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随笔 > 正文
 

老舍茶馆的父女传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20:46 《财经时报》

  老舍茶馆素有京城文化名片之称,也有人把它称为中国的民俗博物馆。老舍茶馆之所以有今天的江湖地位,与尹氏父女在整个经营活动中所坚守的文化定位是密不可分的

  □ 本报见习记者 杨帆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每当听到或唱起
这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尹智君就觉得这首歌仿佛是为她及她的家人而写。

  作为名扬海内外的老舍茶馆的女性掌门人,尹智君现在最为思念的,就是无论在事业还是在情感上都给她重要启迪的父亲、老舍茶馆创始人尹盛喜先生。

  至今,尹智君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6月,非典阴霾未散时,父亲去世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悲恸,及自己此后又是如何艰难地扛起老舍茶馆的大旗。尽管已成往事,但每每回忆起这一切,尹智君依旧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而记者也因此有幸听到了关于老舍茶馆及关于尹氏父女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从一杯大碗茶起家

  采访的地点就在老舍茶馆内院的一间茶室。室内两侧墙面上挂着两排做工精致的脸谱,旧式台灯弥散出朦胧的灯光,庭院里传来悠悠的古琴声,伴随着茶杯中散发的极品大佛龙井茶香,时间仿佛穿越了历史和现代。

  尹智君从小生活在老字号云集的前门大栅栏,又靠近文人墨客聚集的琉璃厂,文化的浸染滋养了她,而父亲尹盛喜先生则把更多传统文化的因子传给了她。

  尹盛喜的创业历程就是他对传统文化执着追求的历程。

  1979年6月,尹盛喜带领几个年轻人劈柴生火、刷碗擦桌,将沏好的茶盆端到简易的茶桌上,把蓝边的大茶碗齐齐地码好,从两分钱的大碗茶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这一卖就是整整10年。

  1987年9月18日,经历了十年的大碗茶售卖生涯后,尹盛喜在当年卖大碗茶的地方,建起了一幢古色古香的飞檐小楼,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匾 ——“老舍茶馆”赫然高挂其上。

  那时候的中国,大街小巷都在迷恋港台歌曲、交谊舞还有卡拉OK,民俗的东西反而被很多人遗忘。对京剧、绘画、书法等多种传统艺术均有一定造诣的尹盛喜,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危机感,确立了“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的办馆宗旨,并坚持要搭建一个京味文化演出的舞台。

  他把文革期间断档很久没有表演的京味民俗表演艺术家请到老舍茶馆,如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相声界泰斗马三立、候宝林等,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注重挖掘拯救一些濒临消失的艺术样式,如双簧和含灯大鼓。

  所有这些努力,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同时又以另一种巧妙的方式确立了初创期老舍茶馆的品牌。

  在开业的最初三年里,老舍茶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坚持传统文化的定位,老舍茶馆很快引起世人尤其是海外的关注。在基辛格、布什等国际知名政要先后到访并参观后,老舍茶馆立刻声名鹊起,经营局面也一举打开。

  如今,老舍茶馆已先后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并成为联结海内外华人的一座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尹智君也逐渐爱上了茶馆。

  女承父业

  2003年,是老舍茶馆创始以来非常特殊也非常困难的一年。由于非典,茶馆半年没有营业,大部分员工歇业在家。6月,老舍茶馆创始人、德高望重的尹盛喜先生溘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对父亲和茶馆一百多位员工的期望,尹智君从父亲手中接过茶馆经营的使命和责任。

  尹智君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衡茶馆的产业结构。她敏锐地意识到老舍茶馆的发展除了继续强化已经名扬海内外的京韵文化外,还需要一处环境相对幽静、隔离的商务空间,建立以茶为核心的茶院,于是提出了在茶馆二楼建立一个融合北京四合院文化的四合茶院的建议。

  尽管这一构想颇具创意,但提议还是招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质疑。最大的争议在于当时京城很多做“茶”的茶馆一半都在亏损,而茶馆当时又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老尹总刚刚去世,茶馆半年没有营业,资金运转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拿出一大笔资金在前门这么一块宝贵的地方做四合茶院是否得不偿失。

  “从小我就生活在四合院,四合院里有我快乐的童年和温馨的记忆,四合院更是我们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设四合茶院符合茶馆的文化理念和定位。”对四合院文化情有独钟的尹智君坚持自己的想法。

  四合茶院的建造过程倾注了尹智君大量的心血,甚至小到每件摆设、挂件的放置,灯光的明暗都融入了她的智慧。茶院里很多细小别致的小装饰就是她从各地采集来的。墙角处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南瓜,也是她从昌平的山里搬来的。

  建造半年后,四合茶院开始盈利,一年后,收回成本。四合茶院的成功不仅证明尹智君的商业眼光不亚于父亲,更为老舍茶馆在茶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伸展空间。

  茶界纵深

  尹智君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壶中,亲自为记者沏上了一杯“大佛龙井”。

  一股幽幽的茶香顿时盈绕整个茶室,玻璃杯中汤色杏绿明亮,轻轻抿上一口,鲜爽甘醇立刻渗透四肢百骸。

  “大佛龙井”是老舍茶馆的招牌茶,2005年4月28日,连战到茶馆访问,“大佛龙井”是招待连站一行的主茶,连站的到访,也让“大佛龙井”的优良名质几乎在一夜之间为众人所知。随后很长一段时间,茶馆每天都要接几十个电话询问哪里能买到正宗的“大佛龙井”,而据茶农反馈的消息,“大佛龙井”的市价每斤平均上涨5元,对于产区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金额。

  2003年8月,刚刚上任的尹智君就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提出:“继承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开拓创新是推动老舍茶馆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继承老舍茶馆过去发扬民俗艺术、振兴京味文化的传统基础上,做好‘茶’文章。”

  做“好”茶,自然少不了龙井,众所周知,西湖龙井每年的产量极其有限,真正能供应到市面上的正宗西湖龙井凤毛麟角。到哪里找一种长期稳定、货源充足又质量上乘的龙井茶呢?那段时间,尹智君几乎把南方几大著名茶业生产地都走遍了,终于在浙江的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城——新昌,找到了现在老舍茶馆的招牌茶“大佛龙井”,并在新昌建立了自己的茶基地,推出了老舍茶馆自己的品牌。

  紧接着,尹智君又联合茶厂开发了更加适应年轻人的造型茶。

  “赢得年轻人便赢得未来。”为了争取年轻人的市场,2006年,尹智君又对茶馆一楼大厅进行装修,装修完毕后,500多平米的空间将扩展到5000平米。

  “茶为国饮,要让茶真正赢回它曾经的地位,就必须让年轻人认同。赢得年轻人就是赢得天下。一楼主要就是创建一个更加吸引年轻人的氛围。”尹智君告诉记者。

  尹智君推行的另一举措是推动传统茶艺文化的建设。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茶道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这样的误解显然是尹智君不愿看到的。

  老舍茶馆是最早研习并传承中华茶艺文化的茶馆之一。尹智君上任后,又强化了建立于1999年的专业茶道表演队。她甚至要求茶馆的每个员工都进行茶艺培训。

  现在,尹智君经常带着这支队伍远赴各国进行茶艺表演,传播中华茶文化,其在日本开的茶艺培训班,几乎每期爆满。

  亨誉世界的三楼西厅

  老舍茶馆的三楼西厅就是让它亨誉世界的民俗表演舞台。

  舞台和雕花都是木制的,看上去古色古香。舞台下面摆着一排排的八仙桌,来这里的客人一边品尝着京味茶点、茶肴,一边欣赏着精彩的民族文化演出。

  随着茶馆名声鹊起,到这里来看节目的观众,经常是走廊里也站满了人。

  厅内摆放的都是按初建时的老样式打造的、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八仙桌。

  “从父亲那儿留下来的传统是,这些桌椅,可以添新的,但旧的八仙桌我们绝不毁弃。”尹智君亲自带领记者参观这个著名的三楼西厅,在她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记者不由感到了一份历史的荣耀。

  就在记者面前的这张桌子和椅子,曾经就是老布什、基辛格落坐的位置,也是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到访茶馆时的尊坐。

  2005年4月28日晚8点,连战携夫人及访问团成员80余人抵达老舍茶馆,演出结束后,连战挥毫题下“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

  一个月后,连站又给老舍茶馆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和题字目前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同时珍藏的还有300多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包括尹盛喜先生创业时期售价仅两分钱的大碗茶的大舀子、牌匾,老布什先生的签字……

  这也是国家博物馆首次珍藏民营企业的史料。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