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寓言·故事 > 正文
 

叹科龙 惟天才不可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8:15 《中外管理》

  吴晓波

  顾雏军是个天才。然而天才在创造一个奇迹的同时,

  也在为另一起可怕的灾难埋下导火线。

  科龙倒下之前

  在中国商业圈,总是有一些事情似乎从发生的一开始,大家就知道答案了,但是所有的人就是不说,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喧嚣,看着他升腾,然后看着他戛然覆灭。前年的德隆如是,去年的健力宝如是,近日的科龙亦如是。

  说到顾雏军,常常让人想起一些与他气质很相似的企业家。在印象中,当年的美国神奇经理人哈罗德·杰林可与一比。

  传奇的产生

  1959年,哈罗德·杰林被聘用为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总裁,在第一次董事见面会上,这位乐观而倔强的经营奇才便向董事们承诺,他有办法让ITT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联合企业。

  杰林的办法就是:收购,收购,再收购。在他的领导下,ITT购买公司就像菲律宾前总统夫人伊梅尔达买鞋一样上瘾。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杰林一口气在70个国家买下了400家公司,平均每年要买40家,ITT真的在杰林的手里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令人畏惧的巨无霸企业。

  如何管理这样的巨型企业,对几乎所有的企业家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在杰林看来却未必。他以旺盛的精力和热情管理着它们,像一只尽职的老母鸡管理一大群嗷嗷待哺的小鸡。在一份年度报告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每天办公超过10个小时,一年超过200天投身于在全世界不同管理层面的管理会议,这些在纽约、布鲁塞尔、香港、布宜诺斯埃利斯召开的会议,决策基于推理而产生——商业推理影响决策的制订,而因为所有决策必须依赖的事实都是存在的,所以做出的决策几乎都是必然的。计划和会议的作用是把推理硬性地推到前面,使它的价值和需要被大家所认同。”

  正是依靠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热情和以直觉、经验判断为主的“推理式决策”,ITT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长。公司的销售额从杰林上任初始的7亿美元剧增到280亿美元,盈利从2900万美元增长到5.62亿美元,在华尔街股市上,ITT

股票的每股盈利从1美元增加到4.20美元。哈罗德·杰林成为全美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商业周刊》在一篇对他的专访中,直截了当地以“巨大的神话”为标题,并称颂他是一个“伟大的传奇综合体”。

  神话的破灭

  1979年,68岁的杰林在一次凯旋式的聚会中辞去董事长职务。

  然而,可怕的事情很快就在杰林尚未淡远的身影后面发生了。

  杰林辞职的第二年,ITT惊报巨额亏损,他的继任者显然无法承受像他一样疯狂的工作方式,ITT大厦发出了 人的呀呀声响。在以后的十多年里,老杰林无可奈何地目睹了这座由他亲手打造并投注终身精力和智慧的帝国是如何江河日下的。1997年,一代商界枭雄哈罗德·杰林在落寞中去世。同年,昔日四处侵吞、不可一世的ITT被兼并。

  杰林和顾雏军似乎是一类人,他们霸气十足,横睨天下,每每在转眼间构筑起自己的帝国,却又在一夕中让荣耀如水晶跌碎。这个世界上的确是存在天才的,然而天才在创造一个奇迹的同时,其实也在为另一起可怕的灾难埋下导火线。管理

  (本文作者系《东方早报》副总编、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