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黄毅诚:青山在 人未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7:01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黄毅诚:青山在人未老

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 丁凤园/摄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作为能源机构变迁的最佳见证者,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对新机构能源办冷静中有期待。已经成为历史的能源部,将是能源办最好的前事之师

  作者:本刊记者 陈玉洁/文 丁凤园/摄 页数:

  在缺失十几年之后,2005年5月,我国统领能源领域的专门机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
办公室(能源办)成立,这是自1993年能源部撤销以后,首次成立的部级以上综合能源管理部门。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与能源部成立之初一样,能源办也面临总量缺失、利益失衡的能源困局,能源办能否破解困局、运转自如,能源部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黄毅诚,原能源部部长,能源部机构变迁的最佳见证者。20年前的风云历历在目,说起能源部,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颇为动情,“能源部成立是非常契合时机的,只是改革有阻力,不太顺利罢了。”他不无遗憾地说。

  6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见到了黄毅诚部长。虽然年事已高,黄部长依然精神矍铄,谈锋甚健。用黄部长的话是“人老了,但精神还年轻”。

  正是因为有颗年轻的心,黄部长始终关心着中国能源工业,经常到各地走走看看,也经常给有关领导同志写信,为中国能源发展献计献策。“这些观点和看法,不管是对是错,都可以给当政的同志们作为参考。”黄部长对能源工业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黄毅诚在基层企业工作过30年,又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工作过20年,是德高望重的能源界老领导、老前辈。谈起能源,黄部长滔滔不绝,煤电油等方方面面都能开出具体药方;谈起能源管理机构,黄部长冷静中有期待,“希望能源办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起到应有作用,为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能源部前尘往事

  如果说能源部曾作为中国国务院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那么作为部长的黄毅诚就是这次改革最直接的历史见证者。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能源部的改革试验并没有进行到底,但能源部做了许多有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黄毅诚在能源部成立之初提出的“四管三不管”(管政策、管规划、管服务、管监督,不管企业的人、财、物)方针,似乎仍然是政府改革的落脚点。

  虽然能源部已经成为历史,但能源部成立与撤销的反反复复,对今天的能源办都是前车之鉴。“不管是成功的还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些经验都是宝贵的,对今后我国能源工业发展都会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黄毅诚说。

  能源部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各种各样的争议之中。当时除了电力行业直接并入能源部以外,石油、煤炭两个部门都对能源部的成立不支持。

  在黄毅诚所著的《能源部1988-1993》一书中,黄部长披露了能源部来来去去的整个过程。

  1987年10月中旬的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作为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揽子方案,能源部面世。12月20日,中央决定由黄毅诚、于洪恩、王涛、蒋心雄、史大桢组成能源部筹备组,黄毅诚任组长。

  1988年4月初,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国务院的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新组建能源部,并任命黄毅诚为部长,史大桢、胡富国、陆佑楣任副部长。与此同时,成立了三个正部级公司——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当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能源部上报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能源部成立当年,全国煤炭供应十分紧张,上海有时存煤只够用一两天。拉闸限电也很严重,北京拉闸甚至拉到了元帅家中。正是能源供应的紧张,要求煤炭也成立一个全国性公司,甚至要求恢复煤炭部的呼声开始出现。

  随着电力成立了五大公司,电力体制改革完成。按计划,下一个改革步骤就是要把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分成几个地区性公司,成立一个煤炭企业联合会。按原来的要求,这项动作应该在1989年拿出一个方案,1990年以前完成。但是当时阻力很大,老煤炭部的一批领导同志,不断联名写信给中央,提出要求恢复煤炭统一管理机构。“由于出现了两种声音,我们压力很大。”黄毅诚回忆道。

  由于先后成立了正部级的兵器工业总公司和电子工业总公司,要求成立全国统一管理煤炭机构的呼声又高了起来。得到几位老的工业领导的支持后,原煤炭部20多位老部长再一次联名上书要求恢复煤炭部。

  1993年,在中国能源管理历史上,是一个转折年。这一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能源部被撤销。直到2005年,中国再没有设立部级以上的综合能源管理机构。

  在能源部取消以后,国务院有关领导这样评价:“能源部这几年工作是努力的,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是有成绩的。煤炭原来全国供应十分紧张,现在市场已经缓解了3年。电力建设5年新装机6000多万千瓦,是世界少有的。但由于关系不顺,调节手段不足,很难把煤、电、油、核工业组织起来。”

  这些问题今天的能源办将同样会遇到。

  能源新政要务实

  正是因为有切身体会,老部长黄毅诚对于新的能源管理机构表现出了更多的冷静,也有更深切的期待。

  “能源办成立前,中编办的领导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建议,就在发改委内成立能源总局,能源总局可以是正部级,由发改委副主任兼任局长。由于隶属发改委,没有分权的问题。如果独立出来,什么权力都没有,能有什么用。”黄毅诚说。

  他表示,现在成立的能源领导小组,总理是组长,副总理是副组长,规格很高。实际上不成立这个领导小组,涉及能源的事情,总理照样可以召集研究。 因此,不能对能源办寄予太高的希望,不能指望能源办在一夜之间把所有问题都解决。

  但是,不管怎么说,今非昔比,黄毅诚希望能源办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希望起到应有作用,为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能源办成立是好事,但是黄毅诚表示,“机构本身只是个形式问题,形式影响内容但不决定内容,关键看你怎么管。”

  他表示,今后能源管理部门尤其要多出台一些政策,包括一个合理的、可以操作的规划,来指导能源建设。并且,这些举措必须具体化,防止大而化之和沦为“空政策”。“只靠原则性的东西解决不了中国的能源问题。”老部长说。

  今年3月,发改委能源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时,请黄毅诚这个老党员、老能源部长谈能源问题。虽然有一段时间没在具体岗位工作,但黄毅诚对能源问题的见地依然一针见血。

  他表示,能源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能源的问题主要是没有长远规划,能源问题不能看得太近,方针、政策、思路都讲得很好,也很对,但和实际怎么做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能源到底怎么发展,道理讲了很多,但缺少实际措施。

  “我在能源部当部长的时候,1990年组织编了一个到2050年的能源规划。15年过去了,现在来看,有些东西已经变化,需要改进了,但是起码看到了2050年。有了计划还不行,还得落实,并且定下的方针政策不能随便改的。”他说。“我国要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均装机1个千瓦必不可少。将来中国人口要达到15亿,人均装机1千瓦,要装15亿千瓦,15亿千瓦装什么得想清楚,要用数字说话。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能源发展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道路。”

  比如前段时间国务院专门讨论了煤炭问题,都讲的是道理,但能不能解决煤炭问题,不一定,因为缺少具体的政策。黄毅诚现身说法,讲了个自身的例子,他说:“1983年全国缺煤很严重,当时煤炭企业的工资总额按人头算,我提了个具体措施——吨煤工资含量,即煤矿的工资总额等于产量乘以吨煤工资。当时试验了两个矿,效果非常好,1985年全面推广,煤很快就多得运不出去了。就这么个措施就解决了问题。讲一千条道理、原则,不如一条具体的措施。一个措施就解决了从缺煤到煤多的转变。”

  神华能源缺乏宣传

  最近,能源界除了能源办成立这件大事以外,神华能源上市也颇为引人关注。

  6月7日,被称为“今年全球最大IPO”的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88.HK),在经过一周的认购后,以接近招股价范围下限的每股7.5港元于6月15日在香港主板挂牌流通。投资者的平淡反应,使其预计的集资总额从原定最高283亿港元降至230亿港元。香港市场超额认购仅约10倍,国际配售部分的超额认购也只有5倍。与2003年中国人寿(2628.HK)171倍、中国财险(2328.HK)135倍的超额认购相比,逊色许多。6月15日,神华能源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更是跌破发行价。

  黄毅诚与神华集团颇有渊源,其一手组建的华能公司下属精煤公司是神华的前身。对于神华在香港冷遇,黄毅诚颇抱不平。“神华上市不太理想,原因是没有宣传。应该多请外国媒体、投资者去神华现代化的神木东胜煤矿看看。人家不是不认同,而是我们宣传不到位。外国对我国煤矿印象不好,因为老出事故、死人。但是神木东胜公司的煤矿,安全水平超过美国的煤矿。神东煤矿不仅是中国最先进的煤矿,也是世界最先进的煤矿。”

  黄毅诚提供了一系列数字为佐证:2004年神木东胜煤炭公司人均年产煤炭超过2.6万吨,超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先进采煤国人均年产量,超出国内煤矿人均年采煤效率70多倍,而矿区煤炭百万吨的死亡率降到了0.01,美国是0.027。

  “我们煤炭安全的问题主要是机械化水平上来了,人的素质没上来。靠农民工挖煤挖不出现代化,靠农民工挖煤挖不出安全。而神东公司挖煤都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目前在神东井下一线工作的职工,大多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青壮年职工而非农民工。神木东胜公司所属榆家梁煤矿一年生产1000多万吨煤,只有250个人,而峰峰矿务局,年产量也是1000万吨煤,在册人员63000人,还有3万离退休职工。为神华公司留住人才的就是分配制度。” 黄毅诚说。

  他表示,美国、英国的煤矿改革,把效率差的,落后的都关掉,而我们只有资源枯竭了,煤矿才关掉。只要资源不枯竭,煤矿都能活,活得好、活得坏都能活。今后开矿就要开效率高的矿,像神东公司一样,一个矿年产一千多万吨,高度集约化。

  工资上去,人的素质才能上去,煤矿安全才能上去。他说,“国家准备拿出500亿元用于煤矿安全,我看这不一定能解决安全问题。因为安全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设备问题,而是人的素质问题。”

  为能源发展献计献策

  对于目前我国能源的具体问题,黄毅诚也一一开出“药方”。

  “现在火电的问题是要把煤耗降下来。”他说,按2004年的数据,发电煤耗每千瓦时降低1克,全国一年就能节约200万吨煤。要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来。

  但是,光搞煤电也不行。煤电不能超过6亿千瓦,而且是效率高、烧煤少的机组。按照总装机15亿千瓦计算,如果减去3亿水电等其他发电,其余12亿千瓦都用煤电,一年需要30亿吨煤,这么多煤就是能挖出来,怎么运过去?能运过去,环境能否受得了?

  核电发展也为曾任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副组长的黄毅诚关注。他说,核电大盘子已经确定,要进一步提出“如何装”的方案。发展核电有多种途径,但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成本低。另外要引入竞争机制,不能只让一家办。

  石油的主要问题是勘探不足。东部找到的石油不到理论储量的一半,西部只有百分之十几。

  除了煤、电、油,我国还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

  黄毅诚介绍,我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1990年,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比较可靠的资料是,我国陆地上10米高度可供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53亿千瓦。10米高度,只能安装微型风机,而现在600千瓦风电机组的塔架高都有50米,理论上50米高度的风力资源比10米高度多1倍,在新疆、河北实测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这样,我国陆上5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力资源为5亿多千瓦。现在,大型风机的高度可达100米,这个高度可利用的风能更大。世界上公认,海上的风力资源是陆地上的3~5倍,即使按1倍计算,我国海上风力资源也超过5亿千瓦。所以,我国的风力资源是丰富的,远远超过可利用的水能资源(3.78亿千瓦)。

  黄毅诚

  1926年10月生于湖北枣阳。1939年3月参加革命,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在河南确山参加新四军,后调赴延安中学、延安大学及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建国初期曾任东北工业部机械局沈阳第一机械总厂第二分厂厂长、第二机器厂副厂长、哈尔滨电工四厂t副厂长,领导了我国第一台2.5万、5万、10万及20万千瓦汽轮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1951年至1955年赴苏留学,进修汽轮机制造技术。回国后,历任一机部四局技术处副处长、哈尔滨汽轮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一机部电力设备制造公司总工程师,北京重型电机厂厂长兼总工程师。1979年调任国家计委综合局副局长,1982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主管能源、交通和基本建设,参与组织制定了国家“六五”、“七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创性领导了我国节能和压缩烧油工作,组建了华能公司。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出任国家能源部部长,领导编制了能源工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八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7年11月至2003年9月任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现为中国能源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能源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能源的问题主要是没有长远规划,能源问题不能看得太近,方针、政策、思路都讲得很好,也很对,但和实际怎么做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能源到底怎么发展,道理讲了很多,但缺少实际措施。工资上去,人的素质才能上去,煤矿安全才能上去。国家准备拿出500亿元用于煤矿安全,我看这不一定能解决安全问题。因为安全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设备问题,而是人的素质问题。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