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尹明善:力撑力帆(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23:15  《新财经》

  2003年:65岁造汽车,

  “我不是豪赌”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1000美元。

  2002年,国内摩托车市场开始萎缩,许多摩托车企业谋求转型。宗申开始涉足矿产以及通用动力机械制造,隆鑫则开始涉足房地产。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如波导、夏新、美的、奥克斯等看好这个市场,纷纷投资造车。

  力帆如何转型?有人建议投资金融,有人建议投资房地产、通信或者IT。最终,尹明善决定进军汽车产业,他认定这是一个大产业:“当今世界摩托老大本田年销售额25亿美元,而汽车老大丰田年销售1600多亿美元,是前者的60多倍。”而且,从两轮向四轮转变,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宝马、本田、铃木、起亚等。

  力帆怎么造车?尹明善认为合资太亏,单干又太难,于是提出了造汽车的“第三条道路”,即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品族品牌,进行开门造车,引进一流造车人才,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和零部件。

  对尹明善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很多人表示没有特别之处,因此不看好。外界对力帆造车还有一个质疑,那就是起步时间太晚。对此,尹明善并不认同,“革命不分先后,造车不分早晚”,“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后来居上的历史”。他相信力帆也能后来居上。而且力帆造摩托车的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和方式都可以为他制造汽车提供资源支持。

  2003年,力帆汽车项目开始起步;2005年6月,第一辆力帆520下线。

  2005年9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重视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力帆借助政策的春风,在2005年底被国家发改委列入轿车生产目录,成为2004年新汽车产业政策公布后,获准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力帆获得生产牌照,有人说是尹明善重庆政协副主席的帽子帮了忙,尹明善则认为,“我们获准进入汽车领域,是‘非公36条’的阳光照进了力帆。”

  在销售上,力帆汽车借用了其摩托车的经验和海外渠道,重点发展国外二、三线市场。现在,力帆已经在越南、俄罗斯、埃塞俄比亚、伊朗建立了四个海外汽车组装基地。

  如同国际市场一样,力帆在国内的战略也是先抓二、三线市场,“打不赢就跑”,回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去打“游击战”,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以谋求从中小城市打回大城市。

  力帆的轿车项目分三期,共投资24亿元资金,一期投入9亿元。鉴于造汽车的高投入,以往民营企业造车的失败经历,以及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成本上升等压力,人们对力帆的“第三条造车路”能否成功充满狐疑,认为尹明善是在豪赌。对此,尹明善很自信:“压力是很大,但我觉都没啥子!没有十足的把握,我怎么敢一下就投进9个亿进行豪赌呢?”

  2008年,对于力帆汽车可能是转折的一年,有望止亏。力帆620上市,结束了一款车打天下的历史。“力帆汽车已经站稳了一只脚。”尹明善乐观地表示。

  2008年:70.75岁战一线,“我不会退休”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是一个对中国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

  2008年,尹明善年满70岁。当56岁的朱新礼因为“心力交瘁”而卖掉自己企业的时候,尹明善选择了坚持。他也许是目前国内还奋斗在第一线的最高龄的民营企业家。

  说起他的年龄,尹明善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我今天刚算过,正好70.75岁。”不过,从面相上看,尹明善确实不像年过七旬的老人,他精神矍铄,头发黝黑(据说是染过)。在采访中,办公室人员轻声送汤进来,尹明善背对着也觉察到了,“先放到桌子上”,老头子依然耳聪目明。

  尹明善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平均每天大约睡5~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在工作”。他告诉《新财经》记者:“昨天我们开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会,我8点开始准备,会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晚上7点半,中间都没休息,连午饭也没有出去吃,我掏了100多元钱,给大家一人买了一个面包和一包牛奶。连续十多个小时,到最后,无论是我说话的声音、反应的敏捷度,一点也不比那些年轻人差。”

  尹明善曾是英语老师,52岁的时候还到四川外语学院进修过英语。今年,他又把外语捡了起来:“我要做一个货真价实的跨国公司董事长。所以,今年我要好好学习英语,主要是听力和口语,要多听多说。”采访中,尹明善还不时地冒出一些英语词汇,尽管有点重庆味儿。

  毕竟是这把年龄了,退休是个大家都会提及的话题,但尹明善却坚定地表示:“我肯定不会退休。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会努力干下去。所谓‘小车不倒只管推’。当然,如果到了我体力、脑力、智力不允许的时候,我可能会退休。我想退休之后肯定会感到失落。”

  对于接班人问题,尹明善表示:“我当然希望我的儿女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但不能排除他们达不到这种要求的可能。”对于职业经理人,尹明善同样有些不信任,“中国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不过,他透露,“董事长人选我有两三个备选,谁是首选,谁是次选,我还在考察。”

  接班人的难产,恐怕也是尹明善如此高龄仍然奋战在一线的无奈选择吧。

  尹明善七十高龄依旧奋战在一线。是什么支撑他不断挑战自我?尹明善说是自己的价值观,“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创造就是最大的乐趣。”

  尹明善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很重要

  《新财经》: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您是亲历者,怎么看改革开放的成果?

  尹明善:我们力帆的发展就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十六年前我们只有9个人,20多万元资产,现在力帆有14000多人,净资产几十个亿,年销售额100多亿元。

  改革开放,制度的创新很重要。我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还确立了按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正是这样的制度,让中国的资本、技术、管理焕发了活力,调动了一批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

  《新财经》:您怎么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民营企业家?

  尹明善: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浪花吧,没有浪花就不好看了。他们至少是一个路牌,在那里待着,人们不会忘记他们。

  共产党善于改正错误,这很了不起

  《新财经》:改革开放以前,您在劳改农场待了二十多年,您怎么看自己的这段经历?

  尹明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政党、国家和政府都免不了在探索中走些弯路,采取一些不恰当的举措,执行一些不适当的政策,也就肯定会使一些人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我们不必对政府、执政党抱怨太多。中国共产党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它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改革开放前,不少人因“投机倒把罪”被关,后来也都放了。党和政府在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很了不起。

  《新财经》:您难道没有一点抱怨?

  尹明善:我从1958年20岁时在“反右”运动中成为“牛鬼蛇神”开始,直到1979年,整整二十一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如果我对此耿耿于怀,天天骂娘,在牢骚中度日,我的身体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健康,更不可能有现在的事业。

  在那二十一年中,还有许许多多比我优秀的人,他们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后来却碌碌无为,主要是他们没有端正心态,他们总是埋怨政府、社会、执政党。发牢骚有什么用嘛!结果自己早早见马克思去了。

  我认为我一生最值得人们肯定、值得人们表扬的,就是我确实受到不平的待遇,但一给我落实政策,给我赔礼道歉,给我把不好的档案消除后,我马上就是感谢他。你给我机会,我马上抓住机会。人啦,不要老是去算账,老是回头,多向前看。即使是回头看,也不要把个人的恩怨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相对立。也许我是在唱高调,但是事实正是这样。

  民营企业家成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财经》:您是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在全国,从一个民营企业家成为省部级高级干部的,您是第一个。因此,很多人称您为“红顶商人”。

  尹明善:是改革开放让我在经济上有了这么强的实力,在政治上有了这么高的地位。所以,我确实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我成为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副主席,这是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一种认可。而且,现在政府不叫我们老板、企业家,更不叫资本家,政治上给了一个新名字,称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