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高端生活 > 正文
 

玩LOMO是为了炫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5:06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杨时旸

  日前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首次LOMO摄影展,展览云集了来自全国数千幅LOMO摄影作品。策展人阿羚接受了本报专访。

  《财经时报》:举办这次展览的契机和原因是什么呢?

  阿羚:我们LOMO CHINA成立了一周年,各地的朋友们都很支持。而且LOMO摄影这门艺术在中国发展得很好,我们觉得是时候做一次展览了,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们更好地了解LOMO摄影吧。

  《财经时报》:举办这样的活动,其资金来源如何呢?

  阿羚:我们和展览的举办场地有合作,柯达公司也有赞助,那些胶卷桶就是他们赞助的。另外这次活动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我们自己筹集垫付的。我们会在展览中发售一些LOMO摄影画册以及一些周边产品,希望能有所回报。

  《财经时报》:现在在中国喜欢LOMO摄影的主要是哪些人群?和国外有什么区别呢?

  阿羚:因为LOMO相对来说还是挺费钱的,它毕竟需要用胶片。而且这种机器的功能单一,所以其实性价比并不高。在国内玩LOMO的大多是25岁以上的收入稳定的人群,像医生、律师,还有互联网、媒体的从业者。和国外也差不多,我们一般也会奉劝别人只有当你真的喜欢LOMO的时候再去购买,如果只为了赶时髦,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后悔的。

  《财经时报》:LOMO精神在你们看来意味着什么?

  阿羚:我们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不标榜,不喊口号,但是我们要炫耀”。LOMO精神就是自由、随性和打破框架。

  《财经时报》:目前中国大概有多少人在玩LOMO?

  阿羚:现在我们的会员有五六千。目前中国发展得比较平稳。全国玩LOMO的人目前还没法统计出具体的数据。因为相对来说,LOMO的价格比较高,所以能一直坚持的都是非常喜欢的,将来LOMO肯定有更好的前景。

  何为LOMO

  一种独特的相机品牌,当然如今它还代表着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个古怪的名字,来自于一个有着军方背景的光学工厂——列宁格勒光学机械学会。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工厂几经变迁重组于1965年,最终定名为LOMO。这种古老的看似傻瓜机的相机还有着神秘的历史,据说它是50年代时苏联专门为间谍制造的微型相机。因为它独特的镜头设计,便使得它对于红黄蓝三种颜色异常敏锐,所以拍出的照片也就鲜艳无比。这台毫不起眼的设备,1991年被一个去布拉格旅游的学生带回了维也纳,从那以后它竟然成为了欧洲文化艺术圈的新宠,在欧洲掀起阵阵热潮并逐渐向其他国家蔓延。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