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机奢华起来 小玩意儿成为身份象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4:12 国际先驱导报 | |||||||||
装饰手机、蓝莓和iPod已经成为潮流,那些镶嵌着奢华配饰的高科技产品成为新的身份象征物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你厌倦了设计草率、风格单一的手机外观?你看厌了iPod的单调的白色外壳?你想让自己的手机不仅实用,而且可以彰显个性和品味?现在,一些大的时尚品牌可以满足你的这种需求,蟒皮外壳、水晶外壳以及其它各种漂亮的高科技产品的外部配件
39岁的丹尼丝·洛是一位经常在美国、香港、瑞士三地穿梭进行商务旅行的空中飞人,她说:“对随身携带的高科技产品进行外部装饰成了一个潮流。在去年,iPod的白色耳机很酷,但今年很多人都开始用白色耳机,我只好改回去用黑色的——黑色耳机更配我的黑貂皮iPod套。” 纷纷介入这一领域的时尚界巨头有很多,Kate Spade、Marc Jacobs、古奇、路易·威登、迪奥、以及Juicy Couture等品牌都开始为昂贵的手机和iPod定制外壳,由设计师精心设计。手机制造商也闻风而动,三星、诺基亚等手机品牌,也开始和知名设计师合作,为手机设计风格独具的外观。诺基亚的最近生产的8801,甚至开始使用日本音乐人扳本龙一的音乐作为铃声。 小玩意儿成为身份象征 “冷酷的”“矫饰的”“累赘的”“令人惊艳的”无论你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这些风格独特的高科技产品的装饰配件已经在市场上出现,高科技恋物癖们正对此津津乐道。 LV的三种皮纹款式的iPod皮套一面世,就备受瞩目,成为高档商场里被问及次数最高的商品,虽然定价与一部20G的iPod价格差不多,但在台北没多久就卖到缺货,全球各地也掀起抢购热潮。Fendi品牌的知名设计师卡尔·拉热-费尔德推出iPod专属皮套,也得到了众多iPod使用者的青睐。 从知名设计师设计的限量版手机到由巴西昂贵木料、不锈钢和18K黄金制成的手机外壳;从Gucci设计外观的iPod到缀满祖母绿的Treo 650智慧型手机,这些产品的外观和价格都远远超越了此前奢侈手机的象征——由奥地利水晶品牌Swarovski的水晶包裹着的一款手机,这款手机曾经因为帕里斯·希尔顿等明星的追捧而名声大噪。 电子消费网站Engadget.com的编辑部主任赖恩·布洛克说“人们已经开始通过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品牌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品位,这种身份的象征曾经是名牌服装、汽车,现在换成了随身携带的高科技产品。” 以往在那些便携式的高科技产品中,手机曾是被装饰、被升级的频率最高。但是现在,Treo 650智慧型手机、黑莓手机、便携式PlayStation、iPod等产品也开始更换外壳,频频升级。 尼科尔斯,34岁,是纽约一家公司的创立者,该公司专门负责为高科技便携产品进行手工装饰:他们给笔记本电脑配上黄貂鱼皮,给手机换个毛皮外壳、嵌上珍珠。“我们发现,大部分的顾客想要装饰任何产品,包括那些知名品牌。他们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想要他们的手机富于个性。”美国洛杉矶的35岁的海伦·卡斯蒂略只用了一小时,就在一家给手机换肤的专业店里,用水晶和人工钻石装饰了自己的手机,现在她甚至想不起来自己手机原来是什么牌子的了。 富人的时尚暴政 对随身携带的高科技产品添加个性化设计,近年来开始风靡。在上世纪90中期,当手机非常昂贵还不普及的时候,仅仅拥有一部手机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尽管那时手机的外形都非常难看。但随着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的附加配件进入市场,定制个性化手机这股风潮开始发端。 这股风潮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从亚洲传到北美,最开始都是给手机换不同颜色的彩壳,之后开始更换铃声。但这种风潮在北美真正风靡还是在去年,因为一些迷恋名牌的拜物名人的推动,也得益于一档名为“Pimp My Ride(MTV频道的一个节目,会把烂车改装得又靓又酷)”的节目的走红。现在定制个性化手机有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选择,包括手绘的手机外壳、水晶键盘、带有个性签名的屏保、黑暗中可以闪光的耳机以及貂皮iPod外套。 这股风潮正成为让普通人无法容忍的时尚暴政。号称天价的VERTU手机(在美国最高售价达到2万美元,在中国的一款售价也高达12.5万元)机身材料昂贵,全手工制造,包裹着黄金、镶嵌着红宝石和蓝宝石。这种手机尽管奢华,但在功能上和普通手机并没有天壤之别。只是,这款昂贵的手机和那些缀满奢华配饰的高科技产品一样,可以完成这样一个功用——在平民社会中,为力图同普通人有别的精英们提供一个心理支点。 赖恩·布洛克看清了他参与其中的这股风潮的本质,对其进行了反讽:“人们喜欢卖弄随身携带的时尚玩意儿。这种奢侈风习正好迎合了电子市场的本质——急速更新换代,一切都是朝生暮死。尽管这些玩意儿很奢华,但是它们的主人两年后仍会将其淘汰。”(哑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