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三国》话沧桑(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22:29 新民晚报 | |||||||||
上海版的连环画本《三国演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初,绘制成第一册《桃园结义》诞生之日起,直至最后一册《三国归晋》收尾,一册一册地集腋成裘,累积为六十册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冬去春来,足足走了七八个年月路程。那年间为了打造这一套书,汇集创作力量有数十人之多,有赖于上世纪之初,始创中国连环画本的“上海滩”的土壤中,培育了一茬茬人力资源。五十年代,上海解放初,这批画本作者,刚脱胎换骨于民国,还残留着历史的印记。在画作技艺上,有着三类不同的“血脉”。第一类是民国“老连环画”
五十年过后,再回首审视六十册《三国演义》连环画本这个平台,《三国演义》画本为中国连环画,打造了一个“长明不灭”的系列品牌。五十年来传薪一代代读者,至今还在阅读它,为连环画本文化,作了积累至今不衰的传统保留书目。从市场经济视角说,五十年来《三国演义》连环画本,创造了多少“满盆满钵”财富?还是本业的一位老社长版画家说得在理,“连环画本是坐稳屁股吃饭的,要善待作者”。他深知创作画本甘苦。 这套六十册《三国演义》连环画本,有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参展于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中,一展中国连环画本的风采,被授“荣誉奖”桂冠,为国增光。中国连环画本被重重抹上了一笔亮丽的彩虹,写进中国连环画史册。 这部连环画本,竟然还流传到国内最高领导层,被赞赏是传播历史知识最好载体。这个文化现象,不得不归功于,那年实行了“稿酬制”。稿酬制,不吃大锅饭,画稿,按质论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解决了大锅饭中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提高了画本作者的劳作积极性。 “天有不测风云”,平地起了风雷,五七年那场“大鸣大放”深化到使人难以意料的反右斗争、反右倾,批判文艺不反映火热的“天斗、地斗、人斗”生活,背离了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等等。试行一年左右的稿酬制也随之戛然而止。接着调动支援外地,未走的带着户口下乡劳动锻炼的正牌“下放干部”。很多画家正值壮年,就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连环画创作也陷入了停顿,至今想来仍感十分可惜。(王亦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