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首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 > 正文
 

夏忠群:中国企业家的品牌战略必须全面的提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 17:00 新浪财经

  

夏忠群:中国企业家的品牌战略必须全面的提升

    品牌中国产业联合会于2005年12月18日在北京成立,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图为盛势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夏忠群。(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质量协会的指导下,品牌中国产业联合会于2005年12月18日在北京成立,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新浪财经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直播。以下为盛势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夏忠群在会上的精彩发言:

  夏忠群:各位下午好!

  刚才在贵宾室的路上,王永秘书长告诉我,跟我同台开圆桌会的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领袖,他非常实在的告诉我,每一个都比你牛。所以,我今天做点评确实有压力。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细节没有,我坐主席台不过五分钟的时间,大概过十分钟的时间我又下去一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会想,这个人怎么毛病,为什么我会下去呢?大家如果看到我的细节,你们还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我们前三位企业家发言时间比较短,第四位老总时间比较长,我下去这两次是要水,我们这组坐到主席台的时候,是第一组喝完的水,我们企业家每一个人很口渴。

  大家知道我们这个场合是什么地方呢?华侨大厦,我的印象是四星级的服务水平,最后把水换好是20分钟的时间,服务员把新水上来以后,旧水还是放在那里,试图下去。我提醒她把水拿下去,这是一个细节。我觉得这也看得出来,说明我们中国企业在管理、服务在整个战略水平跟国际上的差距。

  今天听了几位老总,包括第一场的老总,我听了一大半,听完之后我大概有这样一个想法。

  第一,如果我们真正想集中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学习。我们必须要把品牌内涵,品牌战略的精髓真正学到手,我们才能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使得品牌战略有效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解品牌,但是大家知道有一种情形非常可怕,真正给我们带来麻烦的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是我们认为这样原本并非如此的东西。所以在品牌这个东西我们首先要真正的理解到底是什么意义上的现代品牌。

  第二,基于这样一种全新的理解,在这样一种全新的背景下,我们打造品牌和采用的战略是一种全新的特点。

  刚才几个老总讲到了几个细节非常有意思。比如说,我们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涉及到传播和品牌塑造,但是现在全新的媒体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于是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新的媒体策略、培育新的品牌形象。刚才几位老总发言的时候,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里面,体现了现代传播新的要点。

  大家知道90年代以后提出一个新的品牌传播的概念叫整合营销传播,它最精髓的是传播理念的概念,它追求的是平等、资源、双向传播。刚才各位老总在讲的时候都提到这个问题,我们搞广告的老总上来第一个评价,今天有遗憾跟下面没有交流、沟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单向的交流。郭总在提的时候我们花很多的广告,才有一百万,这个过程中也是因为沟通的不是资源的,不是双向的。真正的调整需要在策略、理念方面进行彻底的调整。

  第三,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问题。

  也涉及到刚才我们谈到的品牌领袖概念,我觉得一个真正能够达到强势品牌的企业,它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团队,而这个团队一定有优秀的企业领袖。企业领袖最核心的

竞争力或者说它最有市场冲击力的因素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基于社会责任、道德层面很高的水平。

  刚才第一场的几个老总和第二场的老总都不约而同的讲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近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第一位坐在这里谈鸭脖子企业扩张的问题。刚才我们这里面又讲到,三万八和一万多块钱的差距问题,包括有一些不明白的钱不赚的问题,这样一些细节反映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企业家的道德水准、企业家的诚信,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在现代这样一个背景下面,真正能够实施有竞争力的品牌战略的企业,在企业内部能够有优秀的企业领袖,并且培育强势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把上面这三个要点综合在一起,在全新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家的品牌战略必须进行全面的提升。今天在来的路上我看到一个细节,在车的前面有一辆小奥拓,车的后面写了一条“别看小将来长大了就变成凯迪拉克了”,说明车主很乐观,以奥拓车基础是永远变不成凯迪拉克的。如果我们仍然以过去那样传统的落后品牌策略,试图在新的环境下打造新品牌也是做不到的。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