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刘晓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终似一缕春风 地产大佬刘晓光走了

  现在,这缕春风消逝,但这缕春风也会永存。

  来源:界面新闻 杨冰柯

  2017年1月16日晚8点20左右,新浪微博认证刘春发出“我们的好朋友刘晓光走了”的消息,界面新闻记者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处证实了该消息。

  生于1955年的刘晓光30多岁就当上北京市副局级干部。1995年前,他从商贸处的副处长、处长、总经济师升任计委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在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任职多年。

  这段官员经历使他对政策和市场都有了解,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时称,政府工作经历使他学会了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外汇、外贸、旅游、地产、外资和股票等领域都有了一定了解。

  他的这些经济学知识迎来了最大用武之地。1995年,首创集团重组之初,刘晓光被任命首创集团掌门人,这成为他人生最大的一次转折。从政府官员到房地产商,从批地的人到买地的人,刘晓光曾带领首创从难以为继的国有企业到体量增长了将近200倍,发展速度比同类企业快一倍,甚至是北京国企利润排名第一的企业。

  不仅操心首创,把首创发展成为纵横地产、水务、金融三大领域,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集团公司。刘晓光操心的还有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的荒漠。2003年10月,阿拉善一望无际的荒漠让时任首创集团董事长的刘晓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让他立志要团结企业家的力量来拯救这片荒漠。他“威逼”王石、任志强,冯仑等参与他的治沙计划。2004年6月5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正式成立,近百名企业家参与,并发表了《阿拉善宣言》。

  截至2015年12月,这个组织已累计投入环保公益资金2.7亿元,在捐赠资金之外,这些企业家投入志愿服务的时间已经超过10万小时。这份付出的成果是44万亩以梭梭为主体的荒漠植物,1.5万亩公益治沙基地和节水农业示范基地。

  在这期间,他收获了业界极大赞誉,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接手首创集团的初期,他因担忧而经常失眠。刘晓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曾称压力最大的时候真想跳楼。

  2015年5月,刘晓光被证实身患顽疾,当着记者的面不断吃药。界面新闻记者在一场他和老朋友任志强参加的活动过程中,发现他整个人陷入台上沙发中,在沙龙讨论环节里精力似有不济。

  2016年7月3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记者用体型消瘦、脸颊深凹对他进行了描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他手脚有发抖、两脚间歇性点地的情况,这表明他身体仍然欠佳。

  刘晓光病重住院的消息是在2016年12月5日被任志强传出的,有消息称他这时已在朝阳医院急救,已昏迷34个小时。医生的初步诊断是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麦金森症和急性疱疹的季节性发作导致大面积病毒感染。他病重期间,一众企业家和地产圈大佬,任志强、冯仑、洪崎、阎焱、张洪涛等都在安排协助。

  在传出病重消息之前,刘晓光在2016年10月14日去阿拉善参加了当天月亮湖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开幕,界面新闻记者看到刘晓光当时“更瘦而且苍老”,在月亮湖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幕演讲时,他因为激动而长久语塞。这几乎是刘晓光最后一次公开参加活动。

  刘晓光最喜欢的一句诗是“人生苦旅踱步,终似一缕春风。”现在,这缕春风消逝,但这缕春风也会永存。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