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尹明善近来很郁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13:34 《商界名家》

  文/刘志明

  尽管高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但并没有给他从摩托车到汽车的行业准入带来来自高层政策方面的丝毫“方便”——不是尹明善没有力度,而全是汽车惹的祸。

  发誓要在2005年赶上汽车大集的力帆摩托掌门人尹明善最近很郁闷,原因是没有领到
汽车准生证。被媒体称作“汽车狂人Ⅱ”的尹明善,尽管高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但并没有给他从摩托车到汽车的行业准入带来来自高层政策方面的丝毫“方便”——不是尹明善没有力度,而全是汽车惹的祸。

  靠摩托车起家,有着18亿身价的尹明善,因为他传奇般的经历,因为他神话般的创业史,因为他对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卓越贡献,在给人们带来无数的惊喜之余,更令大家产生了太多的期许——秀才造反,10年功成名就,百年力帆,真的就此扬帆远航了?

  第二桶金遭遇十面埋伏:尹明善式智慧考

  增长有术,也有弊。一些在资本运营上频频出招的资本猎人,在令人眼花缭乱之后交上来的答卷,竟然是涂满了灰色。

  尹明善是个私营企业家。这个鼓吹家族制还能先进50年的“私铁杆”的最大特点是敢于向极限挑战:54岁下海;20万元起家,十载奋斗积累了18亿身家;自2000年起,年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内地50位富豪排行榜";65岁步入政坛;66岁又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大冒险——造车。

  艺高人胆大。靠智慧也就是靠头脑的聪慧,尹明善发现了重庆“摩帮”必然崛起的经济规律,然后大胆操盘,乘势而上,将摩托车一把火烧向全国,烧向海外,令日本车望而生畏,令国际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改变。

  然而,智慧的尹明善也面临了大考——力帆的下一把,玩啥?

  从2001年到2004年,除摩托车主业外,力帆先后涉足发动机、重柴动力、足球、期货、媒体、房地产、服装、酒类、矿泉水等产业,进行多元化扩张。

  四年间,力帆左突右杀,尹明善上天入地,结果是——遭遇十面埋伏。其中,最为成功的酒业“探营”,只因质量的一道硬伤便铩羽而归。

  同样是靠抢夺空白先声夺人,然后是靠贴牌推出产品,最后是依托摩托销售渠道卖酒,在力帆白酒正式上市的2001年底,首月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随后的3个月中更是一举突破1000万元,创造了酒业销售的一个奇迹。

  市场、产品、渠道,将这三样组合起来的力帆白酒旗开得胜。质量、信誉和服务,这里面任何一样出了毛病,都遭致一招棋错,满盘皆输的大败局。果然,仅是消费者一次举报,经省和国家两级主管部门监测为不合格产品的力帆白酒从此偃旗息鼓,尹明善遭遇滑铁卢。

  尹明善的出发点很明确,运用力帆品牌资源及强大的品牌辐射力,推行品牌行销战略,靠力帆品牌嫁接其它行业,打市场的空当,赚力帆的二桶、N桶金,走世界上优秀品牌延伸的道路,来个天女散花般的大丰收。

  但是,这里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第二是“乾坤大挪移”时那脚底下的功夫。说到底,企业多元化,试水可以,猛砸不成。因为例子明摆着,力帆在海外注册商标和公司,然后以外烟企业身份在国内进行贴牌生产,迂回进入国家垄断的烟草行业,但至今没卖出一包力帆烟。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兼容”其它行业的硬件,靠品牌输出就浑然天成,这样的成功先例太少,失败的陷阱则比比皆是。短短四年,从涉足到退出,从终点回到起点,以进入酒业为标志的力帆的“多元化突围”最终以全线收缩告终。

  在这一圈轮回里的尹明善,是个立定跳远冠军,但不是三级跳选手;是个勇气十足的“18岁小伙儿”,而远非老谋深算的常胜将军。原因其实很简单——同样是一夜暴富后的利令智昏,一如史玉柱等人昨天的作为。

  像李嘉诚那样在N桶金中游刃有余,尹明善做不到。除了客观上不允许这一条以外,主观上的差距是另一条。从塑料花到地产到银行再到实业直至互联网,那里面是一条“可持续赚钱”的合乎企业内部成长和业绩增长的“利润链”。而尹明善给我们看到的这种“增长”,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路径可通,没有辩证法的联系可讲。

  于是,尹明善错了。

  但是,他没有倒下。

  第三条路走入山穷水尽:尹明善式思维辨

  “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这句被朱钅容基所称道的话,是尹明善自创的座右铭。

  1992年的一天,当他站在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不足40平方米租来的车间里,向手下的9名员工宣布:我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发动机时,没几个人拿它当真。

  没有国企的资源依托,没有先入者的品牌优势,55岁入行的尹明善,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只有剑走偏锋:他没有重复其他小企业为大厂做边角料的老路,一开始就直指摩托车“心脏”——发动机的生产。尹明善的判断是:做摩托车尽管市场空间不大,但技术空间很大,创新空间更大,因此利润空间也不小。

  曾几何时,面对“摩托车行业将要成为夕阳产业"的预言,尹明善信心十足: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创新不断,制造业永远是不落的太阳。谈起未来,尹明善逸兴横飞:今后力帆将致力于摩托车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为适应世界环保潮流,目前力帆已生产出世界首台电喷摩托车,摩托车空调、摩托车防抱死系统、卫星定位、数字导航、车载手机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正在加紧研制。“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给摩托车装上一对翅膀。”

  然而,当人们为这位老企业家的“年轻”心态以及敢于创新的“朝气”所感动之后,尹明善式思维在创新中回归了保守。

  新思维,老行当。尹明善判断准确,尹明善胆识过人,一跃而成摩托帮主。

  新行当,老思维。尹明善穷途末路,尹明善无力回天,再次惨遭汽车红牌。

  2004年9月21日,尹明善宣称,在该年年底以前要推出重庆市首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

  向汽车行业大举进军的民营企业奥克斯,近日黯然退出了这一炙手可热的行业,此前涉足汽车业的波导也低调退出。然而,尹明善在民企造车转入低潮的关头,毅然率力帆果敢杀入,既令人钦佩其勇气,又令人担心其前途。对此,尹明善显得很是从容。他表示,其它企业退出汽车行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策略考虑。力帆的企业性格、产业资源决定了进入汽车行业会有良好发展空间。

  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单凭力帆的企业性格和产业资源,就决定进入汽车产业,这是不是有点太主观?而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空间,如果一不能从该行业的全球化资源大视角着眼、二不能从该产业的国家政策层面上着手,岂不是不客观?

  “先进的家族企业主”尹明善主观地设想,到2010年,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将年产微型汽车、客车各10万辆,骏马工贸集团年产卡车、工程车30万辆。换一个角度看,力帆汽车将在4年后达到年产50万辆以上的规模,并推动集团年产值在目前基础上翻两番,最终达到200亿元。

  善于设想的尹明善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掐着指头算账。做摩托时,他掐着指头猛算;做白酒时,他掐着指头硬算;做香烟、矿泉水、地产和服装时,他掐着指头瞎算;这一次,他算好了的是,就中国现阶段而言,不少企业达到2万辆的生产规模就能过得挺滋润,远远低于汽车的盈亏平衡点是年产30万辆的规模。

  会算账的尹明善还有一个高招儿,就是将摩托车论斤卖。这一次,他将摩托车和汽车一起算,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市场上的汽车如果说是50块钱1斤的话,将来很可能就是20块钱1斤。”

  善于设想的、会掐着指头算账的、要做“20块钱1斤”汽车的尹明善坚定地认为,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轿车最终会像摩托车那样实现产量和出口双料世界第一,在时间上中低档车只需用5到8年,高档车也许要用30年。

  到这里为止,我们都无权指责尹明善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第一,企业是人家的。第二,人家想想有什么错?第三,这样的想法没准儿却能使力帆再创辉煌呢!

  但是,主观想象如果和客观实际发生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脱离,后果是什么?

  这是个老掉牙的论调。但是,对眼下许多中国企业家来说,不是太有新意吗?

  结果,就是国家汽车产业的一个制度性规定,就将尹明善的全部如意算盘即“尹式假说”打入了另册。

  第一基因添加多染色体:尹明善式人格论

  施瓦辛格竞选州长,

皇马全球掘金,电视主持流行反串,
超级女声
的短信投票挖到了富矿。于是,尹明善玩起了足球,而且越玩越大。尹明善开始从政,而且乐此不疲。

  尹明善的第一种身份是力帆集团董事长,这是他的第一基因。增加了那么多的染色体,如果能为力帆企业的赢利奠定基础,何乐而不为?

  但是,先是力帆足球的败落,再是力帆汽车没有进入国家目录,这两件事情反映出来的是一个问题——企业家的人格特征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

  倘若尹明善凭自己的“省部级”领导人身份为力帆汽车进入目录做些手脚,第一,那不为他的人格追求所允许;第二,关乎一个国家产业政策的事,恐怕是只有像国外的财团才能染指并一定是所谓的黑幕。

  既然如此,尹明善的“步入政界”为了什么?

  无利不起早,这是句被批评的话。但是,MBA中将“企业家是价值的创造者”作为第一条使命,说的是——赚钱和持续稳定地赚钱,是企业家的天职。

  如果我们抛开尹明善的“动机”不谈,单是他从政的时间安排上也有问题。力帆,正在巨大转型中面临千钧一发之际,力帆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不可多得的成功案例之一,尹明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因为他同时肩负企业和公司的使命而变得极为神圣的时候,他却辗转于文山会海之间,徘徊于从政和经商之际,获得了的“边际效应”是否回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个人选择、志趣和价值取向,已经平添了“公众”的“公社”的和“公共”的性质,尽管他领导的是个“私企”。

  “尽管我有那么大的企业,我现在大概是拿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参政议政,三分之一的时间经商,一般地讲,星期一到五的白天基本上是参政议政,晚上和星期天、星期六还可以处理一点商务"。当尹明善面对媒体侃侃而谈到这些话时,我们听着的人却难以“侃侃然”起来。

  再来说力帆足球。

  2000年8月,尹明善以5580万元买下寰岛足球俱乐部,改名为重庆力帆。媒体称之为"尹明善拎着钱箱杀进甲A"。尹明善承认,投资足球,是与他希望重庆人民可以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以及他本人对足球文化的热爱有关,当然也有重要的商业考虑。

  2003年12月底,绝不言退的尹明善斥资3800万收购了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的中超参赛资格及22名球员,尽管人们对这招借壳还魂毁誉参半,尹明善毕竟将重庆足球带回了中超。

  在足球场上大把烧钱的力帆,最近遭遇了造车的“资金短板”。当融资成为瓶颈,在足球上继续投资是否明智。而如果力帆汽车上市,遭遇球队的输赢与

股票的收售两头施压的尹明善怎样抽身?其结果是,一方面,足球的商业化运作不会和尹明善的社会责任感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即使足球和汽车双赢,足球和汽车哪个轻,那个重,不是要分个清楚明白吗?

  2004年,是中超元年,也是重庆力帆的轿车元年。买壳,造车,力帆掌门人尹明善誓将足球产业与汽车业进行到底。然而,中超豪门烧钱运动愈演愈烈,玩了三年多足球,花费超过两亿的力帆能否承受?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已达123家,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力帆投身造车运动有几成胜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走上省级领导岗位的民营企业家,尹明善从政的业绩如何?

  我们在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对尹明善式的人格特征却感到了特别的熟悉——好大喜功的传统文化遗传,尹明善并没有躲过。这位年轻时被打成右派、年过不惑才落实政策的另册人,这个曾当过大学老师、出版社编辑,做过书商,年过半百开始创业,花甲之年跻身亿万富豪;在干部应该退休的年龄又当选省部级高官,人生境遇充满传奇的“历史性老人”,尽管他自己一再声称“永远18岁”,但透过他沧桑的脸庞,我们还是读到了一种无奈。

  尹明善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身上的文化人特质。一个通晓古今的文人,一个靠文化产业起家的商人,一个将足球和摩托车“玩飞了”的文化巨将,人们之所以对他抱有更多的期待,是希望他比那些“没文化”的“老粗商人”走得更远。然而,尹明善至少在过去和现在,没有满足人们的期待。于是,我们只好把希望的目光再一次放远,对尹明善再善良一些,把批评和期许同时送给他。

  编辑/孙海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