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空跳伞 勇敢者的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0日 17:2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杨时旸

  身穿跳伞装,从3000米高空跳下时,一种把握自我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一种如鸟儿般自由的轻松感,一种能与蓝天为伴的博大与自信油然而生。这些富于创新与挑战精神的高空跳伞者,已把飞翔当作实现梦想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高度是3800米,准备跳伞!”座舱门此时已经打开,教练员对初学者下达命令。这是许多跳伞者初体验时记忆最深刻的一幕,然后就是耳边呼啸的风声,天旋地转,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地在眼前扩展开来,伞打开的瞬间,所有的恐惧、担心都一扫而空。

  “我感到最自由的时候,是身穿跳伞装,从高空下坠。”这是一位高空跳伞者的最真实体验。

  勇敢者的游戏

  “站在机舱口看着天空的感觉真是太好了。跳下去的时候,你才体会到什么是失重,就像宇航员的感觉一样,自己什么都控制不了,你想做的一切只能通过伞去实现。”张怡泉说这是高空跳伞给他的最直接的感觉。

  作为国内第一家跳伞俱乐部的创始人,张怡泉和其他那些把爱好变成事业的人一样,自己就是一个高空跳伞迷。

  “如果你没体验过,就不可能知道在高空跳伞是一种什么感觉。那是一种自由的感觉,所有的方向感都是相对的,那种自由只能在天空中才能体会。”张怡泉说起这些时显得很神往。

  从没体验过跳伞的人想想就觉得可怕,不过其实从飞机跳出数秒后,下落速度就会变得恒定,感觉到的只是悬在空中的轻飘感,虽然只有几秒或几分钟时间,那种自由自在却是在地面无论怎么都体验不到的,每个人都会找到一堆形容词,“酣畅淋漓”是被用得比较多的一个。

  将爱好变成事业

  张怡泉曾是一名专业跳伞运动员。1985年,14岁时他被选入了专业跳伞队。

  “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是跳伞,就觉得能从飞机上跳下来,肯定特好玩。”张怡泉说。在那个连国人坐飞机都是新鲜事的年代,年轻的张怡泉却有了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权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他告诉别人他在跳伞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原来你是伞兵啊。”张怡泉就和人家解释,“我和军队没什么关系。”

  退役后,张怡泉和大多数人一样,上大学,进公司,做生意。跳伞成了他在心里挂念的东西。

  有时候,张怡泉也会和几个喜欢跳伞的朋友聚在一起,利用自己以前的关系去专业队的场地跳几次过过瘾。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成立一家跳伞俱乐部的想法在他心里慢慢酝酿成形。

  于是,张怡泉和他的伙伴开始试着在网上发帖子。没想到,立刻就有人联系他们。“很多人报名,但都是外国人。”张怡泉说,“其中我的几个朋友是瑞典人,他们每年休假的时候都会特意飞回本国去跳伞,他们是真正的发烧友。在中国就是找不到地方跳伞,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和其他运动不一样,高空跳伞涉及到飞机、塔台指挥等等的设备。而在中国目前来说,相应的管理条例还是比较严格。“我以前专业队的队友现在很多都是这个运动的主管,所以成立这个俱乐部我知道每一个程序都需要怎么走,这一点别人不清楚。”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专业经验和热情,张怡泉开设了国内第一家跳伞俱乐部。

  跳伞是个贵族运动

  目前,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基本都是外国人,而这些会员大多有着非常多的经验。所以针对他们,张怡泉说俱乐部有着另外的安排。“对于这些会员我们就会商量,他想选择多高的距离,有什么其他的要求,我们会有个性化的设计。”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基本的培训周期为七天。费用大致在每人15000元人民币,从零开始教授跳伞的基本要领。“我需要这些参加培训的人员为我提供相应的健康证明,我会为他们安排每天的课程,培训合格后我们会颁发一个认证书,然后你才可以真正到高空进行跳伞。”张怡泉说。

  当记者问及七天的周期是否太短时,张怡泉说,“如果是把跳伞作为一项休闲活动,那么这个训练也不用太长的时间。然后要做的就是决定你做多高的跳伞。有的初学者一般就做800迷圆伞,这都是最简单的。有的高级玩家可以跳几千米的高空,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跳伞也是按照不同的高度收取费用的。以千米的高度为计算单位,一千米起跳也不过就几十美金,而在中国则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据张怡泉介绍,在国内购买伞具,价格从几千元人民币到几千美金的都有,但是通常情况下,俱乐部的成员大多还是会使用俱乐部提供的伞具。“并不是说,你使用最昂贵的专业伞具就是最好的,因为对于一个没什么经验的爱好者来说,专业的设备有时往往还会起反作用形成伤害。

  高空飞翔的梦想

  在欧美国家,跳伞俱乐部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一个大型的俱乐部往往拥有自己的场地以及系统的指挥设备,而其他的小型俱乐部则在需要的时候租下那片场地。这种共用场地的合作方法可以减轻很多运营的费用,从而这个运动的费用也会下降很多。

  就在最近,美国跳伞协会的负责人和张怡泉取得了联系,他们希望能够一起合作在北京推广这个活动。“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比如说要进行哪些最初的准备,包括整体的预算,他们都会比我做得更准确。但是我自己有这么多跳伞运动的朋友,推广起来就更方便,毕竟这个圈子不大,如果真的能合作,会非常好。”张怡泉说。

  除了把跳伞运动很好地推广开来以外,张怡泉还想着能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去培养几个真正有实力的选手以俱乐部的名义去参加世界锦标赛。“在国外也有这样的先例,一个俱乐部也可以拿到很好的名次,我的俱乐部如果真的能够参赛,也算是对跳伞投入这么多年感情的一个回报吧。”虽然张怡泉已不再是专业的跳伞运动员,但是他还是有着这样的梦想。

  链 接

  另一种空中飞翔

  与高空跳伞这个在国内还属于小圈子的“贵族运动”不同,另一种空中飞翔——滑翔伞运动却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

  在中国,北京、上海、武汉、济南等地都有自己的滑翔伞俱乐部。北京赵美源的

大羽滑翔伞俱乐部是国内第一家滑翔伞俱乐部,也是人气最旺的一家。

  当年,赵美源爱上滑翔伞之后,只是想找个办法可以让自己一直名正言顺地玩下去,于是就自筹经费开了一家滑翔伞俱乐部。没想到的是,这个主意让他逐渐由一个玩家的身份变成为了老板。用他自己的话说,“把爱好当成职业其实还是挺残酷的一件事。”

  现在的他不但要担任教练,参加比赛,组织活动,还要负责运营。换句话说,当他在天空飞翔的时候,他脑子里想到的不仅是蓝天白云的自由,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俱乐部更大更好地运作下去。

  滑翔伞之所以可以发展得比较快,和它本身的特点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在大多数人看来,同样都是在天上飞,可能滑翔伞和高空跳伞只不过是两个分支而已。但是,在圈子内,这两者之间却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

  从技术上说,滑翔伞的技巧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且对于地点的要求要比高空跳伞随意很多,只要有一个合适的高坡和合适的天气就可以自由飞翔。而高空跳伞最起码要有专门的飞机和专用场地。所以,很多喜欢高空跳伞的人或多或少都认为滑翔伞有点业余性质。

  如今,赵美源的滑翔伞俱乐部已经拿过亚洲锦标赛的团体第三,世界级别的法国Nordic公开赛男子第四、女子第三的成绩,这对于发展这个运动没多久的中国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

  无论是高空跳伞还是滑翔伞,这些玩家参与的初衷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求在空中自由翱翔的乐趣,人们可以在天空放纵身心,那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寻求心灵出口的一个方式。就像赵美源说的,“俱乐部就是一个部落,人们聚集到这里,可以找到一个释放孤独的出口和交流的平台。”这样的状态在今天也许奢侈到只能在天空才可以找到。(杨时旸)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