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晖:创新是我生命之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9:33 《商务周刊》杂志 | |||||||||
去年年初,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斥资1800万美金收购了留美博士胡晖以15万美元在中关村创立的海纳维盛公司,这种每天都在硅谷发生的事却让中关村上下震动不小。有人称之为“胡晖现象”,甚至中关村管委会专门召开了“胡晖现象高级研讨会”。中关村“养鸡”,为何让美国“取蛋”?原因被归结为中关村长期以来的投融资体制瓶颈。 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海纳维盛总裁胡晖认为,“胡晖现象”的启示是它近距离地反映
我算是很早出国的一批留学生。1984年,我考取了李政道先生物理联合考试的奖学金,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来到美国犹他大学继续深造,并在1989年取得博士学位。在GE工作了9年后,我觉得自己的技术路线已经走到了头,开始考虑如何利用自己所学干一番事业。 1999年的某一天,在与一位教授的聊天中,我们谈到了远程医疗图像传播的话题,这让我灵感突发——做一套软件,帮助医生利用电脑网络方便地获得三维和四维医疗图像。 于是,2000年6月,我在美国创立了Hinnovation公司。这时正值.com神话破灭,我的公司在美国融资遇到了困难,但通过先后三次努力,我们还是融到了100万美元。 考虑到在中国创业的成本优势以及国内市场的远景,2002年6月,我们以15万美元注册资金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创建海纳维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产品开发,而美国的公司主要负责市场运作。这步棋走得很成功,由于产品开发以及在美国市场开拓的成功,我们给竞争对手造成很大威胁,海纳维盛受到业内各国际公司的关注,其中包括纳斯达克上市公司Vital Images。去年2月,它们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并购了海纳维盛,包括我们的产品、技术和专利。 1800万美元出售一家技术创新公司,表面上看我们很幸运,其实是我们多年以国际化、专业化为核心理念不懈努力的结果。我曾经说过,“胡晖现象”就是抓住机遇,运用人才、市场、企业、资本国际化模式的一个成功尝试。 海纳维盛虽是小企业,却是跨国的布局,是有国际视野及经验的管理团队同高素质、低成本的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虽然我们在国内外都碰到了融资难及开拓市场等一系列难题,但海纳维盛一直采取的两线作战的方法,有利于我们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我们产品是远程医疗图像传播诊断与会诊系统。由于中国的网络医院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在国内开拓市场非常困难,这是我回国之前就已经意识的。但并不像外界一些人士所猜测的那样,我们只是为了利用国内低廉的研发成本优势来“借鸡生蛋”,我们的远景规划是一旦国内网络医院的系统发展成熟,能够更快地占领国内市场。 此前国内吸引外资多半是由于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低成本的“中国制造”,从这个意义上,外国公司高价购买中国人创造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标志着一个质的飞跃。更有意义的是,这一现象的不断出现会造就一批“知本家”——懂科技、懂市场、有国际视野,在将技术及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中,这批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我来说,赚得第一桶金比在创业中看着企业像孩子一样一天天长大所给我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小得多。现在我用这笔资金在国内选取了5家有潜力的生物医疗方面的企业进行“天使投资”,希望指导它们,并打造出一个对国际市场触角敏锐、运作高效、技术尖端的产业化平台。 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有些东西虽然有共性,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我自己也仍然在探索,在思考哪些模式是可复制的或者说可借鉴的,但是我认为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海纳维盛(Hinnovation)和我现在的公司的名字中都会有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对我来说,创新好比生命之源,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