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消费奢侈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9:27 CCTV《中国财经报道》 | |||||||||
红宝石和白金制作世界最贵凉鞋价值150万元。 价值10亿美元的世界最豪华游轮“玛丽王后2号”。
重达478克拉的天价蓝宝石,价值100万英镑。 主持人计渝:在上海的一个别墅区,最贵的一栋豪宅曾创出1.3亿元的天价。别墅拥有13座岛屿,每户私家豪宅完全独立,家家都有私家游泳池、游船码头、保龄球道和网球场等;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向外人炫耀的不是他在西雅图华盛顿湖附近的造价7500万美元的豪宅,而是他饲养的一头鲸鲨,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就生活在他家的墙壁上。够奢侈吧,你一定会问,在中国,都是谁在消费这些奢侈品呢?一起去看看。 在宾利北京的一家店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座奖杯,上面写着全球销量冠军的字样。这里的负责人介绍,宾利汽车素有英国皇室御驾之称,宾利在北京的这家店从2001年开始营业,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了60多部车。在中国市场,宾利的总销售量是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这些数据均超过了目前的日本。 宾利北京销售经理吴江说:“如果有的人再问我,中国市场好吗,真的,就包括我自己都会说这句话,那你觉得拿赛特看一看,连宾利都来到中国市场,你认为中国市场好不好。” 吴江说,在这里售价最低的一款宾利车也要488万元。支撑如此高价格的是宾利品牌的名气和制作工艺,很多人买宾利就是看中了它能量身定做的唯一性,而他们的客户80%以上来自私营企业,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车款很多都是一次付款。 宾利北京销售经理吴江说:“他就是通过汽车可能会达到一个提高公司形象的目的。” 如果说,动辄几百万的豪华车多是用来提高公司的形象,那么一些名牌的服装服饰则往往被认为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北京的王府饭店,号称奢侈品集中的地方。10多年前,这里还只有一家化妆品店,如今,楼上楼下三层却云集着数十家世界名牌的专卖店。 迪奥北京区域零售经理刘志娟说:“在王府的第一家店应该是路易-威登店,它是1992年开的第一家店,到现在的发展,几十个品牌陆续进入中国,我想就是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市场。以我的了解,真正在中国有利润的品牌很少,那么大家可能都是看中了五年或者十年之后的中国市场。” 几乎每家名牌店的销售人员都表示,他们的客户绝大部分是成功商人,他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讲究穿戴的品位。与此同时,有经济实力消费这些奢侈品的,还有月薪至少在2万到3万元的外企白领,在中国良好的销售业绩让更多的外国奢侈品巨头看到了商机。 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荣誉执行代表刘钊说:“整个全世界的的经济这两年不是特别景气,但只有亚洲的这种奢侈品也好,精品的这种市场,虽然它的市场份额比较小,占全场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全世界的,我想这些企业,那些名牌企业,它们都看上这个市场,所以发展越来越大。” 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团——法国LVMH集团由于看好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该集团旗下的“路易威登”箱包连锁店已在中国开设了13家分店,不久还要在北京和哈尔滨各开一家。来自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2%,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新财富》通过对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代理商的采访与调研发现,这些奢侈品品牌近两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他们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因此预计,中国将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最大买家。 主持人计渝:有人给奢侈品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它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叫“非生活必需品”。 在中国,消费得起上百万元的奢华族还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商人、演艺圈人士。可现在不断加入其中的普通人却让奢侈品的消费一族有了新定义,是什么呢, “月光族”(每月都把薪水花光)、“新贫族”(收入不错,却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百万负翁”(总处于负债状态)。这听着都挺悬的,那么,这些大胆的消费群体又是怎样来消费奢侈品的呢? 李小姐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两年前她用当时的工资买回了一件1000块的体恤衫,这是她第一次买名牌服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历的增加,她的薪水由每月2000、3000元涨到了5000、6000,而她对大牌的服装和包也越来越迷恋。有的时候看到喜欢的,不管价格多贵也要把它买下来。 李小姐说:“做业务这些来讲有可能一个月会拿很多佣金,这种收入很刺激你,当你拿到一笔钱的时候你可能不知道怎么用了就会买一些奢侈品。” 在李小姐的衣柜里,挂着不少价格不菲的国际品牌服装。她最贵的一件衣服就是这件看上去并不太起眼的裙子,价格是8000多元,可直到现在她一次也没有穿过。 李小姐说:“因为我觉得它很像礼服,我觉得有一些晚宴或者是婚礼什么的可以穿。一直没有找到机会穿,但是我觉得是必备品必须有。” 李小姐说,名牌服装,名牌手表,这些东西让她在很多时候都更加有自信。 李小姐说:“最首要的还是身份吧,有一种身份的象征,像有的时候像你出席一些商务上的一些会议,一块手表可以抬一个人的气质,所以我就会买很贵的手表。” 尽管这些名牌都价格昂贵,自已买得时候也常常要咬牙,但消费奢侈品,李小姐也算了一笔账。 李小姐说:“拿LV这个包做例子,九千块钱买一个包,我可能会用六年,普通的包更便宜但是不一定用那么久,很钟爱这一个包,一直在用它,天天在用它肯定不会是这样了。” 记者在国贸、燕莎、王府饭店等奢侈品牌专卖店采访时得知,经常有“很年轻”的女孩和男孩到这些店中购物,而其中以女性居多,很多人甚至已经成为店中的固定客户。上海一家媒体前不久曾对江浙沪3地1289名网民进行了一项关于奢侈品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受访者愿意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为此更曾有过特意存钱的经历,受访者在奢侈品上的人均年消费达到22062.8元。更有调查称,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大部分消费者为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比欧美普遍超前5年。 主持人计渝:为了购买奢侈品而不惜透支消费,现在这样的月光族不是少,而是越来越多了。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约为2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而近半年来,有关“奢侈品”的各类活动也频频“光临”中国。5月,首届国际顶级时尚品牌高峰会在上海举行;6月,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奢侈品展览登陆上海;7月,复旦大学决定推出研究奢侈品和时尚产业的MBA项目;10月,奢侈品的全球性盛会——每年在摩纳哥举行的国际顶级奢侈品展览也将在今年驾临上海,再次拉开奢华的大幕!有人不禁要问, 中国真的已经到了消费奢侈品的年代了吗? 在五六十年代,能拥有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对很多中国人看来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新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像金利来、皮尔卡丹、人头马这样的品牌开始进入国内,高消费之风也不断涌起。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我们回想十几年以前我们在大街上很少看到有人用路易威登包,有人用香奈尔的香水,或者是有人开宾利的车,或者劳斯莱斯车,那时候北京进来一个劳斯莱斯车大家议论好几天,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在大街上随便可以看到非常好的劳斯莱斯或者宾利车,为什么这样,我们国家现在很多人现在已经认识到的,或者已经可以消费起这些奢侈品了。” 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人群目前已达到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中国私人财产超过千万元的人数约为30万;中国目前银行的个人储蓄余额约12万亿元,这12万亿元的80%为20%的家庭所拥有。这些家庭似乎都具有消费奢侈品的能力。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奢侈品永远是少数用的,绝不是大众化的,就是少数人在任何过程当中都是只有一少数人或者一部分人才能消费这些。 今年6月份,世界顶级奢侈品展在上海开幕。据称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奢侈品大展。10亿美元的私人飞机、根据客户要求每年只造4艘的价值3000万美元的私人豪华游艇、近500万美元的兰博基尼跑车,尽管有些实物无法运抵现场,但仅图片和电脑展示便足以让被邀到场的2000位中国富人大开眼界。人们发现, 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高级时装几乎一件也没有,手表、香水、烟草参展商更是少之又少。做为业内人士,国内推广奢侈品的《时尚》杂志的主编梁朝辉说,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奢侈品的观念还停留在服饰服装香水手表等这些个人用品上,最多再加上豪车,而在欧美国家,人们对奢侈品的理解却远非这些。 时尚杂志执行主编梁先生:“在欧洲你问他什么是奢侈,什么是奢侈消费,他们会认为第一全家旅游,住最好的酒店。旅游是第一的嘛,第二他们会认为房子,第三是车,名车一定要豪车,一定要定位分明。” 由于经常有机会到国外去参观、考察,他对欧美等国家的奢侈品市场有更多的了解,他认为目前中国并没有真正迎来奢侈品消费时代的来临。 时尚杂志执行主编梁先生:“正因为我们1.3亿个基数吸引了庞大的国外的奢侈品商来中国投资,这种环境下就造成了我们满目都是奢侈品,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国家奢侈品的能力就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状态,而是我们基数大。” 梁朝辉说,目前中国高档奢侈品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25至35岁的年轻人,这与欧美国家40岁到70岁的消费人群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年轻人消费奢侈品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过了使用价值。他们对奢侈消费的迷恋和虚荣膨胀,让许多人为之担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浮躁,这样的话就造成我们社会浮躁,一代一代影响影响年轻人也浮躁,年轻人也认为钱来得太容易了,互相攀比。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审美,所以我们还是觉得这个社会应该协调,不要穷奢极欲。” 周孝正认为和谐的社会才是美的,我们不希望富的富穷的穷,虽然平均主义并不美,但是贫富差别过大也并不美。他说对待奢侈品的态度必须本着以下三个原则,一就是对奢侈品的消费要有辩证的认识,奢侈品的概念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理解;其次对奢侈品消费的行为不应该过分渲染;最后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消费奢侈品和 “省吃俭用”之间并不矛盾。 主持人计渝:斯坦福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曾试图用基本生活的考量标准来区分奢侈与生活必需品的区别。他说在美国,穷人的房子里有浴室和洗手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美国式的生活必需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奢侈。这样看来,是否奢侈还是相对的。不管怎么说,奢侈品消费是一种个人消费行为,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则是一种社会消费理念,这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我们现在不就在提倡节约吗。昨天的节目里,我们设立了浪费举报台,希望大家能对身边的浪费行为进行监督,许多观众给我们发来了短信,有的还发来了照片,这是北京一位观众在三环路上拍下的,他说,这些花儿是非常漂亮的,但是你知道这美丽背后的代价吗?去年三环路绿地铺好,花都种上以后,市政部门又进行热力、天然气工程施工,园林部门不得已将绿地又拆除重建,为此浪费了400万元。的确,这种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现象我在路上也见了很多,节约要从不浪费开始,希望有关部门在进行工程施工前要做好规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感谢您的收看。 记者:胡旭萍 殷洪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