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13:46 新浪财经
全国股转系统市场法律事务部总监伍云 全国股转系统市场法律事务部总监伍云

  新浪财经讯 “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于10月27-30日在北京举行,全国股转系统市场法律事务部总监伍云出席并发言。他表示,新三板最大的机遇是赶上了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支持创新创业这样一个风口。

  以下为发言实录:

  伍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活动,借这个机会也想从新三板服务我们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从201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制转让系统有关决定,新三板作为一个公开的市场开始运营,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多我们不敢懈怠,始终把帮助小企业实现大未来这种责任扛在肩上,目前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交易所的一条新路。

  至少直观地看,我们觉得有三个方面是超出了这个市场设定之初的预期,第一个预期就是发展的速度,截止到昨天新三板的企业是9287家。海量的企业意味着监管的难度、服务的压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它是为深化改革积累规模基础。

  第二个超越期是覆盖的光度,在地域上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行业上覆盖了88个大类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67%,企业规模上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口径,中小微企业占比是93.4%,小微企业也是占比达到了64%。

  第三个超越期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它受到关注、受重视的程度,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普通的投资者,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国内到国外,我们新三板这两年是一个持续的热点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要深化新三板改革,近三个月以来,已经连续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四次提到要深化新三班的改革,要完善新三板的交易机制,也提出新三板通过挂牌程序、融资交易的安排、制度设计,为中国大量有融资需求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

  我们今天回望,新三板最大的机遇是赶上了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支持创新创业这样一个风口,从全球的市场来看,不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环境,没有哪一家交易所可以让新三板完全去对标,可以直接去复制的,新三板的建立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的情况下,针对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国的特事基础上,在服务中国的中小微的实践上走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三板本身就是我们国家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产物,它必须以来于改革创新。

  评价一个新兴的市场办得怎么样,不仅仅要看它目前的规模、速度等等,更重要的检验尺度它是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服务经济实体的成效怎么样?新三板设立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我这儿也是从这个态势和趋势两个视角与大家分享一些新三板怎么服务供给侧改革这方面的看法。

  这几年以来,新三板经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服务供给侧改革一个良好的态势,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态势逐渐体现。

  一是在不断地完善准入管理,一大批符合经济转型的企业实现了与市场的对接,目前我们9000多家挂牌企业里面,战略新兴产业大约是2400家,通过市场化的融资、并购重组,引导资源流向新兴产业,去杠杆降成本,促进资源优化与存量的盘活。截止昨天共有2012家公司完成了2186次的股票发行,911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融资超过90%,其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占八成以上。今年前九个月有197家挂牌公司,并购重组201次,涉及交易金额将近400亿,也超过去年、前年的交易额,挂牌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产业整合,或者实现了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第三个形成了对社会资本的激活带动效益,新科技有一个统计,今年一季度VC通过新三板推出的项目495个,占所有VC项目退出的86.4%,PE占72%。截止到三季度,前五大行业软件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专业设备制造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业,这个态势从现有的态势看,新三板在改革方面实现了服务。

  二是新三板正在形成一种改革的新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看点有几个:

  1、市场分层为抓手,形成差异化的制度供给,从而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符合这个供给侧改革方向的企业积聚。大家都知道新三板6月27号实施了内部分层,分层的目的是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使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这个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需要进行差异化管理。我们一整套差异化的制度可能会进行,现在还没有推出,但是已经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我们近期工作的一个重点。

  2、以改善市场流动性为目标,完善市场制度、引导市场预期。当前新三板是货币最多的,当前流动性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经济下行、预期不稳,也有市场投资数量不足、类型股偏单一,还有中介机构的质量有待提升,交易机制不完善等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需要一个系统的改革。股转公司在致力于这方面系统的研究与制定,国务院明确公开转让股份制市场的定位,在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交易机制,同时我们现在在推向私募做事,建立做事的评价,做市商的激励机制等等。

  3、做好这些加法的同时,新三板也做好减法,我们规定要搞退出机制,对于上市经营能力不那么规范的,严重违法违规的公司,要是加大他们的成本,通过强制或者引导的方式推动他们离开市场。

  我就报告这些,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