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影视*广播 > 正文
 

复兴派拉蒙(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16:04 周末画报财富版

  链接:

  梦工厂的星月童话

  撰文:李晶

  曾经拯救大兵瑞恩的斯皮尔伯格最终没有拯救自己的梦想。那个月光下满怀期待的小男孩注定要空手而归。显然,好莱坞的“星月童话”不是仅凭创意和决心就能筑造的。

  16亿美元,梦工厂被派拉蒙收购,这个结局似乎也并没有太出乎人们意料,尽管它的主人是三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

  实战派卡森伯格

  这是3年前的一幕, 在梦工厂5.6万平方米的动画制作中心里,卡森伯格正在滔滔不绝地向人们讲述他对电影制作的勃勃野心。《辛巴达七海历险》是一部讲述剑与魔法的冒险电影,由明星布拉德·皮特和凯瑟琳·泽塔琼斯配音,“这是有史以来动画片中最引人注目、最了不起的女主角。”下一步是《怪物史莱克》的续集。史莱克是梦工厂创造的一个脾气暴躁的绿色怪物。

  从最初的卓别林创建的联美电影公司的无名小卒到派拉蒙的总裁助理,乃至成为迪士尼力挽狂澜的人物,最后被扫地出门,恐怕没有谁比卡森伯格更能体会好莱坞名利场的世态炎凉。

  和他的两个富豪朋友——斯皮尔伯格和大卫·吉芬本近乎玩票的心态不同,最初,在与斯皮尔伯格和吉芬共同出资1亿美元启动梦工厂的时候,卡森伯格不得不借钱凑出他的三分之一,为此,他还抵押了房产并靠吉芬提供了贷款保证。梦工厂对于卡森伯格意味着身家性命。

  虽然都没有正式的头衔,卡森伯格一直是实际的首席执行官,处理公司的繁杂事务,3位合伙人从未领过薪水。他们于1994年10月创立公司,发誓要通过这家在治理模式上颇具创意的公司重塑好莱坞。卡森伯格曾经说:“公司运作以来,我们头顶上一直悬着一个大问号,人们对我们总有诸多怀疑。”

  不过,卡森伯格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战派,他发誓要把梦工厂建成与迪士尼、华纳和派拉蒙并肩的巨人,在获得新一轮15亿美元的融资后,他和他的伙伴们将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电影制作中。 “我的直觉告诉我,机会就在不远的地方。”在人们眼中,卡森伯格从来都是一个踌躇满志的人。

  不按常理出牌者的吉芬

  大卫·吉芬从威廉·莫里斯电影经纪公司的收发室成长为一名音乐及电影总监,他在1990年将他的唱片公司卖给了MCA唱片公司。这个语气温和的娱乐大亨曾经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小混混,他的父亲是个开廉价胸罩厂的小老板。和卡森伯格的实用精神不同,大卫·吉芬是一个思想怪异的家伙,“所谓未来只是幻觉,商业计划也只是幻觉,不是吗?所有这类东西都不过如此。” 大卫·吉芬说。

  出身贫寒的大卫曾为糊口做过17种工作,不过在梦工厂成立之初,他却承诺会将其从梦工厂的收益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大卫吉芬从“麻雀变凤凰的”传奇始于他当年在哥伦比亚电视公司电视制作部做领位员时从地上见了本剧本,然后斗胆向制片提了个建议但受到奚落,从此开始了奋斗生涯。靠着一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假文凭和号称自己是好莱坞权贵的远方表弟,大卫·吉芬开始跻身于经纪人的行列。随后的成功让人眼花缭乱,在他手下,出过汤姆·克鲁斯、《夜访吸血鬼》和百老汇最负盛名的音乐剧《猫》。

  大卫·吉芬显然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并且漠视游戏规则,这或许让他愿意充当一个挑战者,但是做唱片起家的大卫·吉芬由于梦工厂的唱片经营惨淡而对梦工厂事务疏于管理。

  梦幻导演斯皮尔伯格

  在人们眼中,斯皮尔伯格才是梦工厂真正的领袖,但这恰恰正是梦工厂的失败的地方。企业远景不能只靠个人魅力。这位造就票房神话的导演在1975年凭着他的第二部电影《大白鲨》一鸣惊人,到梦工厂成立的时候,他执导了好莱坞历史上15部票房最高影片中的6部。只要是他加盟的影片,梦工厂哪怕参与不多也能获得50%的收益。

  不过,斯皮尔伯格对梦工厂的财务状况并不十分关心,“卡森伯格和大卫一讨论什么发行新股融资,我就头疼……”

  和卡森伯格与大卫·吉芬的生意头脑不同,斯皮尔伯格是一个说话直来直往,思维方式天马行空的人,那些讨论公司如何赚钱的会议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当经验老到的卡森伯格找到这个有着天真笑容和漂亮胡子的导演时,斯皮尔伯格的回答显得很爽快:“好的,我们的团队里正需要一个成年人!”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位天才导演表现出了对他的工作室的极大忠诚。“只要人家不肯和梦工厂五五分成,我就不干。”不过,对斯皮尔伯格来说,这种日子似乎并不好受,甚至成为了一种折磨,因为它意味着很多好剧本会眼睁睁地落在别人手中。

  此外,斯皮尔伯格倾向于把个人兴趣带入到所有主要项目的重大决策中,并坚持大投入高成本制作影片的模式。他对每一个项目采取“事必躬亲”的管理方式,也难免会激怒梦工厂的其他合伙人与经理主管们的情绪。

  向梦工厂致敬

  业务分散、“大片主义”、对斯蒂芬伯格的过分依赖让梦工厂美梦破碎。

  在梦工厂的11年中,卡森伯格的烦恼是他和斯皮尔伯格在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上意见并不一致。卡森伯格梦想公司到2005年有30亿美元营业收入,并制造出3亿美元的营业利润,这就意味着要不断提高电影产量,但是显然,斯皮尔伯格一贯对壮大企业不感兴趣。卡森伯格希望投入3亿美元提高电影产量,斯皮尔伯格可没有同等热情。“最初组建梦工厂时,我就告诉卡森伯格,我不想一年拍35部电影。”斯皮尔伯格回忆道,“卡森伯格那时说,当然不会,不过8到10部。而卡森伯格现在的目标是一年15部。”

  而且,梦工厂习惯操作的“大投入”在2002年之后遇到了挫折:《毁灭之路》高达9500万美元的投入,换来了1.04亿美元的票房,未能赚回多少真金白银;随后的《辛巴达七海历险》耗资6000万美元,全球票房勉强保本。

  最初的整顿是梦工厂关闭了不赚钱的部门,重新将资源集中在电影制作方面,公司的电视节目制作部门曾经只制作了一个节目《旋转城市》,却奢侈地拥有了20名全职员工。但这些精简业务的动作并没有扭转乾坤。

  随后,好莱坞宠儿梦工厂动画公司公开上市仅一年不到,就拉响了盈利警报。由于DVD销售不景气,动画全年盈利预期也有可能成为“水中镜月”。

  不过即便如此,在好莱坞的电光幻影中,梦工厂毫无疑问将成为人们永远无法忘怀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在动画片上,梦工厂拥有太多值得致敬的地方。

  动画公司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创作《怪物史莱克》过程中,梦工厂的工程师们在走廊上遇见卡森伯格时,都要绕道而行。这个躲避源于在《怪物史莱克》中,卡森伯格要求有2.8万棵树,树上的30亿片叶子如果首尾相接,组成一座树叶桥,其长度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4倍;卡森伯格希望在这部片子里能制作一个充满真实感的环境:每棵树上的树叶在晃动;空气中有飞舞的灰尘;大风掀起的尘土——要让观众觉得所有构成环境的这些因素都是真的,甚至可以闻到它们的气息!

  卡森伯格的要求难倒了梦工厂的电脑工程师们,他们已经有了最好的动画软件,问题是他们还没有性能足够好到运行这一软件的工作站。直到后来,惠普接受了这一挑战,共同创作一部史无前例的动画巨片,动画公司的电脑工程师们才开始不再躲避这个苛刻的CEO。

  结果是我们都看到的,2004年,《史莱克2》票房飙升到9亿多美元,超越《海底总动员》,成为好莱坞当年最赚钱的电影。扬眉吐气的杰夫瑞·卡森伯格夸下海口,“我他妈受够了好莱坞政治!现在总算上岸了。在好莱坞30年,事事都得顺着好莱坞的逻辑,总有一天,我会做回自己,虽然还需要一点时间”。

  不过,现在看来,在梦工厂被收购后,虽然动画公司被单独保留,但是我们还需要给卡森伯格多一点时间,让他缓过气来投入新的战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