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中产时尚 > 正文
 

李满龙:坚守古典的拓荒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20:01 《财经时报》

  李满龙,先后师从张梧、陶纯孝等单簧管名家。2000年起受聘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系萨克斯管指导教师。2005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木管比赛中,李满龙的学生竟包揽专业组前6名,业余组前4名,业界称奇。

  □ 刘冬

  在山西晋城,这个西部三线城市,中央音乐学院李满龙师生的萨克斯专场音乐会上,Paul Agericol Genin的《西班牙主题与变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格什温的《一个美国人在纽约》被萨克斯用古典方式演绎,地域的偏远与演奏形式的古典形成奇异的反差。这种景象即使是克劳德·德朗哥也会感到惊异。

  事实上,当这位法国当代最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大师来到中国时,他发现的一个奇迹是,李满龙和他的学生们正在成为一群中国古典萨克斯领域的开拓者和坚守者。李满龙,这位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个开设萨克斯专业的教师,正默默地影响着十数万的人去聆听古典萨克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人对萨克斯的欣赏品味。

  把流行还原为古典

  把大众流行还原为古典,还需要从教育起步。中央音乐学院在2000年,由院长王次火召亲自主持设立了萨克斯管专业,这是古典萨克斯在中国起步的一个平台。李满龙可以与包括法国的Daniel Besnier、日本的须川展也和美国的Eric Nestler等世界顶级大师们在一个平台上对话。

  在商业演出市场远没有成为古典萨克斯的推广动力的时候,李满龙带着他的学生们到广州、深圳甚至长冶、晋城这样的三线城市去演奏教学。2001年,由李满龙作为指导教师的中央音乐学院萨克斯四重奏团成立,这个国内少有的专业古典萨克斯重奏团,活跃于全国的各个舞台。实际上,正是依靠这样的坚韧,中国现在已经有近12万人在学习和演奏古典萨克斯。

  消除隔阂

  在所有管乐器中,萨克斯可能是最没有“古典”意味的一种乐器。因为诞生得晚,使得它在传统的管弦乐团编制中“排无生肖”,在音乐厅露脸的机会大为降低。

  这种1840年才由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乐器,更因为它在流行音乐和JAZZ中担纲的角色,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天生演奏流行曲风的乐器。

  肯尼·G更是把萨克斯带到流行器乐的颠峰。这位不甘于只做一名乐团萨克斯手的长发西雅图年轻人,甚至还参与了投资星巴克咖啡店,把他甜美精致得如“摩卡”咖啡般的萨克斯流行音乐和咖啡一起带到全世界。

  谁会做商业的助推器

  如果仅以市场价值来判断,古典萨克斯当然只是小众的欣赏品味。学院派人士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古典萨克斯与流行、JAZZ间的隔阂越来越难以消弭。

  李满龙说,古典萨克斯管演奏与流行、JAZZ的演奏区别,最主要在作品创作结构形式及表现形式不同,声音控制的要求也不同。前者需要演奏者在对作曲家的作品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丰富升华,在声音上力求音色的柔美、结实、淳厚。而后者则带有很大程度的即兴色彩、创作色彩,在音色控制上又极具个性化、张扬化。

  如果说JAZZ是一个魔术杯子里的水,每次流出又流回,都有新的形状的变化,古典萨克斯则是茶杯里的风暴,音乐的元素经由显示、排比、组合、发展,推向一个个张力的高峰,温婉而有节制,给人回味的空间。

  李满龙改编了大量的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巴赫、亨德尔、维瓦第、马切洛等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在萨克斯声中重现了奇异的色彩。

  其实,李满龙们也是幸运的,中国在经济上的复兴也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复兴,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复兴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伴随经济繁荣而爆发出的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非常相似。对高尚音乐的追求成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标签。他们对古典主义的坚守也正契合了这个多元时代的需求。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