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电”:痛并快乐着
1989年白岩松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前行。进入《中国广播报》后,白岩松的工作状态并没有达到最佳值,反而生活飘忽不定,一年内甚至搬了六次家。1993年,在他的工作低谷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给他递来橄榄枝,邀请他担任《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当时的白岩松在节目组只是私下的兼职,所有的工作关系都在《中国广播报》,忽然被推到台前他带着许多犹豫,生怕被同事和领导认出来。当时的制片人孙玉胜笑着问他,电视报同事有没有早起看电视的习惯,“当时一想,好像也确实没有,就这样接下了这份工作。”初次触电对于他而言是一次偶然,因为他的努力,那次偶然成为了机会。随着东方时空的一炮而红,从那时开始,白岩松成为了今天镜头前我们所熟知的主持人。
主持人的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风光无限,但是在这些风光的背后,白岩松吃了不少苦头。非播音系出身的白岩松刚上主播岗时因为发音不准而十分烦恼。按照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规定,主持人每念错一个字罚50元,白岩松屡屡受罚。甚至有一个月,他被罚光了工资,还倒欠栏目组几十块钱。当时,白岩松是从《中国广播报》借调到中央电视台的,如果不能胜任央视的工作就要被退回去。那段时间的工作状态对白岩松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他连续失眠,“那一年,我有连续四五个月的时间一分钟都睡不着,天天琢磨着自杀,不想活了。因为不愿意说话,妻子在我身边,我们俩也只用笔交流。”
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白岩松的妻子朱宏钧始终陪伴在丈夫身边,不断开导丈夫。为了让丈夫尽快进入角色,朱宏钧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丈夫纠正普通话发音,比如从字典里找出生僻字和多音字,让白岩松反复识记,比如让白岩松在嘴里含一颗石头,练习绕口令……正是在这样的帮助下,白岩松渐渐找到了状态,“后来像去壳一样,我用了两年的时间,由睡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慢慢把心态调整过来。现在回头看,那是我特别重要的一次成长,突然看淡了很多事。”
触电初期的痛苦并没有影响白岩松接下来在主持岗位上的快乐生活。1997年,也就是他触电4年后,他凭借着其过人的才华和犀利的语言,加上已经标准的普通话获得了“中国金话筒奖”。白岩松开始成为今天这个家喻户晓的白岩松:一个被贴上“睿智、优秀、才华横溢、诚实”等等标签的主持人。
优秀的主持人首先要有优秀人品
白岩松2005年时辞去了《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新闻周刊》三个节目的制片人,开始专心的做一个主持人。对此他的解释是觉得这12年来长得好看了,可以专注于做一个主持人。白岩松是在东方时空起步的,也是在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主持的岗位上他工作了近20年,却没有一次大的失败,即使是在央视进行第一次大型直播——香港回归时出现了接收设备的差错,导致镜头忽然无法切换,白岩松也沉着地面对镜头将这“意外多出来的时间”把控住了。有人曾经戏称,白岩松是中央电视台的“福娃”。
白岩松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的外形多么英俊,也并非他标准的普通话,他的砝码是不断增加的阅历和学识,以及其思维的敏锐度和分析切入的角度。白岩松在央视抗震救灾晚会现场对女民警蒋敏的提问曾受到许多人的非议,有人责备他对蒋敏女儿生前故事的提问是在撕开母亲的伤疤。“在那个时候,我需要去完成一个记者、一个主持人的责任,将这样的悲情展现给社会,呼唤全国人民的爱。”那场晚会的效果是显著的,“512”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爱如潮水,涌向四川。这是他在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在采访的最后,他对蒋敏说:“我们不说了,我们走吧!”他中止采访的方式,他语气里的沉重,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善良。正是善良和责任并存的工作态度,使他在采访中能够站稳立场发问,形成了著名的“白岩松风格”。
白岩松曾经提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他的眼里,“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快乐短暂却极致
白岩松对于快乐与痛苦引述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想法,“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5%,最痛苦的事情5%,剩下的90%就是平淡。但是这5%的幸福又使人们忍受了5%的痛苦接受了90%的平淡。”
他在新闻岗位上奋斗了近20年,还不断追求做出更好的节目,声明“最大的对手是十年后的自己”;他热爱足球,在台联赛时率队奔跑在绿茵地上,拿了第一个全台冠军,决赛时上演了“帽子戏法”,他说“我觉得这是一种骄傲,你38岁还可以踢前锋。”他有着幸福的家庭,和妻子之间有着令人称羡的感情,“如果你觉得妻子是最好的,那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呢!”正是这样的白岩松,无论是对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仿佛在他的骨子里,几十年也不曾消退。在实际生活中,努力也许很长,因为追求的时间很长,快乐也许很短,因为得到就是那样一瞬间。可是反过来看,追求的过程也是快乐的拾获,只要你保有对追求的激情而不仅仅是对结果的激情。正因为白岩松如此,因此如他所说“痛并快乐着”。
采访手记:
白岩松,他的认真打动了我
特约记者 符慧 发自北京
在节目录制前半个小时,白岩松自驾车准时抵达演播厅,我与他的对话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化妆间里进行的。因为是电视界的元老级人物,他即使是作为嘉宾出现在现场问出的问题也十分专业,比如“你们希望嘉宾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和你们搭配”。
因为白岩松是如此出色的一个记者,因此这个采访任务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深怕提问出错,也害怕他如电视上那样不苟言笑。采访过程中,在我面前的他会偶露笑意,但大多数时候仍然是严肃的状态在倾听和回答。也许是因为在母校录制节目的缘故,他的状态十分放松,对于我的提问还会不时地提出意见。听着他对我的提问提出建议,本该愈发紧张的我却放松了下来。对于一个不相识的晚辈,一个傻乎乎的小记者,他愿意花上许多的时间对我指导、讲解,他的认真打动了我。
我想到曾看过的一篇报道,讲述白岩松在担任制片人时曾经用一个半小时开导和安慰一个自己觉得受了委屈的实习生。当时在我面前的正是这样一个白岩松,不是电视上那个话语尖锐的主持人,是一个认真的直率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