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根:我是一个老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8:43 《商务周刊》杂志 | |||||||||
1983年回国的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冯长根是那一批留学生中的明星人物,他目前担任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等一系列职务。 在中国科协的办公室里,冯长根向记者表示,虽然担任了众多职务,自己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今年11月9日,冯长根的第68个博士生通过 回国后的20多年里,做了很多工作,只要是国家安排的,我都愿意做,当然这些也都是我自己一直想干的事。但是贯穿始终的还是教学。我从1991年开始带博士生,现在我的学生有许多也已经是博导了。 回国的时候可选择的工作很多,但我还是回到了母校。最终决定做教师,可能与我的经历有关。由于时代的关系,我的正规学校教育到初一就结束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学校都是十分向往的。 1975年,我还在机械厂当学徒,厂里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大家都不愿意去,我当时已经22岁了,但我立即表示我要去。大学毕业后,我又考了研,1979年研究生在读时,我又参加了公派留学考试。 对我来说,学校是最神圣的殿堂,教师是最崇高的职业。1986年我晋升为副教授时,我的英国导师格雷教授专门写信来祝贺我:“中国科学的未来在你们这一代人手上,如果你们的国家能给你们提供必要的机会,那么更加令人难忘的时刻就在前头。” 怎样让中国科学更快发展?怎样让国际学术界更多的了解中国?这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所以后来我开始参与组织国际会议,并逐渐参与一些行政工作。一般来说,做行政工作有利有弊,正面的影响是可以拥有更多资源,问题是占去一些时间。目前真正需要占用我时间的行政工作有两个,一个是科协,另一个是欧美同学会的工作。 我从2001年开始兼任科协的职务,科协的工作就是为大家服务,虽然是行政工作,但我觉得非常重要。我自己也是科研工作者,所以更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尽管不同学科会有些不同,但总体上来讲大家的问题都差不多,最主要的当然是政策环境和经费支持。 我曾深切的感觉到在国内独立研究的困难。我和许多回国人员一样,回国后的最大困难就是科研经费。回国刚2个多月的时候,我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了申报科学基金的消息。我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幸运的当年就得到了批准,这个项目就是我的第一部专著《热爆炸理论》。这个领域之前国内也有人在研究,我的工作是将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现在科技进步很快,而且我国的科技水平也相对落后,如何让科研人员更加方便的了解科技发展方向,以及通过学术交流,积累自己在科技界的价值,这两个方面是科协的主要工作。我们的会刊《科技导报》是其中一个平台,我是导报的主编,几年来我一直想把它换一个面貌,希望将来能成为中国的《自然》或《科学》杂志。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两个版本的工作,既能够使中文版对所有国内学者真正都有用,也让国外学者通过英文版了解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我们还编辑了定期向中央有关部门送阅的《科技工作者建议》,是让各级领导了解科技工作者的需要和建议。 目前科协下属有188个全国性学会,几十个科技社团,这些学会每年召开2万多个学术交流会。科协和科技部的定位不同,是非政府部门,会议经费多半来自参会人员的注册费,如果交流会质量不高,第二年可能就办不下去了,对这些会议的指导是我工作中很重要的内容。 行政工作对博导来说,当然会占用很多时间,但不会影响我的教学工作,估计将来很长时间我都会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我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博导,做到这个阶段,虽然在学术上会有成绩的积累,但也不可能有什么奇迹式的成功出现。十几年来,我保留了自己带过的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这是他们的脚印,也是我的脚印。每次看见这些论文我心里就非常高兴,也会更加激励我把后面的学生带好,把为更多科学家服务的工作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