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都提到过“《四库全书》加上底本共有八部”,那么第八部《四库全书》何在?难道除了历史记载的七部外,还有一部不为人知的底本吗?
这其中的原因就要从征书的过程说起。
乾隆下达征书令之初,很多嗜书如命的藏书家不愿意把珍本善本献给朝廷。为了鼓
励献书,乾隆规定献500种书以上者奖励一部《古今图书集成》,并专门做出承诺:书抄录完毕后一定发回本人,不影响个人收藏。乾隆甚至表示,献书量大的收藏家,可以在书上加注御批,然后发还本人。这些措施果然有效,一时间,藏书家纷纷献书。
然而,令藏书家始料未及的是,乾隆皇帝自失其言,直到《四库全书》成书后,献出的书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部书回到藏书家手中。
原来,《四库全书》从乾隆38年开馆编纂到乾隆52年完成,3000多种底本经历了14年的流转,经过了无数编纂者和誊录者的翻阅,已经破损严重,有的甚至丢失;而且,在征书过程中,乾隆帝还做出了禁书的决策,把不利于统治的书籍毁掉。这样,从民间征集到的书籍根本无法完璧归还。
乾隆52年,乾隆皇帝考虑到北四阁《四库全书》都藏在皇家园林,不方便北方士子阅读,打算再抄一部供北方士子阅读。可是十多年的人事变迁,乾隆皇帝的统治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国库已经无力支持四库馆再抄写一部《四库全书》。这时,有人上书乾隆,建议不如把从民间征集到的3000多种原本收拾整齐,按照四库的编排送进翰林院,供北方士子阅览。进退两难的乾隆皇帝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这3000多种残破的底本也就是俗称的第八部《四库全书》。
底本送至翰林院之初,管理极为严格。可是到了清代末期,管理逐渐松懈。于是,一些翰林院官员监守自盗,陆陆续续偷走了很多珍贵的底本。
到了1900年,《四库全书》的底本遭到了灭顶之灾。当时,与翰林院一墙之隔的英国使馆藏匿了很多欧洲使馆人员,成为义和团的攻打对象。战乱中,有人向翰林院扔了一支火把,顿时火光冲天。人们在火光中乱成一团,《四库全书》的底本散落在地,任人践踏。有些人看见了这些装桢华丽的书籍,抱之而奔。天亮后,翰林院一片废墟,底本毁之殆尽。
如今,《四库全书》底本仅存400多册,散落在世界各地。由爱新觉罗家族珍藏了一百多年的《四库全书》底本,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兵荒马乱中毁之殆尽。(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