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钟伟:两种性格融合的郭树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16:19 《英才》

  口述•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整理•本刊记者 王颖

  在形象方面,能够给我留下记忆的企业家很少。留下记忆的,不是衣着华丽、讲话狂妄,就是身边有很多保镖前呼后拥的企业家。

  但是,现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他谦和的态度却在我头脑里打下了很深的烙
印。

  第一次见到郭树清,是四五年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一个论坛上。我看到一个衣着整齐、长相清秀的人,很安静的坐着,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位青年学者。

  等到他发言时,我才知道他是外汇管理局局长。一般官员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很多官员讲话时喜欢下结论,不爱说过程。而郭树清神色温和,讲起话来条理清楚、言语简洁明了,完全没有某些官员与学者交往的态度。

  我在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时候,非常关注细节,因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存在于蛛丝马迹之中。如果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拿着筷子指着别人,再高级的学者、官员,我都会认为他的素养有问题。

  中国经济学奖有一个21人的委员会,郭树清是评委之一。我还记得有一次开会,那个会场比较小,郭树清没有往第一排坐,反而很自然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上。

  像这样谦虚谨慎的态度,经常能在郭树清的身上看到。但郭树清并不是永远都这么温文而雅。在内部的会议上他一言一行却表现得很强悍,尤其是在一些具体细致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树清到建行一上任,就拿下两个分行的行长。

  如果拿郭树清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作一个对比,他们俩的共同之处就是在得出结论之前都很谨慎,不同之处是一旦得出结论,周小川即使遇到再大的阻力他也会坚持,而郭树清的工作作风虽然也强硬,但他可能更擅于随机应变,遇到阻力时他一般会说,这件事情我明明考虑得很周全,为什么执行的过程中就遇到很多阻力呢?一层意思是说:我错了,我应该退下来。另一层意思是:我是对的,但是实施此政策的时机还没有到,所以我也应该退下来。

  果敢与谦和,这两种性格就这样融合在郭树清的身上。

  配料

  企业家形象的四种病态

  口述•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整理•本刊记者 王颖

  我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第一类,企业家个人形象超越企业形象,甚至让人觉得企业不再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像王石,个人形象非常的鲜明。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记住了企业家的光辉形象,忘记了企业。

  第二类,企业家过度曝光,使得商业味道过浓。这类企业家形象与企业结合得很紧密,企业的知名度也因企业家的高出镜率而水涨船高,但是否美誉度会增加,就很难说了。

  潘石屹就是一位很会利用媒体的企业家。他每次在媒体上露面都很明确,并不是在为自己做广告,而是在为他的企业做广告。

  第三类,企业家个人很有亲和力,企业形象也不错,但形象不够鲜明,不能从一大堆的企业家中脱颖而出。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评选十大经济人物,但我们看到的是,企业家出场都是西装革履,问题的回答也都是非常程序化的、符合大众预期的答案。

  这些企业家特色不显著,我们不能将这个企业从同行间勾勒出来。这一类企业家以及企业在公众中留下的印象是很模糊的。

  第四类,企业家不为人熟知,他们保持着刻意的低调,但在同行中却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像浙江、福建的一些民营企业家,他们以及所在的企业游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这样做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有利,但也可能丧失一些机会。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