅长的,所以这个也是我们的一个经验,也是一些教训,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和在座的各类机构大家一起合作和探讨。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任琳贤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