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9日14:32 《小康 财智》

  重灾区孝南区:确保农业丰收,企业复工复产

  6月18日至7月20日,孝感市孝南区遭受多轮强降水袭击,集中降雨量达845毫米、超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孝南区大范围受灾,部分乡镇严重内涝,受灾人口22.4万人,农业生产和交通水利等设施大面积受损,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随着抗洪工作进入尾声,孝南区展开了灾后重建的工作,封堵溃口、积水抽排、农业补救、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康》记者 陈远鹏

  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居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是孝感市唯一的市辖区和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区。全区国土面积1035平方公里,人口85万,辖16个乡镇(场、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孝南区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以平原湖区为主,境内河流密布。孝南区境内有澴河、府河、沦河、界河4条干流和近40条支流,可分为澴河水系和府河水系。河流走向一般为由北向南,汇集于市区南部,经府河流至谌家矶汇入长江。

  入梅以来,孝南区降雨量达常年梅雨期2.5倍以上。从7月1日夜间起,府澴河水位以每小时40厘米的速度窜涨,10小时涨水4.7米。7月2日下午3点,东山头最高水位达29.87米,越过警戒水位,越过保证水位,越过历史水位。

  7月21日,第六轮强降雨携第二轮特大洪峰来袭,孝南境内25座水库全部溢洪,府河、澴河、沦河全线漫堤,东山头水位高达30.32米、超保证水位1.32米。东风垸、幸福垸等堤段子堤及第二道防线相继漫溃,东山头工业园、野猪湖周边6平方公里陷入汪洋,107国道、孝感城区面临严重威胁,祝站、三汊、毛陈、卧龙、陡岗、肖港等乡镇大面积深度渍水,村庄、农田、水产、畜牧严重受灾。

  与特大洪峰展开“抢滩战”

  在大汛之前,孝南区委区政府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防大来小,不可疏而不备”的底线思维,给全区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筑牢了“第一道堤坝”。孝南区防办修订完善防汛救灾预案,科学制定大堤、水库、内垸等重点部位应急措施,对多处影响行洪和防汛的建设工地发出了停止施工的命令,从查险、抢险、物料运输、医疗救护、食品供应、供水供电等六个环节,确保人财物准备充分。

  7月1日上午,孝南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科学分析,预测7月2日将有洪峰过境。面对“98+”的汛情,孝南区闻“汛”而动,短短几个小时,大堤就布满了防守哨棚、巡堤人员、抢险队伍和技术骨干。参战的党员干部群众2万余人、部队官兵2000多名,上堤速度之快、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7月2日,第一轮特大洪峰过境。府澴河东风垸超保证水位0.87米,堤身淹没,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孝南区乡领导、防汛指挥所和驻防单位党员干部、派出所干警,以及700余名当地干部群众,争分夺秒抢筑子堤,挨家挨户转移群众,与汹涌而来的洪水进行“抢滩战”。

  与此同时,金达钢铁等企业职工纷纷参战,省武警总队、预备役高炮二团、驻孝某铁甲旅等部队的1200名官兵紧急驰援。经过10多个小时持续奋战,终于遏制险情。第一轮特大洪峰过境,全区151公里大堤无一处溃口、25座水库安全渡险。

  第一轮特大洪峰安全过境后,孝南区防汛抗洪的压力并未减小。

  7月21日凌晨,超极值的洪峰猛烈冲击府澴河大堤,加高达1米的东风垸第一道防线最终因人力不可抗拒的猛烈洪水而漫溃。孝南区领导一边指挥全力营救被困人员,一边组织党员干部和部队官兵加固第二道防线,为抢筑第三道防线争取时间。

  下午2点,区委区政府调度干部群众、部队官兵7000多人,沿107国道抢筑长约2公里、高近1米的子堤,成功阻挡了洪水蔓延,确保了国道安全。但是,由于东风垸漫溃后,洪水势头不减,撕破幸福垸大堤涌入野猪湖,野北闸反制面出现大面积翻水,直接威胁毛陈镇、三汊镇、开发区以及孝感城区安全。刚从洪水中突围撤出的120多名干部群众和空降兵某部700名官兵,火速集结、持续作战,有效控制了野北闸险情,确保了孝感城区的安全。

  7月22日晚9点,孝南区委区政府决定抢堵第二道防线溃口,孝南企业和个人200辆大型卡车、8台推土机和挖掘机应征集结,200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和300名干部群众彻夜奋战,23日凌晨6点,50米溃口成功合龙。

  从7月2日迎战首轮洪峰,到7月23日凌晨东风垸溃口封堵成功,孝南全区200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会同先后驰援的4000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连续20多个日夜,历经10余场次的抢险鏖战,先后迎战6轮洪峰,排除100多次危急险情,共紧急转移群众13.3万多人。

  改种补种 确保农业保丰收

  据孝南区农业局统计,此次特大洪灾造成孝南区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38.4万亩,成灾面积30.2万亩,绝收面积12.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6780万元。

  面对今年特大灾情,孝南区农业局以“防汛保安全,抗灾保发展”的目标要求,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及时抽调36名党员干部,由副科级以上干部带队,组成了12个工作专班,分赴12个乡镇场指导开展抗灾救灾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在灾害“98+”的前提下,做到损失“98-”,确保实现今年农业工作目标。

  对成灾的30.2万亩在田作物,孝南区开展了“四抢一防”的技术指导。 一是抢排渍水;二是抢抓田间管理,加强扶苗补苗洗苗,补施叶面肥;三是抢收能上市的作物,加紧早稻抢收和果蔬类成熟上市,减少直接损失;四是抢防病虫害,对在田作物洪灾后普遍防治一次病虫害;五是预防高温热害,针对出现的连续极端高温天气,采取了田间灌水结合叶面喷肥进行防高温热害。

  对绝收的12.8万亩作物,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全力动员开展改种补种,做到水退一块改种补种一块。

  目前,孝南区已改种补种面积11.3万亩,占改种补种总面积88.3%。其中早翻秋和栽插水稻4.5万亩,改种蔬菜4.1万亩,改种玉米绿豆等2.7万亩。还有1.5万亩已计划改种补种蔬菜和杂粮,由于退水缓慢,如东山头、三汊、祝站等乡镇,只能按季节科学合理安排,力争种植速生蔬菜和及早开展秋播生产。

  修复基础设施 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受灾严重的孝南区东山头工业园灾后重建前期进行了园区积水抽排,淤泥垃圾清理,消毒防疫和园区供水供电恢复等工作。

  目前东山头工业园西区积水彻底排干。东区积水已基本排干,剩余少量积水由东风垸和桥西泵站日夜抽排。西区道路、企业、居民区的淤泥垃圾已基本清理完毕,进入正常保洁状态。东区每天有4个街道、朋兴乡、肖港镇组织的500余人清理清扫垃圾。第一时间对退水区域自来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检修,抢修破损主管网44处1997米、更换阀门24处,修复了自来水加压泵站,已为西区所有企业和住户恢复供水,为东区华楷汽车零部件、中碧环保、饰而杰、金达钢厂恢复供水。

  园区供电正抓紧抢修。抢修电力设备和线路,已检修恢复28台公共变压器台区、76台专用变压器,为西区所有企业和住户送电,检修了东区华楷汽车零部件、中碧环保、饰而杰的外部输电线路,为金达钢厂提供了临时用电。重新订购了110KV变电站部分室内设备,预计9月底到货安装恢复送电。

  企业受灾也是孝南区洪灾造成经济损失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孝南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力帮助受灾企业,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加快理赔进度。

  目前,人保财险孝感分公司已向联盈化纤、联华等5家受灾企业预赔付430万元。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已向紫竹林、艾文迪、圣百年等11家企业预赔付1835万元;向红杉、润东赔付722万元。

  同时孝南区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为受灾企业争取贷款支持,农商行面向辖区受灾企业推出了“救灾集惠贷”优惠贷款服务,已有10多家企业申报,6家获批,正在办理放款手续。工行、邮储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先后为17家受灾企业办理贷款19笔,共计7845万元,其中新增贷款7笔,贷款额2380万元;续贷12笔,贷款额5465万元。主动为受灾企业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先后为150多家企业办理了不可抗力公证,为企业因灾产生的法律事务提供法律依据。目前,东山头工业园区已有100家企业恢复生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

  编辑/麦婉华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上的四个错误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四个错误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包方便面背后的中国改革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网约车价格上涨确实值得警惕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