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一个“92派”的离去
与体制的紧密联系,塑造了“92派”的两面。
来源:界面新闻 杨冰柯 李一帆
一位在地产行业广受尊敬的国企改革者,在自己62岁生日的前一个月,停止了呼吸。2017年1月16日晚,原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因病逝世。
刘病重住院的消息最早在2016年12月5号被好友任志强传出,他一度肝脏严重衰竭,之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1955年出生的刘晓光是“92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92年后,在邓小平南巡的感召下,政府官员成群结队下海,成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是谓“92派”。
1995年,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总经济师刘晓光受命去完成一项整合国有资产的重要任务;当时他被认为是政坛一颗新星,甚至一度成为北京市副市长的候选人。
他重组的那家公司,就是后来的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如今,首创集团横跨环保产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和金融服务,拥有5 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2200 亿元。而在当年,这是一个烂摊子——97亿国有资产分散在170个公司,急需整顿。
“92派”享受的政策红利在首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旗下的水务公司是北京水务行业的两大巨头之一,呈垄断之势。2003年前后,首创旗下的地产公司是“京城地主”,揽获了包括京津两地大量土地储备在内的诸多稀缺资源,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然而,与体制的紧密联系,塑造了“92派”的另一面。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自杀后,刘晓光曾被中纪委带走调查。2004年,首创希望引入美国KKR、黑石等国际投资者,却因国资委否决而付诸东流,这被他引为二十年来最大遗憾。同一年,刘提出拿出150亿元、奔赴150个城市、拿下150块地的发展方案,再次被否决。后来他懊恼不已,如果这个方案付诸实施,地价至少升值30倍。
某种程度上说,“92派”的使命已经完成;如今更多的是作为先行者被铭记。比如,首创旗下的首创置业,已经再难进入房企排名前二十——土地市场的开放引来了各路资本的厮杀,国家资本渐渐失去了龙头位置。2015年5月,60岁的刘晓光完成了国家使命,交出了指挥棒。此后跟随女儿投身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创业。
2016年10月14日,刘晓光去阿拉善参加了月亮湖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开幕,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正是在刘晓光号召组建,这个组织已经为治沙投入了2.7亿元。
让刘晓光赢得企业家群体爱戴与敬重的,是他的经历、地位、手腕和善意。他似乎是“92派”的典型画像,而这个群体,因为带着一个国家走向主流商业文明而被人铭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