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10:39 新浪财经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

  新浪财经讯 “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于10月27-30日在北京举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出席并演讲。

  今年国务院引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即“两权抵押”,并在232个县开展了农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试点。在59个县开展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这两项贷款的余额到现在大约都各有130多亿元。但“两权抵押”的改革能否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韩俊认为,“似乎不应太乐观”。

  其给出的理由是,“国外的土地是私有的,都允许抵押,但是你看一下发展中国家,农民贷款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并不是说土地一抵押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能否见效不仅是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和农民的意愿,还取决于金融机构是不是有积极性。总的来看,因为担心抵押失败以后农村的土地处置难,我们的土地是集体的,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还有不少顾虑,意愿还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

  以下为发言实录:

  韩俊: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将着重围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谈一些看法。普惠金融的概念大家知道是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来的,在联合国的倡导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做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承诺,并且把发展普惠金融纳入了国家金融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框架当中。20国集团还正式提出了推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九项准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1月15号,国务院已经正式印发了我们国家第一个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到2020年,我们要建立一个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这个规划明确了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总体战略和政策重点,在规划出台之前,银监会有关部门也组织了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普惠金融的含义就是金融体系必须要能够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尤其是要把那些目前金融体系没有覆盖到的社会人群作为重点,为他们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目前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短版,最突出的是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户、农村的小微企业和贫困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民的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时候,曾经组织开展过一个大型的调查,覆盖了两千多个农户,两百多家企业,一百多个村庄,一百多家农村金融机构。这个调研发现当时超过60%的被调查农户有资金融入的需求,调查显示希望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农户当中,没有获得贷款的农户占到了40%,在获得了贷款的农户当中有35%-36%指出贷款不能够满足资金需求。这说明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是非常大的,我们也跟很多国家的数据做了对比,虽然有差距,但是在我们国家农民面临的信贷约束不比其他国家小。

  最近几年,我们积极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多重要的进展,比如说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改革试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覆盖全部县域支行,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邮政储蓄银行组建三农金融事业部,现在已经正式挂牌,邮储银行作为政策银行也在打造一个专业化的为民服务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在不断强化政策性金融的同时,也在发展自身的业务,我们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的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探索新型农村金融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家层面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已经全面启动。各地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贷合作集体,特别是从财政对农民的农资补贴,主要是资金里面拿出了20%,建立一个独立性的、专注性的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全国的担保联盟已经成立,现在有25个省级公司已经正式成立,这个担保体系运作以后,对缓解农民的贷款难会起很大的作用。

  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农发银行已经成功发行了三农金融债,贫困地区将来搞异地搬迁,可以用土地增减挂,土地指标在省内统筹使用,可以用卖地的钱来还贷款。现在有一些金融机构看到这个事是0风险的,比如说因为地的指标是可以卖钱的,而且政府还有专项资金可以搞过桥贷款,现在这种专项债发起来,大家购买是非常踊跃的。

  这些改革调动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多的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的积极性,可以说最近几年,正规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覆盖面和渗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总的来看,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仍然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一点我想还是大家有共识的。

  从今年来看,金融机构各项贷款8月末同比增长12.97%,而涉农贷款同比增长了8.3%。我们过去曾经提出涉农贷款应该比各项贷款增长得更快一些,事实上从今年前8个月来看,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涉农信贷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局面,目前参与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商业性的、有合作性的、有政策性的、有开发性的金融机构,有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也有中小银行,他们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大体的情况是这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挑了大梁,发放8.5万亿,这是最大的一块,目前我们已经组建农商行1028家,村镇银行现在已经组建了1412家,覆盖面是67%,我们今后要全覆盖,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第二商业性银行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商业性金融在服务三农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到8月末,农行涉农贷款的余额是2.7万亿元,今年增加了1587亿,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保持了很快的增长,今年增加了1270亿元。邮储银行随着三农事业部的组建,它的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的打造,今后在服务三农方面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农发行8月末,涉农贷款3.8万亿元,仅次于农业银行,同比增幅是27.8%,今年以来国开行的涉农贷款余额也有很大的增长,其他的商业性银行业参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比如说工农中建交合计涉农贷款比年初增加了72亿元,股份制银行增加了1220亿元。工农中建交我们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做到现代化的大银行去服务小农,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还需要让这些合适的机构来服务三农。

  大家注意到在目前的统计当中,我们一直是使用一个叫涉农贷款,这个指标的口径是非常宽泛的,我们发现这个指标不是一个考量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恰当指标,口径不清,情况就很难搞清。到8月末,涉农贷款的余额是27.4万亿余元,其中农户贷款是6.8万亿元。分别增长了8.4%和14.8%,农户贷款的指标内涵也是不清楚,农户贷款到底干吗?农户贷款主体有什么特征呢?也看不出来,说明我们服务三农信贷的统计是需要改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地要求,要完善三农的贷款统计,要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状况。

  在新型的信贷政策下,抵押担保资产,担保抵押的资产是否充分,是否有担保抵押的资产是决定银行贷款的主要条件。我们知道大量农村的小微企业,普通的农户、农村的贫困人口他们没有多少抵押品,他们也难以找到担保方,在农村基本上是你家里有公务员就好贷款,因为公务员有工资,让公务员来做担保,这些群体又没有多少担保抵押品,他们的贷款需求最难得到满足,这是在我们国家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在拓宽农民抵押品范围和改进农村的担保体系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今年大家知道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我们叫“两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住房财产权的抵押,住房财产权的抵押就是宅基地的抵押,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试点办法,目前已经在232个县开展了农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试点。在59个县开展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这两项贷款的余额到现在大约都各有130多亿元,也就是说这两权抵押是这项政策的实施突破,抵押权是股份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应该赋予农民农地抵押权,但是两权抵押的改革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似乎不应太乐观。

  我们知道国外的土地是私有的,都允许抵押,但是你看一下发展中国家,农民贷款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并不是说土地一抵押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两权抵押能否见效不仅是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和农民的意愿,还取决于金融机构是不是有积极性。总的来看,因为担心抵押失败以后农村的土地处置难,我们的土地是集体的,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还有不少顾虑,意愿还不足,我们试点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相关的政策。

  发展普惠金融满足大量缺乏担保抵押的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的信贷需求,不能够简单地套用现代商业性银行实行的一套贷款的审批制度。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体现机会平等,同时普惠金融也不能搞成慈善金融,怎么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兼顾公平和商业可持续的真正惠及广大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的普惠金融之路呢?这方面各个地方、各个方面有很多有利的探索,我可以介绍一个我们调研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宁夏固原市一个非常穷的村庄开展了一项试验。

  从2008年开始,邮储银行在菜团村,就是这次搞脱贫攻坚的一个贫困村,邮储银行紧扣产业的实际、贴近农民的需求,帮助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从2008年到现在8年以来,邮储银行在这一个村已经发了1800笔贷款,贷款余额是9000多万,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邮储银行实施的整村推进的这项金融扶贫的试点,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这个村可以说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300块钱,是2008年的三倍多。八年1800笔贷款9000万,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根据我们对这个村的调研,最主要的经验就是一句话,充分利用了农村熟人社会的优势,在试点的过程当中,他们充分发挥村委会、党支部和致富能人的引领作用,由他们发起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不仅为农民提供优良的品种、养殖技术和市场的销售等服务,还为养殖户做贷款的担保,并负责农户借款用途的审查和监督的管理。大家知道村干部和村里的能人对全村家家户户的资产状况、信誉状况是了如指掌。银行在向社员放贷的时候,他们起了很好的过滤的作用,打消了商业银行对农户偿还能力的迟疑,村里的能人、合作社对每家每户的现金流他是搞得比较清楚的,我们的银行信贷人要搞清楚可能要花很大的成本。农村的社会由于圈子小、亲戚连带,村民之间彼此熟知,真要是失信了,他很难在村里站住脚。

  我有一个学生,他写博士论文,他选了一个农村的信用体系与农村信贷模式创新,我说你为什么选这个题呢?他们村里搞小额贷款几乎联网,有一个农民借了一万六千块钱不想还,怎么催都不还,最后村里的干部跟他讲你要是不还这笔钱,你家里的红白喜事没有一个人来,第二天这个农民就把这一万六千块钱还上了,这就是说在村子里面你要不讲信用,你站不住脚,你家红白喜事没人来你就没有脸面了,利用好农村熟人社会把农民乡村的精英和合作社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既可以规避信贷风险,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传承我们优良的民风,也就是说讲信誉的民风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可以实现各方的共赢。

  发展普惠金融涉及面广,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事业,我们国家上亿个农户,上千万个专业的中央户,数百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有大量的农村的小微企业,数千万贫困家庭,两千多万的贫困家庭,他们都是普惠金融现实的和潜在的客户。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必须进一步开放农村的金融市场,要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要强化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要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的链条,要积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完善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努力开创我们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局面。

  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