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21:36 新浪财经

  “我离开运动队之后一直做体育用品,做了这么多年也没赚多少钱,尤其是过去几年还亏了,让大家着急”,昔日的体操王子李宁今日在“北大光华体育产业发展论坛”上这样描述着自己,“让我来,可能是课堂上需要反面教材”。

李宁李宁

  而现实与李宁描述的似乎相反。在连续三年累计亏损高达31亿人民币与两任CEO的更替后,李宁在2015年回归当年就止住亏损势头,小幅盈利1400万元;又在2016年8月公布的半年财报中宣布盈利1.13亿元,证明公司具备稳健、持续的盈利能力。

  谈到体育产业,在李宁看来,体育用品仅仅是外围而已,整个产业若想成功,则必须形成规模。他把体育产业分为两类——观赏型和参与型。“中国的观赏型体育产业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养,因为一个成熟赛事的规则、组织、推广、消费体验以及职业俱乐部的经营和职业选手的培养得需要相当的时间”。而参与型体育产业由于受到场地、设施、教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太容易在各地简单的复制。

  在演讲中,李宁特别提到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角色要清晰,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正如李宁所说,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掀起了投向体育产业的巨大资金潮,尤其在国人最为关注的足球领域,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买家横扫世界足球”。

  46号文的出台极大激励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但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冯建中告诫称,政府必须把46号文的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而不能束之高阁。此外,应尽快建立科学的产业规则规范,不能各行其事,政府部门互相之间不衔接,甚至互相打架、互相牵扯影响效率。

  对于业界,冯建中建议,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此外,中国的体育产业一定要走大众之路,高中低端产业考虑周全。其还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前不久,总局去挖冰球人才,年薪150万”。

论坛现场论坛现场

  从宏观回到微观,落地后的体育产业似乎“很骨感”。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体育产业办公室主任张薇谈起调研时的所见,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有些新建场馆比完赛后的利用率非常之低,“真的很心疼国家的钱”。其直言,有些场馆建设就是“面子工程”,“远远没有去想十年、二十年之后,场馆该如何去利用的问题”。张薇呼吁,相关政府机构一定要“放管服”,即释放权限,学会管理和服务社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中国房地产摔不起大跟头

以中国房地产目前的体量和金融体系应对内外冲击比较脆弱的弹性和韧性而言,摔不起大跟头。因为那将是巨石坠落、山呼海啸、炉心熔毁般的。对管理层来说,面对复杂局面已别无选择,没有退路。

谁会是中国下一个一线城市?

若干年后,中国城市可能出现类似中国乒乓球队那样的“在世界拿名次容易,在中国拿名次难”的局面。中国的一线,我们假定只能在5个以内。除了北上广深,下一个是谁,我觉得是杭州。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