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正文
 

顶级跨国公司应是全球布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07: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们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项兵教授开门见山地说,我们长江商学院有个关键词,就是全球视野。

  因为竞争越来越成为全球的竞争。不管你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是全球的竞争。我把企业的发展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解决最基础的问题。比如说公司的治理问题,也就是说如何从体制上保证一把手为股东去打仗的问题。我们在管理的基础设施、理念方面等,差距还是很大的。尽管是基础性的问题,但基础不到位的话,就会出大问题。许多企业连马步都不会站,就一直想着打仗。

  第二个阶段,我也考虑了很长时间。一个国家凭什么强大呢?不是说市场经济做到了,我们就可以成为强国。我从管理的角度上做了一些思考,像日本在制造集成能力上是超一流的,美国也有N多方面的优势,它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它的

资本市场等,全世界100大品牌中,有60个左右是美国的。所以它能成为世界唯一的强国,有它必然的道理。

  第三阶段,全球资源市场一体化。我们现有的资源许多基本上被划分完毕。管理上有优势的跨国公司,基本上可以做到与世界对抗,让全世界资源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我们中国人劳动力便宜,华为可以用,西门子、爱立信同样也可以用。所以国家优势和企业优势是两码事,因为后发优势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民族企业如何定位,

中国经济如何定位,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成为了世界加工厂的一部分。我们有大量的OEM经验,积累了大量人才,再往前看,市场和行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国企占主导地位,如电信、医疗、金融等等。

  但是,我们的资源基本上被瓜分完毕,所以我们一开始就面临虎口拔牙的现状。中国企业应该好好考虑:如何整合中国的资源?真正顶级的跨国公司应该是全球布局的。

  过去,我们的发展主要是靠投入的加大。我们的外贸占到美国GDP的10%,我们的开放度远远地超过美国。20年来,我们的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没有掌握很好的研发能力。从品牌和渠道来说,基本上还是被跨国公司掌控。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靠规模扩大,靠成本,产能大了以后再出口。中国的战略空间受到非常大的挤压。

  现在,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我们N多企业家现在考虑的还是价格、价格,再价格。你到90元,他做到85元,另外一个人再做到80元。我深深地担忧,大的浪潮为期不远了。我经常说新洋务,还有新视野,一定要从月亮上看世界,看到全球都是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活下去。要学会以世界对抗世界,这个也是我们CEO班常常讨论的课题之一。

  今天谈到人才,有一个调查,说中国人做外企驻中国区的老总,3年之内,有1/3离职,这个挺可怕的。如果我们中国人连中国区老总的位置都捍卫不了,我们如何成就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你看联合利华有300个高级经理人,他们都至少在两个国家有过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你和这样的对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这是什么概念?所以说业务模式创新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管理创新是在同一片天空下进行的。同在地球村,还谈什么国际化?在我们视野之中,没有中西之分。有些人爱谈中国式管理,即便是美国,谈美国式管理也有井底之蛙之嫌。所以,我们要超越自我,自创品牌,对抗全球。

  在管理上,就全球整合资源来说,我们可能是弱势整合强势。我们管理国际大公司的经验,还积累得不够。所以中国要整合全球资源难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我们的民营企业,从规模、管理上都处于弱势。

  收购外企之后,你需要本土化,这一点,许多中国企业的人文资本的储备是不够的。国外常常谈论“中国威胁论”,有些是对我们的歧视,有些的确需要我们改变。所以长江商学院在全球范围内首先推出了人文资源管理的计划,道理就在这里。有了这样管理计划以后,你才有可能整合全球资源,这个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超越简单的交流技巧,首先是内涵,然后才是技巧,否则我们永远地流于形式,技巧、技巧、再技巧,这样我们的成功概率很小。

  一个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参与全球资源合作呢?从思维方式来说,我们需要具备链条对链条的视野,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一批伟大的商业精英;我们必须以共赢的心态来进行创新,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经理人。

作者:王雍文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