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高强 用行动说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18:01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 刘俊

  如果不是因为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高强或许不会有今天的高位。在调往卫生部之前,他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官员,从河北省财政厅的副处长、副厅长,到财政部副司长、司长,再到副部长,他在财政系统工作过的时间加在一起将近30年。虽官至国务院副秘书长,但是公众却很少在媒体上听说过这个人,偶尔在电视露面,也往往都是以陪同人员的身
份出现。

  没有俊朗的外表,没有特殊的身世背景,没有曲折的从政经历,也没有丰富的表现欲望。是“非典”让高强的仕途发生了重要的转变,2003年4月他突然被调到卫生部任常务副部长,两年后的4月27日,他被正式任命为卫生部长。

  在高强的脸上,我们注定只能看到一种表情:紧张。每次在镜头前出现时,他总是眉头紧锁、神色严峻,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在进入卫生部将近900天时间内,几乎每隔一段时期,就要经历一起新的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于高强——这位卫生系统的门外汉而言,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高调化解危机

  如果说两年前的“非典”把高强推到了风口浪尖是身不由己的话,那么,后来发生的一连串突发性卫生事件,已让他慢慢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变。

  “非典”平息不久,2004年1月,

禽流感又不期而至。一时间,人们谈“禽”色变,“恐鸡症”也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开来。

  为了消除老百姓对于吃禽类食品的恐惧,高强一改往日低调的行事态度,一方面在电视上公布禽流感已经得到控制,而且在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流行;一方面亲自大啖鸡肉,以证明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可以放心食用。

  当时是2月9日中午,卫生部机关食堂,高强手举红烧鸡腿对着摄像机镜头摆了一个很好看的姿势,然后用力地吃下一大口鸡肉,边嚼边不无调侃地说:“我今天为预防禽流感做出了‘重大牺牲’。”原来他已经有三十年没吃鸡肉了,不仅鸡,鸭、鹅、鸽子等所有禽肉他都不吃,“夫人生肖属鸡,自从结婚后,就再也不吃鸡了。”

  这可以说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高调曝光,此事让民众对卫生部和高强本人产生了更多的好感。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2005年,高强也努力让这种好感得到了延续。无论是“安徽泗洪疫苗”事件,还是“四川

猪链球菌感染”事件,他都是在事发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工作,看望病员。两起事件,他都强调要采取公开透明原则,向社会公布发病感染人数。

  在猪链球菌危害最严重的资阳调查时,高强还提出:“虽然病因查明了,传播渠道清楚了,如何防治的办法,大家也都知道,关键就是如何落实。保护大家生命安全是头等大事,比什么都重要。”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无形中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

  改革事无巨细

  在为应对突发事件随时做好准备的同时,对包括艾滋病等众所周知的卫生难题上,自高强到卫生部后,政府干预也比以前明显加强了许多。

  在2003年,中国将为农村地区以及城市经济较为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治疗,2004年9月,卫生部在全国各级疾病防控中心建立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这是艾滋病在中国流行10年来,官方第一次全面介入这样的活动。

  高强在艾滋病问题上积极的做法很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今年6月14日,正在北京访问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皮奥特博士向高强颁发了防治艾滋病特殊贡献奖。

  相比较这些具体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制度层面的管理和建设显然要更为根本,也更迫在眉睫。

  从疫情报告制度到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再到部长信箱的设立,高强事无巨细,而且无论什么都本着务实利民的心态去操作执行。2004年7月,卫生部的官方网站增设了公众服务的功能,具体体现在设立的两个信箱上,一个是部长信箱,一个是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社会举报信箱。

  “这两个信箱分得不是很清,功能互混,但很多人有问题还是希望能跟部长直接反应。”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告诉《时代人物周报》,高强当时特别交代过他们,收到群众来信后要及时给予反馈,要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只要不是无理取闹,就要做到有函必答。

  在邓海华的印象中,迄今为止,高强做出过亲自批示的有两封来信,都与

医疗改革有关。

  一个喜欢用行动说话的人

  高强的母校是中国人民大学,那里历来被认为是培养中国高官的摇篮。按照人们常规的思维,能做到这么高级别的官员在学校里肯定也是个活跃分子,而高强却并非如此。

  “他不太愿意参加抛头露面的事,学生会、班委会,他都不参加。”在高强的大学老师杜厚文眼里,他是个给人感觉很平常的学生,甚至有些与世无争。

  杜厚文老师记得,文革期间学校闹得天翻地覆,学生们分成两派,高强虽然也参加了,但表现不很突出,“他遇事很冷静,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高强的大学同学董寿昆也这样评价他:“说话比较谨慎,不会随便说话。”

  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普普通通的学生,如今却掌管着中国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这是杜厚文当时所没有想到的。

  但如今回过头去看时,杜厚文又觉得一切都有些理所当然,而且有据可寻,这个“据”就是高强在大学期间所流露出来的那种低调、踏实、稳重的性格。杜厚文觉得这些都是决定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性格决定命运。

  稳重的高强在财政系统工作了30年,以如此深厚的财政资历进入卫生部,中央或许也有着多重的考量。只是,高强低调的处事态度却是一以贯之。除了“非典”期间的记者会之外,人们很少看到他在电视上公开讲话。在今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六、七月份,出现在镜头前的高强总是面色凝重、行色匆匆,却鲜有现场表态。这就是高强,一个喜欢用行动来说话的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