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伊莎贝尔:“我们都需要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21:03 经济观察报

  张晶

  最初看到伊莎贝尔·希尔顿(Is-abelHilton)这个名字出现在中国媒体上,是作为《生活》杂志的海外特约专家。当时扉页上的介绍是,英国皇家国际关系学会会员,研究中国和拉美的著名学者,《纽约客》、《时代周刊》、《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报刊的专栏作家。那是2005年底。

  随后不久,她做了对她而言意义更为重大的一个决定——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关于环境问题的中英双语网站——“中外对话”,致力于“直接对话和追寻解决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环境危机的途径”。

  除了专业人士撰写的中英文稿要翻译外,这个倡导“对话”的网站,自然也开放给公众在网站平台上发表评论与回应,而这些文字,也全都需要志愿者翻译。因为,“达到完全双语的内容,是保证中外交流的基本条件。”

  “中外对话”隶属于开放信托联合会(OpenTrust),后者是一个设立在伦敦的教育慈善机构。在网站的顾问委员会上,会看到这样一些名字:马军(环保主义者)、潘家华(社科院可持续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定康(牛津大学校长)、克里斯宾·迪克尔爵士(前外交官、环保主义者)等等。“这些人有的就是我的朋友,他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你要知道,我在英国是非常有号召力的。”伊莎贝尔笑着讲。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伊莎贝尔第一次到中国是1973年。“那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中国”,一心想着学习中文的她,反而同时要“学农学工”。“那时候虽然苦,但也很有趣,因为我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她先后在北京语言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学习了近两年,就回国加入了《每日快报》,成为了一名特稿记者,随后又协助创办了英国著名的左派报纸《独立报》。她曾像一个战地记者一样,先后到达美国、欧洲、南亚、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等国进行报道,后来还成为了BBC的资深主播。

  因为记者的职业身份,她很早接触到网络,并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时代对人们接受知识的冲击。“网络是一个好平台,但如果中国人不懂英文,或者英国人不懂中文,就很难交流。现在对中国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种语言上的障碍就像是一堵墙。如果能够让不说对方语言的人得以交流,交流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气候变化、环境问题,人们就可以学习,相互讨论,可以试着理解对方的立场。”

  但是她发现,现有网站中并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双语网站,很多NGO网站的英文版或者中文版,只是部分内容的摘录,“我们的双语网站是完全同步的。所有中文都有英文,所有英文都有中文。译员的地位是平等的,不会存在以哪种语言为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再次来北京,是为了寻找合适的人和她共同完成这个决定。语言能力强,善于沟通,对环境问题感兴趣,这三点加起来,名单上备选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当伊莎贝尔对他们说,“这件事没有人做过,我也不知道要进行多久,要做到一个什么程度。你们愿意放弃现有的工作来加入这个网站吗?”这些人看了看她,只是说了一句,“祝你好运”。“他们都很出色,但是让他们放弃工作,看上去有点‘疯狂’。”伊莎贝尔笑着说。

  幸运的是,她最终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伙伴。汪捷向她推荐了当时在央视工作的易水。这个一度在打工子弟小学支教、为很多环保NGO义务做翻译的女孩,曾经向汪提起,有过辞去工作做义工的冲动。巧合的是,易水的英文名,正是“Lucky”(幸运)。“她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好运,通过她,网站汇聚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网站运转越来越顺利,事情也越来越多,Lucky也觉得这是自己出来做fulltime(全职)的时候了。”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