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场 > 正文
 

大学生为何难找工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7:46 第一财经日报

  牛智敬

  这不是一个今年才出现的话题,只不过这两年更明显而已。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舆论大概给出了两种解释:一是扩招太多了,供大于求;二是大学教育存在问题,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第一种解释的确是现在的大背景,因为“产业化扩招“,大学生在经历了自习室争抢后,四年后开始大量争抢饭碗。

  第二种解释,在我看来,不过是企业不想招人的另外一种说辞。中国大学教育近10年来一直在向社会靠近,真正做学问者并不多。以往不少外商投资企业不是照样在大学里招到了合格员工吗,现在的中层哪个不是这样的教育背景呢?现在说大学教育不行了,有把包袱完全扔给大学的嫌疑。

  为什么大量的大学生很难找工作?我们不妨先将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一分析。

  2004年,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19.2万家;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45.6万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40.6万家;私营企业198.2万家;其他内资企业6.2万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5.2万家。

  200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51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967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975亿元。

  两组数据,简单对比,数量最少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成为利润大户,而作为吸收就业最大比重的私营企业则均摊利润寥寥。

  这两年,由于煤、石油、电力等资源价格的调整,造就了对这些资源垄断的国企利润不断集中。而另一方面,作为

能源上升的承受者,大量民营企业不得不接受资源价格的攀升,提高成本。由于成本难以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利润下降的必然后果便是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大量企业不景气,劳动力市场必然紧张。受到能源价格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单位就业39%),而这恰恰是就业市场最大的吸收者。

  所以,打破央企垄断,实现资源价格充分市场竞争;企业转型,技术革新已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编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