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子丁家小院的改造命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09 《财经时报》 | |||||||||||
从故宫东南角一拐弯,就是南池子,它在历史上曾是紫禁城的一部分,作为官署和库房重地,是一块不能随便出入的重地,直到民国时期才开禁,逐步发展为居住区。 家住南池子普度寺附近的丁爱,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生活在皇城根下的幸运者。 丁爱的家是标准的三进院,原来都是丁爱家的,后来南池子改造工程,在中院北方
丁爱家的房子很不错,经过专家考证后是很不容易留下的完整的四合院之一,夏季都不用开空调。丁爱说,“当时市规委画了红线,红线之外都变成2层小楼。南池子原来属于北京25片保护区其中之一,现在也是部分推平了,建起了2层小楼,虽然是表面看起来是四合院结构,灰色风格,实际上是钢筋水泥,毫无风貌可言。” 丁爱认为现在胡同是整齐了,干净了,“但是外国人来了却说,我们没得看了!不应该再拆了。现在说老城改造讲究‘微循环’,但不应该让开发商来微循环,那样只能不断破坏,他们对古都风貌没有认识,但恰恰是北京旧的胡同构成了北京的历史!” 丁爱掐掉手中的香烟,显得异常激动,“三千年的沉淀,所有这些绝对不是开发商眼中的破烂房。对待缓冲区更是如此。不能说碗有一个缺口,碗就不是碗了,就该打碎了,扔了!二环以内都应该保护,现在说的缓冲区其实太小了。” 丁爱的不满其实是南池子改造争议的延续,这种争议在去年召开的世遗大会上达到了顶点,当时在苏州的北京市文物官员是压力最大的。“今年缓冲区这样顺利的通过,也是与当时媒体的不断报道分不开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文物专家透露。(胡劲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