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满眼鸟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2:31 中华工商时报

  每次回到乡下,都是满眼新鲜。走在沿河的一片林子里,女儿眼尖,一抬头,看见鸟巢,欢喜得跳起来。青青水杉,如剑指天,树顶上果然有一个鸟巢,女儿说,看上去很像一个拼音字母“i”。走几步,又发现一个。再接着,林子里便有更多的“i”。这样的寻找和发现,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充满了游戏般的乐趣。可是她还是提出了疑问,怪不得城里没有鸟,都飞到乡下来了?

  鸟巢确实多得令人惊讶。当我们回到家中,远望水杉林,简直是一片鸟巢世界!一个接一个的小黑点,缀满树梢,密密匝匝,错落有致地排布在树林的顶端,看上去像一张音符跳跃、旋律明快的五线谱图。是谁说过,鸟窝是村庄额头上的美人痣?抑或是大自然给予和谐生态的勋章?一个小黑点,就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鸟之家。树林上空,一只只鸟儿,喜鹊,布谷,鹧鸪,或者白鹭,飞翔于空,伴随着婉转啼鸣。旧邻们看出了我们的惊喜,却显得习以为常,说,一到夏天雷雨季节,大风刮一夜,第二天早上,林子里尽是掉下来的小鸟,一捡就是几斤哩。

  父亲忙着去找人打牌。可是转了一圈,空手而返。一个庄子上,竟然凑不齐四个牌友。年轻人都进城务工去了,剩下的多是老人孩子,有的举家进城,干脆闭门上锁,偌大的一个庄子,有好几个都是“空巢”家庭。如今农村确也如此,农民们洗尽泥腿,像一只只鸟儿,飞进城里,安家落户。乡村显得更加空旷,鸟儿便成了那一大片林地和麦田的守望者,任由飞翔,就连我们小时候喜欢的上树掏鸟,现在也无人问津。人少鸟自多,也就无足为怪。

  人到城里安家,鸟在乡间筑巢。我不禁羡慕这些鸟来,多好啊,大片的河流、庄稼,可以栖身的绿树,还有少许的人烟。城里呢,确也热闹,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因为过度的拥挤,城市像一个腹部日渐隆起的孕妇,房子越盖越密,愈建愈高,仍然显得紧张和拥挤,价格还在一路攀升。感慨随之而来,在乡间的阡陌之上,满眼鸟巢;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是满眼鸟巢一样的楼盘。

  鸟恋于巢,人于故乡,大约也是如此罢。最为狭义的故乡,其实就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家园———就像鸟巢,一片不大的空间,储存着我们的童年与欢乐。故乡,更多是的一种精神上的情感召唤所在。母亲坐在厨房的老灶前烧火,嘴里喃喃地说,房子旧了。老屋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开始一日日折损,墙壁上满是裂纹。过世多年的五奶奶家的房子,早已倾圮,只剩一截齐腰的残墙破壁。故乡的老屋,只有在我们归来的几日,才显出往日的生机与热闹,待我们走后,又复归沉寂,像一只空空的鸟巢。

  闲下来的父亲,去看屋后的几棵水杉树了。树是他亲手栽植的。唐朝诗人戎昱在《移家别树》中写道,“千种庭前树,人移树不移”,原先的细枝嫩叶,如今变得粗壮茂盛,逾房越顶,笔直地往上窜。仰头一看,上面竟然也藏着一个鸟巢!父亲笑起来,哎哟,老家的院子,倒变成这鸟的新家了……

  (19H4)记者:   -金鑫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